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说课稿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8249986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例尺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我说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下册的比例尺。它是学生学完“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正反比例关系”后安排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有关地图、工程图纸的计算的基础。比例尺在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学好它也很有现实意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难点: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比

2、例尺的意义二、学生情况:六年级的下学期的学生,对于各种图形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数学研究的方法、数学的思维转化和知识联系、计算的技能都已掌握牢固。因此在学习比例尺时,对它的意义归纳、理解、联系、应用等有支持,学起来轻松。三、教法学法:教法: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尝试法。对于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法。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四、教学流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死四大块:导入激趣、理解意义,实际应用,拓展延伸。1、导入激趣。上课开始老师借助成语,让学生展开联想。板书以 当 。让学生填空。在此基础上,问学生以三当几?以

3、七当几?你是怎么算的?反过来,以几当五十,以多少当一百二十?你是怎样算的?(这个环节为学生意义建构和后面的计算做好思想方法上的准备。)2、理解意义。安排了探、议、说三个小的环节: (1)探:首先让学生将教室的平面图画在一张纸上。学生不能按原来大小画,只有想办法缩小。当学生画好时,教师找一大一小两幅图,展示给学生看,问:“哪一张画错了?”“没有错,他们缩小的程度不一样。” 接着肯定学生的不同画法然后抛出问题“我们的教室不可能是长8厘米、宽6厘米,也不可能是长4厘米、宽3厘米,你能想个办法,让别人也知道我们的教室有多大吗?”让学生小组讨论尝试解决,再集体汇报。(这一过程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

4、想法,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开放空间,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接着总结肯定学生的想法并且引出课题,板书:比例尺。(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去动脑、动手、动口,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让学生体会了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最后再让学生自学课文说出什么是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比例尺。)(2)议:试着说说比例尺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比例尺的意义,强调注意点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求比例尺时,前项、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这时的比例尺要写成后项是“1”的比。(这一认知过

5、程,完全是学生自主构建比例尺意义的过程,学生印象深刻,兴趣浓厚。)(3)说:说具体比例尺的意思,说分类、说特征。教师先介绍,线段比例尺及数值比例尺两种不同形式的比例尺。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说出师出示这几幅平面图的比例尺分别是多少?怎么求比例尺?它是谁与谁的比?比的前项是什么?后项又是什么?(这样安排有利于突破“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比例尺”这一难点。)(三)实际应用:求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1、求比例尺。例: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副地图量得上海到北京的距离是2厘米,那么这副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学生独立作业,反馈订正;小结:单位要统一;比例尺的前项一般都是1。2、求实际距离。出

6、示例题: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组织同桌同学各用一种方法来解答(算术方法和用方程解),并互相交流。汇报交流并总结。师强调:把1:6000000化为分数形式来解答;解答时要注意单位的化聚。3、求图上距离出示例题: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10米,宽90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1000的图纸上,长和宽各应画多少厘米?学生独立作业,反馈订正。4 、操作发展练习:出示学校平面图,各小组分别选择一个建筑的平面图,根据有关的数据,求出这个建筑的实际占地面积。(教学楼、操场)引导讨论出求实际占地面积必须知道实际的长、宽;小组分工进行合作学习;汇报交流,讲评。师强调:求实际占地面积,就是实际的长乘以实际的宽;通过公式“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可以求出实际的长或宽。 (四)课堂延伸。利用所学的知识测量出自己家里院子或房屋的实际距离,选择适当的比例尺画出平面图。板书设计:比例尺一幅地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数值比例尺比例尺 线段比例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