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古道河道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8241831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蕃古道河道治理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唐蕃古道河道治理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唐蕃古道河道治理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唐蕃古道河道治理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唐蕃古道河道治理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蕃古道河道治理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蕃古道河道治理施工组织设计(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树州扎西科河堤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中国水电集团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第五工区编制时间: 2013年5月 批准:审核:校核:编制: 中水集团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第五工区 扎西科河提防工程目 录1、编制综合说明11.1 编制原则11.2 内容及范围11.3 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22.1 工程概况22.2 参建单位22.3 施工条件22.3.1 施工特点22.3.2 施工条件33、施工进度计划44、总体施工准备与主要资源配置计划54.1 人力资源配置计划表54.2 主要施工设备配置表55、季节性施工措施65.1雨季施工措施66、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66.1 施工导流66.2 施工围堰

2、76.3 基坑排水76.4 主体工程施工76.4.1 土石方开挖76.4.2土石方回填76.4.3浆砌石砌筑86.4.4 C20砼压顶137、机构组织设置138、项目各项管理措施138.1 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及实施148.2 施工技术保证措施158.3 质量管理目标及措施168.4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178.5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178.5.1 现场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178.5.2 文明标化保证体系178.5.3 施工现场标志牌设置178.5.4 工程竣工清场管理188.5.5 环境保护措施189、农民工工资管理18中水集团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第五工区 扎西科河提防工程1、编制综合说明

3、 1.1 编制原则本施工组织措施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编制时对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文明施工措施、降低成本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及可行性。是确保优质、低耗、安全、文明、高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的重要经济技术文件。 1.2 内容及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劳动力安排计划,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工程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确保安全的技术组织措施,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施工平面布置图,

4、项目班子配备等,自开工至竣工的全过程组织管理措施。 1.3 编制依据(1) 玉树州结古镇地震灾后重建两河防洪工程图纸。(2) 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规程。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24-92) 普通砼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79) 普通砼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C53-92) 防洪标准(GB5020194)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l7l一9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2、工程概况

5、2.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两河防洪二期工程扎西科河K2+973.6K3+205左右岸(唐蕃古道段)。本工程的主要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有土石方开挖、淤泥挖运、原土回填、防洪堤浆砌石、砂石垫层、C20砼压顶、宾格网箱、鱼巢砖等。 2.2 参建单位建设单位:玉树州水务局设计单位:青海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昆明天筑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国电力建设集团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现场指挥部第 五工区2.3 施工条件2.3.1 施工特点 本工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 交通便利:左岸堤防沿线有公路相通,右岸堤防有便道相通,交通比较便利。(2) 施工管理较方便:本工程治理段河

6、道为扎西科河K2+973.6K3+205左右岸(唐蕃古道段),施工场地开阔、施工管理较为方便。(3) 工程区紧邻巴塘河,施工用水方便、施工用电不方便。工程建筑物结构较简单,土石方运距较近,施工难度较小。 2.3.2 施工条件 (1) 自然条件 水文区内主要的河为巴塘河,其30年一遇洪水流量为209m3/s,5年一遇洪水流量为150m3/s。 气象项目主要气象资料见下表6-1。表3-1 项目主要气象资料表指标名称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平均气压(毫巴)相对平均湿度(%)平均降水量(mm)数值2.928.7-24.7649.755473.3 地质河谷河漫滩(或现代河床)中上部

7、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砾、卵石层,青灰色,灰白色,灰黄色,分选一般,颗粒级配良好,砾石磨圆一般, 一般粒径0.512cm,最大可见36cm,含泥量在68%,砾石成分主要为砂岩、花岗岩、灰岩、石英岩等,结构松散-稍密,一般厚度在5m以上,属于强透水层。在河谷、级阶地中分布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粉土层,浅黄色,灰黄色,土质不均,含砂砾,结构松散,一般厚度为0.31.2m,局部1.5m左右。左右岸堤线内部分地段分布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物,其物质组成为第四系人工堆积碎石土或建筑填土,灰-青灰色,灰黄色,结构稍密-中密,一般厚度1.03.0m。 (2)工程条件 交通条件左岸堤防沿线有公路相通,右岸堤防有便

8、道相通,交通比较便利。 建筑材料本工程主要天然建筑材料为砼粗细骨料和块石料,项目区附近有料场,运距在1520km,储量与质量均满足要求。 水电供应该工程在唐蕃古道A组团附近,施工用电可由就近的电源上接入或自行发电。施工用水可从河道中取用,水源水量丰富,水质较好,可满足施工用水要求。生活用水可从附近的供水点就近取用。 施工场地场区地形平坦、场地开阔,工程施工期可选择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处,建立营地、仓库、工场和堆料场。3、施工进度计划主体工程施工:主体工程施工主要完成土石方开挖、回填、浆砌石护砌、网箱填筑等永久工程建筑。本工程施工自2013年5月底开始至7月上旬结束。详细计划安排见下表。序号施工部

9、位开工时间完工时间5月6月7月备注21-311-1011-2021-301-101河道北岸5月28日6月10日2河道南岸6月11日6月25日3压顶砼浇筑6月267月2日4河道清理7月2日7月5日4、总体施工准备与主要资源配置计划根据工程工序施工的具体情况,对资源配置如下。4.1 人力资源配置计划表表4-1 河道防洪人力资源计划表 序号工种单位6月备注1现场管理人员人3各工种人员根据工程进度进行灵活调配。2机械操作工人23砌体工 人104砼工人55电工人26普通工人人10合计人324.2 主要施工设备配置表表4-2 河道防洪主要施工设备配置表 序号机械或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备注1反铲PC2201

10、2装载机5013自卸汽车20T24柴油发电机60千瓦15砂浆搅拌机35016吊车25T17推土机18打夯机19手推车410平板式振捣器211潜水泵150mm 212潜水泵100mm 25、季节性施工措施为保障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确保雨期的施工生产秩序,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具体落实雨期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及时解决雨期施工中的生产问题,减少雨季对施工的影响。5.1雨季施工措施 雨季施工以预防为主,采取防雨措施及加强排水手段,确保雨季正常的进行生产,不受季节的影响。加强雨季施工信息管理,根据施工现场做好排水系统,排水至旧河道。 防雷击:工具室及高架施工机具的避雷装置均应在

11、雷雨季节前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接地电阻测定,机电设备及配电系统应按有关规定进行绝缘检查和接地电阻测定。 准备好塑料薄膜,必要时及时对已施工的浆砌石及浇筑的混凝土加以覆盖,防止雨水直接冲刷砼表面。 对库房加强防雨措施,搅拌台应搭防雨棚。6、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6.1 施工导流该防洪工程为3级工程,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根据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其主要建筑物3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工程施工导流洪水标准为5年一遇,导流设计洪水流量150m3/s。根据工程区气候条件,基础施工尽可能安排在枯水期进行,以减少导流工程量。本工程施工导流采用分段分期填筑施工围堰来导流,由于巴塘河五年一遇洪水较大,洪水对施工

12、区会造成较大影响,故须设专门的围堰,为了减少回填围堰所用砂砾石的用量采取分期的施工方法,而使前期施工围堰的砂砾石能在后期施工围堰中利用,当施工完毕后施工围堰需全部拆除。 6.2 施工围堰围堰使用期约二个月,布置在河堤基坑3m以外,堰顶无交通要求,迎水面边坡为1:2,背水面边坡为1:1.5,围堰的堰体为砾质土夯填,填筑干容重不小于1.8t/m3,堰体前用0.5m的编织袋堆砌闭气防冲。设计围堰堰高2.0m,堰顶宽2.0m,堰底宽8.65m。束窄河床平均底宽为45m,则河床过5年一遇洪水150 m3/s时,过洪流速为1.8m/s,对施工围堰冲刷不严重。围堰施工水下部分采用自卸汽车抛投进行填筑;水上部分采用自卸汽车上料,推土机摊铺,夯实的施工方法。6.3 基坑排水开挖过程中,应以不妨碍开挖和运输工作为原则,即在基坑开挖轮廓线以外,顺着围堰布设排水沟。随着基坑开挖工作的进展,逐渐加深排水沟(槽)的深度,水由排水沟-龙头坑,排水沟深0.5米,排水沟宽0.3米,龙头坑比基础低1.0米。当开挖至建基面高程时,应布置永久性龙头坑与基坑内排水构相连,构成排水系统。龙头坑底标高低于基底标高1.0米,龙头坑的具体尺寸根据渗漏量确定。6.4 主体工程施工工程建设过程应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6.4.1 土石方开挖 土石方开挖以机械为主,人力配合为辅,清基时要做好基础地面平整及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