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让数学课堂洋溢着生命的光彩》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8236875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让数学课堂洋溢着生命的光彩》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让数学课堂洋溢着生命的光彩》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让数学课堂洋溢着生命的光彩》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让数学课堂洋溢着生命的光彩》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让数学课堂洋溢着生命的光彩》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让数学课堂洋溢着生命的光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让数学课堂洋溢着生命的光彩》(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让数学课堂洋溢着生命的光彩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应当焕发着生命的活力,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数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教学追求真实自然,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课堂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作为教师,应发挥教学机智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 作为活的教育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让擦出的火花燃烧起来。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促成动态生成呢?一、 巧抓随机事件, 促进动态生成 “妙手偶得,妙笔生花” 。 二、巧用动态生成,绽放教学精彩【关键词】动态生成、生成资源、课堂教学动态生成” 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

2、念之一, 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强调课堂的创生和开发过程,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 把每节课都视作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在课堂中,教师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是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景等信息, 利用可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 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又展现了课堂的真实性,追求教学的真实、自然,敢于暴露意外的情况,再现师生“原汁原味” 的教学情境,从而构建起开放的洋溢着生命光彩的数学课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促成动态生成呢?一、巧抓随机事件,促进动态生成“妙手

3、偶得,妙笔生花”基 教育 程改革 要( 行)解 指出: “ 堂教学不 当是一个封 系 , 也不 拘泥于 先 定的固定不 的程式。 预设的目 在 施 程中需要开放地 入直接 、 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 , 要鼓励 生互 中的即 造, 超越目 定的要求。”布 姆也 :“没有 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 一种 。” 堂教学是人的教学,人是活 的,开放的,差异的, 生 一个 、一个 、一个 会、一个忘形,都可能会增加教学中的非 期因素, 些“即 造” 的随机事件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 程。如果 理得当, 会弥 或推 教学, “麻 ”不再“麻 ”,反而成会有价 的教学 源。1、“妙手”:乘机提取“妙

4、笔” :点石成金在教学 、分、秒 ,上 声响起。突然,一名学生要小便。全班 。“你去吧”。教 完,有了好注意: “小朋友, 你 看着 上的 表算一算,他浪 了我 多少 ?” 生回来后,学生 他所用的 , 果不 一。 : “你 是怎 看 的呢?你 想交流 ?”在学生交流中相机教学新知案例中的随机事件,是教学中的“不和 音”,但教 并没有 怪,而是 具匠心地 其消极影响,提 其有用的成分, 行剪切和放大,粘帖到知 ,借 , 化 一首美妙的“插曲”。 人的“故事”,成就了一笔意外的教学 源。2、“妙手”乘机迎取“妙笔” 水推舟在教学角的 ,教 介 三角板三个角的度数。突然,一名学生 疑:“老 ,我的

5、三角板比你的小得多,他 三个角的大小怎么会一 大呢?”教 乘“虚”而入, 学生 个 ,形成了两派意 ,展开了 本案例中的随机事件, 出乎 思路,但合乎情理,合乎教学流程,教 就乘机 而下,用学生所想所做 下一 。学生既然自 地吹来了 “ ”,教 就 迎“ ”而上。“乘 破浪会有 ” ,此“ ”就是学生一些随机事件形成的教学 源。3、“妙手”乘机 取“妙笔” 舵如:一位教 在教学“平行四 形面 ”一 ,教 在 行一番知 的 后 : 那你 想知道平行四 形面 的 算公式 ?今天 我 就” 老 正想按步就班地揭 板 , 突然一名学生 :“我知道,平行四 形的面 =底高。”听 老 第一反映就是:好了,

6、 的精彩教学 程怎 ?拭目以待吧,只 教 点 笑眯眯地 :“你怎么知道的?” 位学生自豪地 : “我从 上看到的。 ”“那平行四 形的面 算公式是怎 推 出来的呢?”教 而下地 , “我知道,把平行四 形沿着高剪,拼成一个 方形。”教 随手 拍手 同 提 : “你 得太棒了,那你知道 什么要沿高剪,不沿高剪可以 ?” 生 ,教 略 地鼓励道:“不要 ,下面我 不妨一起来 手 一 。”原定 学生探索 的教学 程 一 “插曲” 成了 学生 的教学 程。上述案例的随机事件,打乱了教师的预想,扰乱了教学程序,但教师没有选择回避,而选择了适应,针对课堂中学生出现的“出轨”行为,教师没有陷入“尴尬” ,而

7、能灵活地调整教学转向,重新设计和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富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 真正溶于互动的课堂中, 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的各种信息, 让这种教学中的“茅塞”变成熠熠生辉的“金子” ,不是节外生枝而是“锦上添花” 。4、“妙手”乘机借取“妙笔”移花接木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 , 教师讲解习题“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 50 米,洒水的宽度是 8 米。洒水车行驶 3 分钟,能给多大的地面洒水?” 没想到,不少学生想象不出洒水车留下的 “作品”模样。咋办?教师急中生智,把粉笔横放压在黑板上模拟洒水车行行驶,“身”后留下了一个长方形的阴影。学

8、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样的随机事件, 是因学生学习受阻, 教师急中生智地借用粉笔以开“茅塞”,这种“移植”和“嫁接”的教学资源,使教学别有一番风味。教学中,随机事件何其多,相应的教学资源何其多。艺术家罗丹曾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在此借用为:教学中并不缺少资源,缺少的是开发资源的“妙手”和“妙笔”。二、巧用动态生成,绽放教学精彩1、捕捉有益信息,促进教学生成教师要提高课堂应变能力, 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并能在亮点处引领,在冷场处引领,在迷茫处引领,在错误处引领,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通过对生成资源进行选择、整合

9、、提炼等方法,使课堂再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从而再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1)、能对生成资源进行选择。在交流互动、 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中, 来自学生的资源大多处于原生状态,往往是零星的、片面的、模糊的,这就需要老师自始至终研究学生,“选择”学生的创新信息,引领学生把教学过程向更高水平推进。在“选择”中需强调的是:不是学生说什么都一样好,没有任何取舍,而是要优选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优选的标准:一是有利于全面实现数学课程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二是符合数学学科学习的规律;三是符合数学教材、学生和生活实际。对个别学生的问题可以个别解决;对学生提出的常识性问题,可以当堂解

10、决;师生当堂解决不了,可以在课外想办法解决;对一时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作为一种悬念,鼓励学生今后继续探究。 如在教学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自己剪三根吸管(线段)使这三根吸管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在集体反馈讨论中, 我选择了一位学生做的其中一根较长、另两根极短的组合, 这样非常直观地使学生理解不是所有的三条线段都能拼成三角形的,为进一步探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2)、能对学生生成的资源进行整合。这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横向的整合。在同一教学阶段,老师要从众多发言中优选部分发言内容进行简要归纳, 以此形成共识。 二是纵向的整合。 在教学过程的结束阶段, 老师要引导学生把前几个阶段

11、形成的不同认识加以汇集、丰富,形成更为综合、完善的新认识,并引出新的开放性问题。如在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这一内容中,我设计了一题:给你 3 厘米、 5 厘米、 8 厘米三条线段,能否拼成一个三角形;如果不能,能否改动其中一条,使它能实现接成三角形。有学生说改动 3 厘米的一条,我们变以这为例,探究可改为几厘米。有学生说大于 3 厘米,有的说大于 3 厘米小于 13 厘米的自然数,我通过对学生引导,让学生想象、猜想,充分整合了学生的意见,从而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了知识, 也为改动其它两根线段的长度的探究奠定了基础,生成了新的研究课题。( 3)、能对学生生成的资源进行提炼。对于一些极有价值的创新信息,

12、师生应该再度归纳集合形成深层次、高质量的资源,使学生的健康人格、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 可以及时地把它转化成全体同学共同的精神财富。 如让学生当众介绍自己的探索过程、 探索方法以及经验和体会, 然后再让全体同学也亲身经历一番他的发现过程,从而获得各自的体验。2、抓住意外信息,挖掘创新源泉课堂上的意外是每位教师都会遇到的。我想,让意外生成精彩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要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 如果我们习惯于用一个标准去要求学生,只会把学生的创造扼杀在萌芽状态,那我们的课堂永远只能是一种声音。此外,让意外生成精彩,还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求异思维有一种直觉感悟的能力, 要能敏锐地捕捉

13、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观众,并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再因势利导,进行教学。如:我在上认识时间这节课时,让学生 5 分 5 分地数出每个数字代表的时间。 正当学生听得认真时, 忽然听到有一个男生在小声嘀咕着:“这样数太繁了,只要记住四个数字就可以了。 ”我听了开始一楞,马上心一动,立即让他走上讲台进行讲解: “在钟面上, 12 和 6 是对称的,分别表示整时和半时; 3 和 9 也是对称的,分别表示 15分和 45 分。” “多么有创意的见解呀! ”我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这样一来,其他学生也兴趣盎然。我顺水推舟,干脆来

14、个小组讨论。随着讨论的进行,不时有同学举手,不时有新的想法产生。由于捕捉到的信息“价值不菲” ,从而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迸发了智慧的火花。 可见,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意外资源,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光芒!3、综合即时信息,调控教学活动一位教师在教学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的特征”时,先组织学生用长短不一的小棒摆长方形和正方形, 在巡视中,她发现了以下几种不同的摆法:( 1)、用 4根小棒摆出的长方形,其中两根长、两根短。( 2)、用 6根同样长的小棒,摆出长为 2、宽为 1 的长方形。( 3)、 由两根相同的短小棒 成, 一条 由两根相同的 小棒 成,另一条 由 4 根相同的短小棒 成,其中,一根 小棒的 度正好是短小棒 度的 2 倍。 种 法出乎她意料。于是她 整了教学:先展出 1、2 两种 法, 学生交流、比 ,引 学生了解 “ ”、初步感知“ 方形的 一 ” 。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