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利通视频会议系统模板方案模板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8244082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126 大小:3.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利通视频会议系统模板方案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宝利通视频会议系统模板方案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宝利通视频会议系统模板方案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宝利通视频会议系统模板方案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宝利通视频会议系统模板方案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宝利通视频会议系统模板方案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利通视频会议系统模板方案模板(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宝利通视频会议系统模板方案2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方案目录视频会议系统1第 1 章概述51.1视频会议的定义51.2视频会议产生的原因51.3视频会议的历史61.4视频会议发展驱动力71.4.1应急促成新模式71.4.2差异促成新应用81.4.3需求促成新未来91.4.4视频会议逆市上涨91.5视频会议的发展趋势101.5.1由H.320向H.323和SIP过渡111.5.2关键技术的应用121.5.3H.264成为主流编码标准131.5.4宽带音频成为共同的追求131.5.5高清图像成为划时代的标准131.5.6融合通信协同办公势在必行141.6高清晰视频会议的概念

2、和优点161.6.1什么是高清视频会议161.6.2高清晰度视频会议的标准是什么?171.6.3高清晰度视频会议和高清晰度电视有什么区别?181.6.4高清晰度视频会议有什么技术要求?181.6.5高清晰度视频会议有何优势?19第 2 章系统设计原则与规范202.1视频会议系统发展回顾202.2视频会议系统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212.2.1H.264 High Profile技术已经成为视频编码的绝对首选212.2.2宽带立体声音频协议G.719成为主流编码标准222.3视频会议系统最新技术发展222.3.1SIP协议已全面应用222.3.2高清1080P图像已成为划时代的标准232.3.3超流

3、畅50帧/秒技术已经到来232.3.4网络适应性决定了系统的最终效果242.3.5与桌面的融合技术已经成熟252.3.6多重保障为中国重要会议全面保障护航262.4设计原则262.4.1先进性原则262.4.2实用性原则262.4.3集成性原则262.4.4可扩展性原则272.4.5灵活性原则272.4.6安全性原则272.4.7可靠性原则272.4.8经济性原则272.5规范和标准、设计依据282.6宝利通视频会议系统介绍292.6.1厂商介绍292.6.2宝利通高清产品优势31第 3 章方案设计333.1核心平台设计333.2会议录制与点播333.3视频会议系统设计343.4系统组网拓扑图

4、36第 4 章系统功能应用374.1系统功能介绍374.1.1视频全网实现720P 50帧高清视频图象374.1.2视频全网实现1080P 30帧高清视频图象374.1.3音频全网实现高保真宽带音频效果374.1.4高清双流功能384.1.5中文滚动字幕功能394.1.6点对点会议394.1.7基于MCU的多点会议394.1.8基于MCU的分组会议394.1.9多分屏视频会议394.1.10混协议、混速视频会议404.1.11基于H.239的双流会议404.1.12视频会议向桌面电脑全范围转播424.1.13多种不同的会议控制方式424.1.14多样的显示方式434.2网络适应性设计434.2

5、.1智能丢包恢复机制434.2.2RMX双网口设计454.2.3HDX 高清会议终端的双网口设计454.2.4MTU值可调454.2.5网络状态实时监测464.2.6防火墙穿越功能464.2.7对QoS的支持474.3防火墙穿越484.3.1内置NAT穿越484.4系统的录制与直播494.4.1同步录制494.4.2终端点播494.4.3实时直播504.4.4VOD点播504.4.5文件管理504.4.6用户管理50第 5 章产品简介515.1Polycom RSSTM 4000515.2Polycom RMX 500CTM555.3Polycom HDX 8000 系列61第 1 章 概述1

6、.1 视频会议的定义视频会议系统又称会议电视、视讯会议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地方的个人或群体,经过传输线路及多媒体设备,将语音、图像及文件资料互传,实现即时且互动的沟通,是一种支持人们远距离进行实时信息交流、开展协同工作的IT应用系统。极大地方便了协作成员之间真实、直观的交流;同时,视频会议还可利用多媒体支持协同工作中各种信息的处理,如数据共享等,从而营建一个多人共享的工作空间,使用户足不出户就能够“亲临”世界任何角落.使得在地理上分散的用户能够共聚一处,经过图形、声音等多种方式交流信息,增加双方对内容的理解能力。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条件的发展,视频会议技术也日趋成熟。集音视频、

7、图形、图像、文字、数据共享、公文流转等为一体的视频会议,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到远程医疗、远程通信、远程协作、远程培训等全新的工作模式,缩短了时区和地域的距离,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差旅成本以及精简业务流程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1.2 视频会议产生的原因会议电视技术的出现和发展,逐渐改变了人类的社会活动方式。视频通信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关的研究表明,有效的信息55% 60%依赖于面对面(Face to Face)的视觉效果,33% 38%依赖于说话者的语音,而只有7%依赖于内容。传统的通信工具,如电话、传真机等都无法达到面对面或一群人聚集在一起的沟通效果。对企事业单位来说,常

8、年超负荷运转,出差开会,已成为令人苦恼,望而却步的事情。采用会议电视的方式既达到了召开会议的目的,又避免了出差到外地。从效果上来看,能够缓解交通紧张状况,节省时间和经费。对于一些紧急性会议,会议电视在争取时间、及时商讨决策、及时贯彻上级重要指示、及时取得重要信息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它不但让参加电视会议的每一个人都仿佛坐在同一个会议室内、同一个会议桌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还能够让与会者在开会的同时方便地处理其它日常工作,而不会为出差开会而苦恼. 1.3 视频会议的历史视频会议在上世纪70年代已经出现,因传输带宽过宽,当时的网络状况非常不稳定而且带宽不理想,全动态的视频图像几乎是不可能的,得

9、到的图像质量一般也都不太稳定,而且图像窗口尺寸也不尽人意,因此这种视频传输业务很难大规模地投入到商用视频通信市场中去;由于造价不菲,预算往往高达百万、千万元,只能应用在政府、金融、集团公司等高端市场,主要在专网中运行,使得视频会议的应用贵族化。 随着人们对视频和音频信息的需求愈来愈强烈,传统的视频会议很难提供视频/音频之外的数据功能和会议管理功能及各种多媒体业务,无法适应用户的新需要。追求远距离的面对面的视频交流成为新的时尚,以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办公模式、内部管理和提高运作效率方面希望实现新的突破,希冀经过远程办公、远程视频会议等高效的通信方式,降低差旅费用,提高工作效率,促使了视频会议系统被

10、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所接受,为其面向公众广泛运营提供了市场支持。当前,中国在教育、医疗、企业等各行业中已经出现了对视频会议业务的巨大需求。与此同时,互联网普及和应用及通信视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视讯通信业务面向公众广泛运营已经准备好了技术条件。1997年3月是视频会议领域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刻之一,ITU-T发布了用于局域网上的视频会议标准协议H.323,为那些与Internet和Intranet相连的视频会议系统提供了互通的标准,各厂商纷纷推出符合该标准的视频会议产品。这保证了所有厂商生产的终端和MCU都能够互联互通。H.323体系是一种兼顾PSTN呼叫流程和IP网特点而发展的开放标准体制,吸取

11、了许多电信网的组网、互联和运营经验,能与PSTN网、窄带视频业务以及其它数据业务和应用网互联互通,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现在组建的VoIP网方面突显了其技术优势。H.323协议范围广,涵盖了各种独立设备、个人计算机技术以及点对点和点对多点的视频会议,该协议解决了视频会议中呼叫与会话控制、多媒体与带宽管理等许多问题。也正是因为H.323系统在设计的时候考虑的问题太多,整个体系结构显得庞大且较为复杂,限制了其在中小企业的部署。基于IP的H.323标准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其组成元素包括视频终端、多点控制单元、关守和网关,能够将视频引到办公桌面,利用数据实时交互功能,完成协调办公,使用户从根

12、本上摆脱开会必须去固定会议室的限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视频通信,而且互联互通性能好,支持所有厂家设备均能互联互通。此阶段的视频会议的特点是经过软硬结合的方式实现。能很好适应复杂网络环境,在普通宽带互联网上有比较好的音频、视频和数据效果,能在保证清晰度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被越来越多企业用户所应用,视频会议已进入商用的发展阶段。随着国力的增强和通讯及时性的要求,国内视频会议紧跟国外的发展步伐,开始稳步发展。可是由于国内的互联网和企业网建设依然落后美国一截,在 以前,系统建设仍以H.320为主,使用传输手段包括ISDN、卫星、DDN、Frame Relay、ATM等。同时由于传输网络的使用费用较高,

13、而且信息化普及的程度不够高,导致视频会议行业发展缓慢。随着网络普及化的发展,网络通信费用大幅下降。 以后,H.323视频会议系统趋向成熟,设备价格也较H.320系统有不少下降,使得许多中小型企业、三级城市也具备了建设自己视频会议系统的能力。可是,普通大众对视频会议仍大多停留在概念阶段。 的非典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却创造了视频会议进入大众市场的机遇,成功将视频会议推入了大众的视线。据统计,非典期间已部署视频会议系统的单位,系统使用频率惊人。至此,国内视频会议发展热潮终于到来了。 ,视频 会议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高清视频会议走入了用户视线,各大厂商先后推出了自己的高清视频会议解决方案。 ,奥运会

14、正式采用高清信号进行直播,高清成为行业内最流行的名词。业内厂商纷纷瞄准商机,大打高清牌,高调宣扬高清时代的来临。随这着科技的的不断进步,技术的不断成熟,特别是3G技术的推广发展,视频会议行业开始进入了多元化发展。3G牌照的发放使得智能和移动开始与高清同步而行。同时,IP化的视频会议开始高调发展。进入 ,三网融合成为业内提及频率最高的词语。“三网融合”概念的提出及推进,引领视频会议从单一走向融合,为视频会议称为主导的交流沟通方式奠定了基础。1.4 视频会议发展驱动力1.4.1 应急促成新模式 视频会议在中国真正被广泛应用应该源于去年的那场SARS。一场从天而降的灾难打乱了人们正常的工作轨迹,一时

15、间,政府、企业、学校等各种会议大部取消,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出现了障碍,传统的会议模式遭遇了严峻的考验不能集中召开会议,上级精神、重要通知如何传达?没有面对面的沟通,如何了解来自各方面的信息? 于是,人们开始寻找信息时代的沟通工具,也是在此时,人们才开始关注和了解视频会议。“不聚在一起也能召开会议?不用面对面,也能了解对方的想法?”人们对视频会议提出了众多疑问,同时也对其产生了种种好奇。信息时代,信息的重要性犹如生命的动脉,如果信息无法传递,沟通不再畅通,那么人们的生活也就失去了延续的动力。因此,用户对视频会议系统产生了强烈的需求,因为它能够解决信息交流的燃眉之急。 无论哪朝哪代,在新旧势力的更迭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人心所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