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有这些行为请立即STOP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8249680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果您有这些行为请立即STOP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果您有这些行为请立即STOP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果您有这些行为请立即STOP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果您有这些行为请立即STOP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果您有这些行为请立即STOP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果您有这些行为请立即STO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果您有这些行为请立即STOP(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有这些行为请立即 STOP 众所周知,在对宝宝的教养中需要最多的是耐心与爱心,但是,仅仅靠这些是不 够的,您还需要正确的教养方式。也许有人认为自己的教养方式并无过失,但站 在宝宝的角度来看,可能就不会那么完美了。下面是父母在教养宝宝时常出现的 镜头,把这些镜头剪接出来,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家长,在教育路上不NG,用更 好的方式面对宝宝。NG 镜头一6个月大的宝宝开始爱用手抓东西吃,如果让他们自己抓,容易弄得乱七八 糟,为避免宝宝手脏,不让他抓东西吃。正确应对方式宝宝约6 个月大的时候,开始喜欢到处抓东西,此时父母应多训练他的这种 能力,而不是刻意的去限制。手的动作发育从不灵活到灵活是有规律的

2、,34 个月前的婴儿,抓握物体还是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的,手指配合也不协调,什么 东西都是一把抓。 56 个月开始,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的发育协调,宝宝 眼手协调动作开始出现,这是婴儿心理发育的重要标志。当婴儿拿到物体后,会 用眼睛仔细地观察它的颜色、形状,用手不断地玩弄,发出声响,还可能用嘴去 咬,以便了解物体的硬度、重量、大小等。这些探索活动既满足了婴儿的求知欲,又发展了手眼协调能力,尤其是促进 了早期精细动作的发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般是1.52岁之前,有些甚至 到了 3 岁),儿童仍然以口的探索作为探索世界的补充手段。我们常常发现身边 有的小孩子有一种“坏毛病”,无论拿到什么东西,

3、玩一玩,摆弄摆弄后,马上 放到嘴里去,其实,他们是在用嘴“认识”物体。有些家长担心宝宝把玩具放进 嘴巴里而不让他玩,其实这样的忧虑是多余的,作为家长,只要保证上述活动的 安全就可以了,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借鉴下面的3条安全小TIPS。 不给孩子过小的、可以完全放进口中的物体或玩具玩,比如小珠子、小 盒子、小塑料片等,以免在放进嘴里后不小心吞咽下去或卡在咽喉部位。不给小孩子,特别是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诸如筷子、长柄汤勺之类坚硬的 物体当玩具,以免他们含在嘴里四处走动、不小心跌倒时,这些东西都可能会危 及宝宝的生命。不给小孩子不卫生或含有有害物质的物品当玩具,以免病毒细菌进入口中 而危及健康。NG 镜

4、头二哭的时候急着去抱或者安慰,宝宝养成黏人的习惯。正确应对方式宝宝哭是因为有需求,可能是肚子饿了、身体不舒服,或需要爸爸妈妈陪他 玩。面对宝宝的哭闹,不论宝宝是需要您的呵护还是照顾,都应及时地回应。半岁以后,婴儿开始主动与成人交往,开始用各种信号呼唤人,其中最常用 的手段就是哭。这时,宝宝的啼哭并非饥饿或者身体不适,只是因为没人理睬。 妈妈只要把脸凑过来和他说说话,哭声就停止了。需要告诉很多家长朋友的是,不要怕抱孩子,不少人认为这会惯坏孩子,其 实不然。在与大人交往的过程中,宝宝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依恋,比如宝 宝会特别喜欢亲近妈妈,妈妈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黏人。处 于依恋期的

5、宝宝,只要妈妈一离开,就会焦虑不安,甚至哭闹不停,这是宝宝正 常的心理反应,以后孩子的依恋对象还会扩大到祖父母、老师等。婴儿对妈妈产生依恋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过度依恋则会妨碍宝宝与其 他人的交往,也会妨碍他对周围世界的探索。所以在婴儿期,妈妈一方面要与宝 宝建立依恋关系,另一方面也要让他们接触更多的人,比如多让亲戚朋友到家来 玩,或者多带宝宝到公共场合接触更多的人。NG 镜头三宝宝不乖就要打,不打不成器。正确应对方式对许多家长来说,“打”是宝宝不听话时最好的处罚方式,但是您可曾留意 到,一方面是社会上儿童受到虐待的案件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由于家庭暴力引发 的弑母等忤逆事件也是层出不穷,无数事

6、实已经证明,“棒下出孝子”这种教养 观念在现代社会是不恰当的,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教养宝宝应 该赞美重于处罚。宝宝们的世界很单纯,只要妈妈给予一点赞美,受到肯定的他们就会把这种 好的行为继续下去,以便获得大人更多的赞美。曾有专家提到,小时候曾经经历 过家庭暴力的孩子,长大后使用家庭暴力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因为他们从小就 在暴力的阴影下长大,因此,在人格形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容易出现情绪 失控。打骂并非教育宝宝不乖的利器,而是应该借由“鼓励”的方式,让他达到您 的要求。虽然鼓励可能也无法让您的宝宝做到 100 分,然而有了您的“推波助 澜”,长此以往,您会惊喜地发现他的进步。N

7、G 镜头四我没有办法陪伴宝宝,所以要用最好的物质生活来补偿他。正确应对方式不少家长因为把宝宝交给他人带,无法陪伴宝宝,所以想用最好的物质生活 来补偿他,其实这样反而会造成宝宝价值观的偏差。家长平时应定期带宝宝外出, 如去超市、公园,让他从小就了解生活,学习选择哪些东西可以接触,哪些不行, 即使是在家中清洁马桶,也可以让宝宝在一边观看,让他知道这就是清洁马桶的 方式。不能总是为了补偿宝宝,什么事情都帮他们准备好,如此反而容易让他养 成依赖的个性。此外,当您发现宝宝不受控时,应该想想是否是自己的教养方式不正确。建 议当您的宝宝有不好的行为或情绪时,可换个方式教育宝宝。若您总是在自己的 情绪中,教育

8、宝宝就会容易没有信心,失了分寸。您可以自己想想、找人交流, 抑或静下来观察宝宝的行为,给自己多一点耐心和时间,不要立刻为自己打分。 大人应与宝宝一起成长,如果能力与经验不足应借助外力,才会知道给宝宝的是 不是最适合的,多听听他人的意见,主观意识不可以过于强烈,才是对宝宝最好 的教养方式。NG 镜头五当宝宝跌倒时拍打地板,让宝宝以为是地板的错。正确应对方式宝宝跌倒,妈妈们通常会以拍打地板的方式安慰宝宝,其实这是种责任的转 嫁。同样的,爸爸照顾宝宝时不小心让宝宝跌倒,妈妈和身边的长辈就会加以责 怪,大家都可以理解这些举动是因为心急,然而这些举动是没有什么教育意义的, 宝宝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长大,会自

9、然而然养成“我不开心、不快乐,都是别人造 成的”的错误观念。事实上,与其等到宝宝跌倒后拍打地板,将责任归咎到地板上,倒不如事前 告诉宝宝走路时要小心,慢慢走,提醒他要绕开障碍物,不然可能会跌倒以责任 转嫁的方式教育宝宝,这样很容易让宝宝认为什么事都是别人的错,自己没错, 长大后遇到事情也不敢承担责任。另外,家长在照顾宝宝时,也不应互推责任,甚至为此吵得天翻地覆。殊不 知,在大人们互相责怪的同时,小宝宝所接受到的讯息就是“都是别人的错”, 如此容易养成宝宝不负责任的个性。所谓言传身教,有些时候,身教重于言传, 所以提醒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教育宝宝时应以身作则,避免给宝宝不好的示范。NG 镜头六大声

10、怒吼是制服宝宝的最佳法宝。正确应对方式大声怒吼之下,宝宝可能会表现出乖乖就范的样子,然而他当时并不懂自己 所犯的错是什么,日后可能还会再次犯相同的错。因此,当宝宝犯错时,妈妈应 该首先告诉宝宝他错在哪,应该怎么做才对,如果犯了错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产生 等,让宝宝了解犯错的原因和严重性,这样才能达到不再犯同样错误的目的。NG 镜头七警察、大灰狼会来抓不乖的小孩。正确应对方式为制止宝宝犯错,有些家长会用“警察来抓您”的恐吓方式告诫宝宝,让宝 宝对警察产生恐惧感。或许家长会觉得见效就好,然而,处罚宝宝的方式不是要 吓他,而是应该让他知道错在哪。当宝宝行为失常时,应该告诉他什么才是正确的行为及观念。教育

11、宝宝时, 应将正确的行为说具体,恐吓方式只会让宝宝心生畏惧,但却不知错在哪里。另 外,即使您认为宝宝过于玩劣需要处罚,也要让他明白处罚的原因。例如,在告 诫宝宝警察会来抓他时,也应一并告诉宝宝:“警察是维持社会规范,抓小偷和 坏人的,所以您不乖警察叔叔会来找您。”让他知道警察叔叔为什么来找他,明 白犯错的原因及犯错可能需要承担哪些后果。如果单纯恐吓他警察会来抓,而不 告诉他原因,宝宝以后可能会十分害怕警察,以后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如迷路、 遇到坏人等),不敢找警察寻求协助。NG 镜头八哥哥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正确应对方式当一群小宝宝在一起玩耍时,如果发生了“矛盾”,常常用大叫或啼哭的方 式吸引长

12、辈注意的大多是年龄较小的宝宝,而家长一旦听到叫声会马上过来加以 阻止。因为我们传统的观念就是“大的要让着小的”,古代“孔融让梨”的故事 已经让一代又一代的小朋友将这一观念传下去,所以家长总会要求大的宝宝让着 小的弟弟妹妹。其实宝宝之间发生“矛盾”时,也有可能是因为小宝宝要抢玩具, 大宝宝不让所致,一旦大人出面阻止,一味责难大的,大的宝宝心里可能会不舒 服,认为“爸爸妈妈不爱我了”,在爸爸妈妈面前,对自己的行为不再自信,不 知道怎么做才对;另外,也会因为觉得不被关注,以后大人讲的话就不爱听,容 易出现消极情绪或者行为问题,有的还会讨厌其他比自己小的小朋友,甚至攻击 他们。当大宝宝有正面行为时,家长要给予表扬和肯定,让宝宝知道爸爸妈妈是爱 他的,如此他和小的宝宝一起玩时,他们觉得自己有照顾小弟弟妹妹的责任,也 更信任自己的能力,让他们的行为变得更有信心。因此,会需要提醒家长的是, 在处理这类事件时一定要客观公正,避免让宝宝感到不公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