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直在告别可可香奈儿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8240472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生一直在告别可可香奈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生一直在告别可可香奈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生一直在告别可可香奈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生一直在告别可可香奈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生一直在告别可可香奈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生一直在告别可可香奈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生一直在告别可可香奈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唯一能够支持我前进的动力就是你在这个世界上可可 香奈儿人可以有几种居住方式呢?租一处别人的。造一处自己的。或车马为骑,路上行游?生之琐细与艰辛,无非衣食住行,最难的是“住”。人得有个家。故而,无房的人生,听上去令人惶恐,仿佛无房便无 家。而我不觉得。什么才是家?你爱的人在哪儿,哪儿便是家。 一如增广贤文所云:“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 夜眠八尺。”你需要的,从来不应该只是一座大房子。遇见可可香奈儿,你会发现另一种居住方法。她的一生有三十年住在酒店里。人生,不过借凡胎肉身在喧嚣人间来去一回,从来都是客行途中。好比昭明文选里的那两句诗:“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中国人的智慧,可可香奈儿竟理解得

2、最透彻。是为女子,没有人比她活得更任性。所谓“任性”,也是“随心”。来,我们聊聊可可香奈儿。1883年8月19日,法国曼恩-卢瓦尔省的索缪济贫院, 一个叫作让娜的二十岁女子产下一名女婴。她叫嘉柏丽尔香 奈儿。可可,是她后来自己取的名字。这是让娜和那个叫作阿 贝尔的男子所生的第二个女儿。阿贝尔从未想过结婚。两个女 儿,相继都成了私生女。嘉柏丽尔十五个月大时,让娜方才成 为合法母亲。嘉柏丽尔之后,让娜还生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最小的 儿子早夭。父亲阿贝尔太年轻了,想要过的仍旧是自在无拘的浪荡生活。他很少在家。让娜一个人拉扯六个孩子过着贫苦的 生活。反复怀孕让她的身体每况愈下。1895年,2月寒冬,

3、疲惫的让娜因肺病,在家中那张冰冻刺骨的床上离开人世。那一年,嘉柏丽尔刚满十二岁。连让娜去世的时候,阿贝尔都不在身边。还能指望他什么 呢?很快,不堪负重的阿贝尔便回来把两个儿子送给别人当免 费的童工,又把几个女儿送去巴黎附近一个叫作“玛利亚圣心 会修道院”的孤儿院。修道院所在的村庄叫作奥巴辛。多年以 后,它因为嘉柏丽尔名满世界。然而,阿贝尔去了美国。在孤儿院,她生活到十八岁。最好的少女时光,她在那个充满米色窗框和马赛克走廊的 孤儿院里度过。她出身寒微,从不是什么天之骄女。父母都是 普通的行游商人,走集串市,兜售围裙和罩衫。岁月待她,始 终未见温柔。不见明媚,只有潮湿。在修道院,她学会了裁裳缝衣。

4、日子在她手中,她靠着一针一线,缝出了自己举世无双、 无可替代的一生。十八岁,嘉柏丽尔离开了孤儿院。成人之后,只有继续请愿当修女的人才能留在修道院。嘉 柏丽尔自然不愿。好在,父亲兄弟姐妹很多,据说有十八个。 当中,两个姑母与嘉柏丽尔亲近。最小的姑母阿德里安娜只比 她年长一岁,与她最是亲密,一同走过很多年。年长的姑母露 易丝没有子女。离开修道院之后,嘉柏丽尔去了姑母露易丝所 在的城市。童年时期的香奈儿阿列省首府,穆兰。姑母待她很好,除了帮助嘉柏丽尔提升自己的缝纫技巧, 还从报纸上剪下连载的言情小说给她看。她最爱皮埃尔德库 尔塞勒的小说。她在别人的故事里,看到从来不曾了解的人情 物事。世间情意,最是

5、婀娜。哪怕在露易丝处,她也知道那不 是自己的家。小说,让她对家、对爱有了深之又深的向往。后来,露易丝帮她物色了一所教会学校。从小到大,她都 不怎么起眼。贫穷人家的寻常女孩,没有什么可以令她与众不 同的资本。直到,教会学校的校长帮她在一家针织品铺子找到 了一份店员兼缝纫女工的工作。这份工作让她与隔壁一家的裁 缝相识。有时,嘉柏丽尔也为隔壁的裁缝做些针线活。有一次,裁 缝让她去给附近的驻军军官们缝补裤子。她便去了。她身材小 巧,可是眼神倔强。也是那次,她才意识到自己已出落成一个 令男子频频回顾的美人。军官们邀请她去参加为驻军举办的音 乐会。她得去为军人表演。可是,她表演什么呢?对了,她会唱歌。她唱

6、了一首谁见过可可?。那首歌,写的是一名丢了爱犬的少妇。曲调欢快活泼,嘉柏丽尔唱得也 好,惹得在座的军人们不停唤她“可可”。她于是拿走了歌中那条走失的小狗的名字。可可香奈儿,这个名字的来源并无 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也无什么神秘莫测的因果。它来得简单、纯真又干净。一个名字的诞生,寓意无限。生命旅途变幻莫测,不经意 的一个眼神、一次皱眉,说不定就会改变你的一世一生。如果 没有露易丝,便没有教会学校。没有教会学校,便没有穆兰的 那份工作。没有工作,她也不会认识那个裁缝去给军官补衣。 又怎么还能遇到艾提安巴勒松?艾提安曾是一名军官,他是嘉柏丽尔生命里的第一个男人。 她是在距离穆兰不远的维希遇到艾提安的。

7、艾提安是富家子弟, 比嘉柏丽尔大三岁。于嘉柏丽尔而言,她对艾提安谈不上爱, 可是迷恋。她迷恋的是,艾提安带给她的上流社会的奢华日常。1905年,她离开穆兰,追随艾提安去了他的庄园。这座 庄园位于霍亚里越,由一所古修道院改建而成,紧邻贡比涅国 家森林。艾提安家业庞大,擅长骑马,社交甚广。他有很多情 人,嘉柏丽尔成了其中之一。这段日子对嘉柏丽尔来讲,看似 无忧无虑,可是并不容易。依赖艾提安的日子,她竭力丰盛自己,想要变得与其他女人不一样。她从来不想当“其中之一”,她想要的是“唯一”她也会骑马,在马场,浓妆艳抹的情妇们穿着夸张繁复的华服 争奇斗艳。唯独她不同,她穿男装,外套、裤装、白衬衫、打 领带,

8、还有一顶寓意深刻的帽子。潇洒之余,又令人惊艳。男装,一点也没有掩藏她的美。1908年,她遇到了艾提安的英国朋友,亚瑟卡柏。这个被人称作“卡柏男孩”的富商,成了嘉柏丽尔的此生至爱。 如果说,与艾提安在一起的生活给了她奋斗并独立的意愿,那 么亚瑟给她的就是香奈儿时尚帝国的动力和基石。艾提安的情 人那么多,嘉柏丽尔又不是最年少的那一个,她看不到未来。英俊多金的亚瑟也是一样。他从来不缺少投怀送抱的美人, 甚至是有夫之妇。可在亚瑟眼中,无人能与嘉柏丽尔相比。她 从来不是最美的那一个,却是最特殊、最无可替代的那一个。香奈儿与卡柏男孩(Sem)香奈儿在女帽店(Sem)艾提安的风流,嘉柏丽尔不能忍。亚瑟的风花

9、雪月,嘉柏丽尔却咽下。世间,恐怕再没有人比嘉柏丽尔更爱亚瑟了吧。亚瑟呢?他待嘉柏丽尔与任何女子都不一样。当她一颗心疲惫不堪,时时觉得自己会晕倒时,亚瑟说:“如果你觉得要晕了就倒下吧。我就在这儿,你不会有事的。你晕倒时我就在 这儿。”如果她不是嘉柏丽尔,亚瑟随时都可以离开她。可是 亚瑟没有,他离不开。1909年,为了亚瑟,嘉柏丽尔离开了艾提安,跳上火车, 与亚瑟来到了巴黎。1910年,在亚瑟的资助下,她买下了康 朋街21号。这是她的第一家女帽店,Chanel Modes。她受够了名媛们那些浮夸、不实用,甚至随时会掉的帽子。她要做出 只属于自己的帽子。最初的嘉柏丽尔,只是想好好做出一顶实 用的帽子

10、。她的帽子,简洁优雅,宽大硬朗,以羽毛或缎带点缀,干 净利索。是当时女子从未见过的。一经推出,便在巴黎的名媛社交圈里广受追捧。无论是豪门千金,还是当红女星,都分外 迷恋嘉柏丽尔的帽子。10月,在巴黎戏剧画报杂志上,她首次公开自己的肖像,戴着她自己设计的帽子。1912年,巴黎的时装杂志竟然用一整版的篇幅报道了嘉柏丽尔和她的帽子。在巴黎时尚圈,这个未满三十岁的女子初露锋芒,一鸣惊人。很快,她便开始设计服装。1913年,在诺曼底海滨的度假小城杜维埃开设了第一间个人品牌服饰店,贩售帽子和衣裳。海,给了她更多的灵感。1915年,又在比亚利兹开了新店。她的设计,最讲究舒适与自如。浮夸的设计比比皆是。可是,一件衣裳连穿着舒服都做不到,怎么谈论时尚呢?又或者,从一开始,嘉柏丽尔的时尚观念便与造作惯了的旁人不同。最简单的嘉柏丽尔竟成了时尚圈 最特别的存在,实在戏剧。再没有一件衣裳能比穿着无拘无束 更令人着迷的了。嘉柏丽尔的名字,开始变得家喻户晓。后来,一次小火灾烧焦了她少量的头发。她一狠心,拿起剪刀剪掉长发,又脱掉 了易脏的衣服,换上了一身黑裳。一头干净爽利的短发和黑色连衣裙,令她再次成为社交名媛们争先模仿的对 象。刹那之间,她的一举一动都是潮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