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教案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8243409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教案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教案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教案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教案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教案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教案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教案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内容标准】 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教学过程设计(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和“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讲的是从人类诞生以来远古时代、原始社会阶段的历史。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吗?元、北、山、河、半等。我们是如何得知这段历史的?通过考古发现的成果!很好,我们知道远古时代,还没有文字,不能将所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记载并保存下来,所以我们只有通过考古发现来推断当时的历史。我们接着往下学习远古时代的历史,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历史,但是老师今天要换一种方法带领大家来学习远古时代的历史,即通过

2、古史传说来学习这段历史。第三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那什么是传说时代?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6页,快速的看一看“每课一得”的内容,其实,这些故事都发生在文字出现以前,所以那时候的历史不能够一五一十的记录下来,靠的是人们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保存和流传的,这其中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神话,一个是祖先传说。神话基本上都是远古居民自己想象得来的,多是虚构的,而祖先传说呢是他们对自己祖先的回忆,也有很多不真实的地方,但尽管如此,这些传说对我们认识那段历史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主要还是需要我们去伪存真,剥开假的外衣展露真实的历史。而这段在文字出现之前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的历史我们叫做古史传说,古史传说中所描绘

3、的远古时代我们就叫做传说时代。(二) 讲授新课同学们知道哪些传说时代的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等。那大家知道传说中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谁?炎帝、黄帝。一、炎帝与黄帝的传说1、炎帝与黄帝的贡献古史传说和史实的区别古史传说中说黄帝和炎帝是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这里有一个新的名词,部落联盟。上节课我们讲过了什么是氏族,氏族是一个祖先的后代,是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的固定的社会群体。随着人的繁衍,氏族里的人会越来越多,这样血缘比较远一些的就分裂出去形成新的氏族。部落是比氏族更大的组织,是由若干血缘关系比较亲近氏族结合而成的集体。部落

4、联盟是由若干个近亲或邻近部落组成的,它们一般因为有共同的利益所以联合起来共同合作出征或者自卫。原始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家族、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那我们来看看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展示图片)左边这幅是“神农教稼图”,神农即神农氏指炎帝,稼是庄稼,代指农业、农耕。所以这幅图画得时炎帝正在教导人们怎么种庄稼、怎么从事农耕。其实炎帝之所以又叫神农氏就是因为传说中是他发明了农业。传说他生下来时是牛首人身,他刚做首领的时候,人们主要靠狩猎为生,打到猎物大家就饱餐一顿,否则只能忍饥挨饿。想到人们今后的生活,炎帝愁得整日寝食难安。后来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自然界的植物有一定的生长规律,于是他想,如果能分辨

5、出哪些果实能吃,哪些果实不能吃,将那些能吃的果实采集起来,春天把它们埋入地下,秋天就会结出果实。这样一来,人类的生存问题不是解决了吗?于是他不辞辛劳,翻山越岭,尝遍百草。据说,他在尝百草、定五谷的过程中,有时一天就中毒达七十多次,最后终于知道了哪些东西可以吃,还发现了药材,教人治病。传说中炎帝是最先教人选择土地的燥湿、肥饶、高低,教人观察气候,选择五谷的类别,并制作耕稼的工具。所以后世把炎帝称为是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除了农业和医药业,书上还提到,传说中的炎帝还发明了陶器、开辟了集市。炎帝:农业和医药学,陶器、集市。那我们再来看看右边这位黄帝,他又有什么伟大的发明创造?黄帝:宫室、车船、兵器、

6、衣裳,另外文字、历法、算术、音乐、养蚕抽丝的发明也与他又很大关系。那同学们相信这些传说都是真的吗?显然不是。比如我们以炎帝发明农业为例,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原始农业的出现了,我们知道早在六七千年前河姆渡、半坡等地的居民已经会种植粮食开始了农耕生活,原始农业不可能是炎帝发明的。但是关于炎帝发明农业的这个传说有没有什么史料价值?我们知道农业的发明确实经历了传说中的这样一个过程,原始农业的确是由采集发展而来的。正是由于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发现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在住处附近栽培这些植物,才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如此看来,这些神话传说虽然有很大部分是不真实的,不可信的,但是仍旧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因为

7、神话传说中有含有真实的历史,考古的成果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了证据。比如,半坡、河姆渡等遗址的发现,我们可以证明在距今70004000年前,原始人类确实开始自己耕种粮食、并学会了制作和使用耒耜、锄头等农具,证实了炎帝那时确实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半坡等遗址也出土了许多陶器,说明那时也已经出现了制陶的技艺。那还有哪些传说是也已经被证明确实是真的呢?让我们再来看一看13页上的三幅彩图。陕西半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当时已经用船作为交通工具。)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当时已经出现了简单的文字萌芽。)是七孔骨笛(当时出现了原始音乐。)还有半坡出土的绳纹、蚕纹陶器也证明了当时人们已经懂得纺织和养蚕。半坡和

8、河姆渡发现的半地穴式和干栏式房屋说明当时人们确实已经会建造房屋。这样一来,我想请一位同学概括一下古史传说和史实的区别。古史传说是人们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留下的历史,在流传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错误,不能全部相信,只有其中被遗址与文物,史书等加以证明、印证过的部分才是史实,值得相信。所以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些发明创造,是人类迈向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是先民发挥聪明才智、辛勤劳动的结晶。但是远古时候的任何一件发明或改进,都是积无数人之力,经历漫长岁月摸索的结果,决非一人短时之功劳。那后人在追述前人历史的时候,为什么总爱将一些发明创造集中附会在黄帝、炎帝身上?为什么我们到现在都自称是“炎黄子孙”?为什么

9、要将炎帝和黄帝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2、炎帝、黄帝由斗争走向联合中华民族的形成还是先让我们从中华民族说起吧,中华民族是我们56个民族的合称,其中以汉族为主体,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而华夏族是从炎黄二帝的时候开始逐渐逐渐形成的,可以说炎黄二帝为后来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和前提。(强调不是炎黄二帝创造了华夏族。)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4页,看看黄色字的部分。我们中国人在几千年钱就将龙作为我们的代表,其实龙是一种图腾。图腾其实是一个部落的标志,有点类似于NBA的每只球队都有自己的标志图案一样。但是我们知道龙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动物,龙的形象是由好几种动物的形象组合而来的,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的融合体,反

10、映出不同部落之间从战争走向联合、进而构成华夏族主体的历程。那华夏族是由那几个部落构成的?是由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构成的。这又是炎帝和黄帝的另一段传说了,这段传说是关于两场战争的。 一是炎黄战蚩尤于涿鹿,蚩尤战死;二是炎黄之战于阪泉,炎帝臣服。(炎帝,姜姓,号神农氏,是原来居住在我国西方(今陕西南部岐山一带)的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是原来居住在我国西北(今陕西北部)的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蚩尤为九黎部落联盟(东方部落、东夷部落)的首领,九黎原住在我国东南部(今山东、安徽一带),传说有兄弟八十一人,以金属制造兵器,能呼风唤雨。三个部落联盟逐步向我国中部地区推进。结果是九黎

11、最先进入。当炎帝也推进到我国中部地区时,与九黎遭遇,双方发生冲突,经过长期斗争,九黎得胜。炎帝被迫逃往涿鹿(今河北怀来县或涿鹿县),与早已移居在那里的黄帝联合,共同对抗九黎,这就是“涿鹿之战”。九黎战败,蚩尤在战斗中被杀。九黎的一部分加入了炎、黄两个部落联盟,另一部分南下与苗蛮部落联盟居住在一起。炎帝和黄帝在共同打败九黎后不久,他们之间又在阪泉(今河北怀来县)地方发生了大冲突,这就是“阪泉之战”。最后炎帝被打败,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联盟结成了新的联盟。炎帝、黄帝部落结成一体定居中原后,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两岸,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的主体。)炎黄二部从战争走向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由于炎帝和黄帝

12、对中华民族特别是汉族有这么重大的意义,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做出巨大的贡献,炎帝和黄帝就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称自已为炎黄子孙的由来。炎帝、黄帝 战争 联合 华夏族 汉族 中华民族 人文始祖二、尧舜“禅让”的传说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之后呢,又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部落经过联合越变越大,人越来越多,应该由谁来当首领呢?在炎帝和黄帝的时期,这是用战争的方式来解决的,谁打赢了就谁来当首领,但是大家知道战争是一个非常不好的方式。后来取得联盟首领位置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传说是从尧开始,人们不再通过频繁的战争来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而是以相对和平的方式推举继承人,也就是通过部落

13、联盟会议民主推举产生的。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传说继尧之后,舜和禹都是在禅让制下产生的部落联盟首领。其实这很好理解的,就相当于原来班长是几个人通过打架的方式产生,谁打赢了谁当班长,后来呢班长都是通过全班开大会,由前任班长推荐既聪明能干又品德高尚的人选并通过大家的投票认可才能选出下一任班长,而上一任班长把权力地位让给下一位班长,这就是禅让。那尧舜禹各有什么了不起的才干和品德呢?传说尧虽是部落联盟首领,却住大简陋的房子里,穿的是粗麻布衣服,吃的是粗米饭野菜汤,使用的是陶碗陶盆。但他对百姓生活却十分关心,部落里如有人挨饿受冻,他就觉得是自己的过错。舜也严于律己,处处

14、以身作则,在他耕过田和打过渔的地方,人们受他的影响,都养成了谦让的好风气。据说舜居住的地方,一年就成为一个小村庄,两年就成为一个小城镇,三年就成为一个大都会。可见舜有多受人们的爱戴了。三、大禹治水的传说 那么禹又有什么特别大的贡献才会被推举为新一任首领呢?对了,同学们一定听过大禹治水的故事,下面我就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讲一讲。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改变方法,取得治水成功。禹治水成功,获得了很高地声望,被称为大禹,大就有好的厉害的了不起的意思。因为他的成就和品德,禹才能成为新一任首领。“大禹治水”是造福炎黄子孙的伟大功业,对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大禹治水”中你能受到什么启发吗?学生分组展开讨

15、论,教师启发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1)禹的父亲采取什么方法治水?(堵塞)结果怎样?(“九年而不利”)禹采用什么方法治水?(疏导)结果怎样?(获得成功)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解决处理问题要有创新精神,我们应注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善于吸取经验教训(2)禹在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才获得成功。如果他半途而废,治水能成功吗?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吗? 要取得事业的成功,一定要坚持不懈,要有奉献精神。(3)当时洪涝灾害非常严重,灾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从这个角度思考,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人类要更好的生存就要注意与自然和谐相处,做到可持续发展,人类应保护大自然,环保意识。禹因为治水

16、有功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但他却是“禅让制”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就是禹在当了部落首领以后,黄河部落的势力不断扩大,最后禹还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他的身份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化成了一个国家的国王。所以书上最后一句话说“禹是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这与我们的标题就呼应起来了。我们这节课讲的是文字产生之前的历史,这段时期我们叫做传说时代,因为传说时代的历史只是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所以这些神话和传说有许多是不真实的,与历史不相符,与史实有着根本的区别,但是它们仍旧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比如,从炎帝黄帝的传说,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中华民族的雏形已经形成。从尧舜“禅让”的传说,可以看出当时已出现国家的萌芽。最后,大禹因治水成功,威望大增,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国家产生了。从这些传说中我们找到了真正的一些历史信息。认识到人类的历史进程在不断前进,传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