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第三帝国的兴亡》有感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8248169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第三帝国的兴亡》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读《第三帝国的兴亡》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读《第三帝国的兴亡》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读《第三帝国的兴亡》有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读《第三帝国的兴亡》有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第三帝国的兴亡》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第三帝国的兴亡》有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读第三帝国的兴亡有感读第三帝国的兴亡有感提起世界大战,我总会想起德国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残酷无情地挑起战事,是战争的始作俑者,是战事的祸端,对各被征服国的人民实行的恐怖统治的强度超过有史以来所有的野蛮与迫害。纳粹,希特勒,集中营这些名词紧 紧地与德国联系在一起,如影相随。一直以来,我以为,一 切均是希特勒与其所领导的纳粹党所做的孽,犯的过。对那 段尘封的历史只是知道个大概,未深究过其起因进过。直至 所谓“博客活动”要求,我才阅读了与此相关的书籍一一第 三帝国的兴亡,愣是花了一周的时间硬啃下了这个约2cm厚的大部头,然而只读完了 “上卷”,眼

2、看上交期限逼近, 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写下这管窥之见。威廉夏伊勒大师的 鸿篇巨着在经过我的一番囱囹吞枣之后,难免变味走形,只图没有亵渎大师的一番心血上卷主要描述阿道夫希特勒的的人成长经历,他是如 何从维也纳的流浪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弃儿一步步攫取国 家政权与最高权力,成为德国最高统治者,并如何引领德国 一步一步走上纳粹,走上战争的道路,将德国,将世界玩弄 于手掌之中。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结果和希特勒的倒台 则属于“下卷”的内容,没来得及一一品读。文中“德国的 纳粹化”这一章的详尽叙述引发了我对德国纳粹化的思考。希特勒该为这段历史负上全部责任吗?很多人都会这 样认为一一希特勒是罪魁祸首,没有他,

3、就不会有后来这些 恐怖的战争,肆意的屠杀与摧残,历史就会因此而不同,会 改写,一切都会不一样。无可否认,希特勒是罪大恶极,是 他,创建了第三帝国,把德国人民送上从来没有到达过的权 力的高峰,转身又把他们投入悲惨的深渊,在世界实行恐怖 统治,置世界人民于水生火热的煎熬之中。可是,根据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历史英雄人物、重要人物不是历史的创造者,正如不是意识决定的物质一样。 当然, 希特勒不是英雄人物(谁会承认呢,疯子才会这样想吧,又 或者某些日本的狂热分子会这样认为也说不定呢),但他是个重要人物,这点不应否认。正如着名历史学家弗雷德里 希海因克所说,“希特勒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

4、在历史 生活中,个人具有突生的和不可估量的力量”。重要人物虽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却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作者所说 的,“阿道夫希特勒有着恶魔般的性格、 花岗石般的意志、 不可思议的本能、无情的冷酷、杰生的智力、驰骋的奇想以 及惊人的判断人和局势的本领”,希特勒的确有着非一般的 能力,不过他却把它用在了歧途上。然而,把一切都归咎于 一个人身上,这就犯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错误,因为,人民, 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正是德国人民,把希特勒送上总理的 宝座;也正是德国人民,亲手埋葬了德国。“对于阿道夫希特勒的得势,德国任何阶级、任何集团、任何政党都不能逃避其应负的一份责任”,作者如是说。我很是赞同认可。共和国

5、后期,政党数目过多,而且彼此相互倾轧,只顾他们所代表的那部分经济和社会效益,无法求同存异,更无法在国会中形成一股稳定的力量来应对国家所面临的困难和危机。日本现在的状况与此很是相像,都是面 临着经济危机,国内势力四分五裂,党派之间勾心斗角,把 国家利益晾在一边。同样,日本国内由现为数不少的激进分 子,企图转移民众注意力到外交上,通过向外扩张,解决自 家党派所面临的危机,争取更多利益。这些现象让人忧心, 应引起国际社会的警惕,避免在同一处地方栽倒两次。如果 当时德国当局政党团结一致,岂会发生后来之事?其实,在 当时也有反纳粹主义的德国人,可他们的致命错误在于没有 团结起来反对它,不能联合起来对付共

6、同危险。忠于共和国 的人,在最后过于目光短浅,慌张胆怯,不敢承担牺牲所带 来的风险。不仅如此,德国还欠缺一个有力量的中产阶级, 一个能起稳定作用的真正的保守政党。即使纳粹党纵火火烧 国会,国家的司法、法庭也完全屈服于纳粹党。国会纵火案 之后,德国最有权势的机构一个接一个向纳粹低头,毫无反 抗,一声不吭,自行消声。就这样,纳粹党成立发展起来了。“它成立于和平时期,是由德国人们自己用和平的手段创立 的,既产自他们的软弱,也产自他们的力量”。显然,德国人是善于反思的,是勇敢的,在战后德国政府及其国民所作 生的弥补与努力就可见一斑,比如在对待历史教科书这个问 题上就诚恳的多,向后代坦承曾犯下的罪孽并郑重告诫勿要 再犯;对曾深深伤害过的民族一一犹太,也是发自内心的歉 疚,两位德国总理两次在犹太人墓前惊世一跪让人释怀之余更心生敬佩。他们,仍然是值得让人敬重的民族。相比,某 些国家仍执迷不悔,没有勇气正视历史。犯错误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撞到、踏碎了 “南墙”还不懂得“回头”,一错再错,执意不悔。人如此,民族何尝不也是如此?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 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谢谢支 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