第九章浮力与升力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8250661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浮力与升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九章浮力与升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九章浮力与升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九章浮力与升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浮力与升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浮力与升力一、选择题(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第110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第11、12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对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共28分)1. 把一个正方体,保持侧面竖直地浸没在液体里的不同深度处,则A. 正方体顶面所受的压力大小不变 B. 正方体底面所受的压力大小不变C. 正方体每个侧面所受的压力大小变 D. 正方体上、下两面受的压力差不变 2. 游客潜入海底观光,在水面下不断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压强的变化情况是A.浮力逐渐变大 B.浮力逐渐变小 C.压强逐渐变大 D压强逐渐

2、变小3. 李明和王聪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分别把一木块和一铁块同时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木块上浮,铁块下沉。对上述现象他俩展开讨论,你认为他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木块受到的浮力比铁块受到的浮力大B. 铁块受到的浮力比木块受到的浮力大C. 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铁块受到的浮力小于铁块的重力D. 密度大的物体下沉,密度小的物体上浮4设想从某一天起,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船的吃水深度也不变 B.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也减小 C.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仍不变 D.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将减

3、小图2-15图2-1是家用煤气灶灶头的示意图使用时打开煤气阀门,拧动点火装置,煤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而煤气不会从进口处向空气中泄漏,其原因是A. 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大于大气压强B. 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小于大气压强C. 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大于大气压强D. 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小于大气压强6.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和实心铁球投入同种液体后,所受浮力大小相等,这种液体一定是A.水B.水银C.酒精D.盐水7.在盛水的玻璃杯的上面浮着一块冰,当冰完全熔化后,玻璃杯中的水面A.升高B.降低 C.不变D.无法确定8.一均匀物体漂浮在水面上,若将此物体露出水面部分截去,则余下部分将

4、会A.下沉B.悬浮C.上浮D.都有可能9.关于飞机升力的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的升力就是飞机高速起飞时的惯性力B.飞机的升力是由于发动机的动力产生的C.飞机的升力就是飞机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D.飞机的升力是空气对机翼下方的压力与上方的压力差10.死海不死一文写道:将奴隶和俘虏仍进了海里,屡淹不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密度等于海水的密度,人在海中悬浮B.人体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人在海中悬浮C.人体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人在海中漂浮D.人受到的浮力大于人体所受重力,人在海中漂浮11.关于物体的浮沉与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把悬浮在水中的物体分割成体积大、中、小不相等的三块时

5、,则大块的一定下沉,中块的悬浮,小块的一定下沉B. 同一只密度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和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大C. 当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一定浮在液面图2-2D. 质量相同的木球和石块,一起放入水中,木块漂浮在液面,石块下沉,最后木球受到的浮力比石块大 12.如图2-2所示,同一物体放在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比较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甲与F乙及两种液体的密度甲和乙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 B.甲乙C.F甲=F乙 D.F甲F乙图2-3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3.一位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一只可乐瓶与一只乒乓球做“研究浮力产生原因”的实验,如图2-3所示,将一

6、只塑料可乐瓶剪去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在瓶内,从上面倒入水,观察到有少量水从乒乓球与瓶颈缝隙中流出(图甲),但乒乓球并不上浮,这是因为_.若用手堵住瓶口(图乙),可观察到乒乓球浮起,这是因为_.14.当居室前后窗子打开时,“过堂风”会把侧面墙上的衣柜门吹开,这是因为衣柜外_衣柜内_.图2-515用手将一重为6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10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放手后物体将 (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 N。 16图2-5甲中一体积为 1.0104m3实心物体A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8N,物体A的密度为kgm3(g取10Nkg)若

7、把物体完全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为1.8N如图2-5乙,物体在这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N 17. 重14.7N的石挂在弹簧秤下端,将它完全没入水中,这时弹簧秤示数是9.8N,则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N,石块排开水的体积是_m3,石块的密度是_kgm3。18.判断一个物体放在水中是上浮还是下沉,可根据这个物体的密度,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则_;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则 _ .吃饭时,汤盆里的油总是浮在最上面,这是因为_.19.将密度计先后浸入盐水、清水和油中,在这三种液体中密度计所受浮力的大小F盐、 F水、F油之间的关系是F盐_F水_F油 ;在此三种情况中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

8、度h盐_h水_h油(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一个皮球重2 N浮在水面上,有一半浸入水中,这时皮球所受的浮力为_ N,若用力把皮球全部按入水中时,则皮球所受浮力为 _ N.21.一个鸡蛋悬浮在盛有盐水的杯中,现在往杯中加入纯水,这时悬浮在水中的鸡蛋将逐渐_,如果往杯中继续加盐使其溶化,鸡蛋将逐渐_.图2-622.A、B和C三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实心球放入盛有液体的容器中,各球所处位置如图1326所示,从而可以判断_球的密度最大,_球受到的浮力最小,A球受到的浮力_B球受到的浮力.(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23.在火车站和地铁站台上,都画有一条安全线,当火车快速开过时,人越

9、过这条线就会有危险.这是因为,火车开动时,靠近火车的地方气体_,压强_,离站台远的地方气体_,压强 _,强大的气流会_.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2分)24一艘潜水艇在东海某地执行完任务后,返回长江某基地潜水艇在海面下和江面下悬浮时所受浮力的大小相等吗?为什么?哪种情况所受的重力大呢?图2-725具有“世界第一跨”之称的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主跨跨度为330m,复线桥所需钢箱梁在武汉制造这是一个长达103m、重达1400t,能浮在水面上却没有动力的大家伙图2-7所示为今年5月8日钢箱梁在机动船的推动下缓缓驶入三峡船闸时的情景,请根据此情景提出两个与钢箱梁有关的物理问题,并针对所提出的问题

10、做出简答示例:问题:钢箱梁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简答:钢箱梁是空心的,排开的水重等于它受到的重力问题: 解答: 问题: 图2-8解答: 26以下几幅图片展示的是福娃小运动健将在进行奥运比赛,请你观察图片,想象图片中运动项目比赛的情景,提出两个物理问题,并对提出的物理问题尝试解答。问题1: 解 答: 问题2: 解 答: 四、探究题:(每小题6分,共24分)27(6分)【探究目的】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提出问题】气体的压强是不是与气体的流速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如图2-9所示,取两张白纸,让其平行地自然下垂,向两纸中间用力吹气;(2)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 【分

11、析和论证】你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图2-10【评估与交流】请你联系实际,举出两个生产、生活中与此知识有关的实例: 28. (6分)图2-10所示的实验是研究浸没在水中的石块所受浮力跟它排开水的重力的关系.(1)对比乙弹簧测力计两次的示数可知石块受浮力大小是_ N.(2)对比甲弹簧测力计两次的示数可知石块排开的水重是_ N.(3)实验得到的结论是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_.29(6分)在一次地理实践活动中,小明在河边发现了一小块不知名的固体矿石,他身边有下列器材:量筒,小厚底玻璃杯(直径小于量筒)。小明把空玻璃杯放在水面上时发现玻璃杯能直立漂浮在水面上,当他把小矿石放在玻璃杯中时玻

12、璃杯仍能直立漂浮在水面上。小明利用以上器材测量出了小矿石的密度。(1)请你写出小明实验测量的步骤并用字母表示测得的物理量: (2) 矿石密度表达式(用测得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表示):矿石= 。图2-1132(6分)如图2-11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木块重力大约7N,轻质滑轮重为1N、铁架台、刻度尺、足够大的量杯、足量的水和细棉线(自重不计),图中每种器材各有一件。 请你利用图中的一些器材,设计一个测量木块重力的实验方案:(1)写出选用器材的名称: (2)请用文字简要地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符号: (3)木块重力的表达式: 五、计算题:(6分)图2-931.用一根能承受2 t物体的拉力的钢绳,能否把沉没在水中、体积为1 m3、密度是2.6103 kg/ m3的大石块提起?如果能提起,当石块提到露出水面多大体积时,绳子就要断? 第十一章 浮力与升力一、选择题题 号123456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