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实验总结报告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8224376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玻璃实验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玻璃实验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玻璃实验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玻璃实验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玻璃实验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玻璃实验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玻璃实验总结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玻璃综合性设计实验实验总结报告 湖蓝色玻璃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测定班级:无非0901姓名:班硕、林世泽、姜雪涛、侯喜财、陈洪辉指导老师:马晶日期:2012年12月14日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原料:碳酸钠(Na2CO3);硼酸(H3BO3);氧化铜(CuO);设备:SSG-12-16C电阻炉、SM-2.8-12马弗炉、天平、切割机、小电炉、G2X-9146MBE数显鼓风干燥箱、2A系列密度天平、分光光度计;仪器:研钵、筛子、白纸、瓷质坩埚(20ml、50ml)、坩埚钳、石棉手套、护目镜、加料勺、成型模具、样品袋、砂纸(100目、360目)、烧杯、抛光介质(铁粉)、滴

2、定瓶(25ml)。二、实验方案本实验为Na2O-B2O3二元系统,设计不同的Na20/B2O3(结合硼反常现象观察不同含量的Na20对玻璃的真密度、表观密度的影响),得表:表1 molNa2O B2O312316 8430 7012 88根据不同含量的着色剂,以1、2组分为基础,添加不同含量的氧化铜(用以观察不同含量的着色剂对玻璃透光率的影响),得表:表2 molNa2O B2O3 CuO 456716 84 0.2 16 84 0.316 84 0.530 70 0.2三、配方计算以熔制100g玻璃为基准,1的配方计算过程如下:将1中组分的摩尔分数转换为质量分数(B2O3相对分子质量为70,

3、Na2O为62);m:B2O384X70=5880g;m:Na2O16X62=992g;:5880+992=6872g;质量分数:w(Na2O)9926872X100=14.44 w(B2O3)58806872X100=85.56B2O3由硼酸引入(H3BO3),Na20由NaCO3引入;需要硼酸的质量为:85.56X100X2X6270=151.56g;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14.44X100X10662=24.69g;:151.56+24.69=176.25g以相同的计算过程计算2、3、4、5、6,得其原料质量如表:表3 gNa2CO3 H3BO3 CuO123456 24.69 151.5

4、6 47.03 128.41 18.43 158.05 24.69 151.56 0.2 24.69 151.56 0.3 24.69 151.56 0.5 四、玻璃的熔制1、玻璃配合料的制备 由表3所计算的配方,将所用的各原料按照一定比列称量、混合,具体步骤如下:将以准备好的硼酸和碳酸钠按照测量的顺序放在天平旁待测。校准天平,要求精确到0.01g,同时准备好配合料研磨所需要的器具,研钵、白纸、研磨棒。依照表3计算的原料质量进行准确称取,称量后放在白纸上并做上标记。将称量好的原料倒入研钵中,进行充分的研磨,搅拌均匀。2、玻璃的熔制、成型、退火Na2O-B2O3二元系统玻璃的熔制温度在65080

5、0,坩埚炉设置程序为1000将混合好的各组原料分别加入到50ml的瓷质坩埚中,在1000时放入坩埚炉.间隔5min加料一次,共加料3次,在1000保温10min, 10min后取出倒入以预热的模具中,稍许,放入450的马弗炉中进行退火处理,退火30min.工艺制度如图:图13、玻璃试样的制备本实验共测了三种不同性质,分别为表观密度、真密度、光谱。 针对表征密度,将实验过程中的部分废品,如不成形的小块儿进行测量,所以不需要加工。 真密度的测量,用滴定瓶和水浴的方法操作,将以标记的样品进行研磨,并过6目的筛子,将玻璃试样砸碎并研磨成细小颗粒。 光谱的测定要求较高,研磨成宽X长为14X35mm的玻璃

6、样,由于厚度太薄,不好操作,遂厚度未处理,然后再研磨机上进行研磨,分别用100目、360目研磨,研磨之后再抛光机上进行抛光(抛光采用毛毡材质的抛光盘和铁粉作为介质),将处理好的样品保留,待测。五、玻璃的性能测试、表观密度(本实验采用2A系列密度天平)1、2、3的样品准备,用酒精擦洗,烘干待用。(1、2、3各三个样品)。本实验采用的是真密度天平,实验开始前组装设备,并进行预热处理。将实验设备中的烧杯装满水放置在设备底座上,组装好仪器,小托盘和漏网装置好。调整模式,出现solid-1,待出现0.000g时,将待测样品放置在测量托盘上,稳定后置零,再次显示solid-2,当出现0.000g时,将托盘

7、上的样品小心的取下并放在没在水中的漏网上,屏幕将显示solid-3,待稳定后,将出现一个非零数据,记录该数据。每个组分有三个样品,分别测量即每个样品测量三次,取平均数。将测量好的数据记录在表。表4记录数据1 记录数据2 记录数据3 平均数123 2.253 2.178 2.127 2.186 2.293 2.338 2.350 2.3272.76 2.097 2.088 2.087(2)真密度(本实验采用G2X-9146MBE鼓风烘干机、电炉、分析天平) 将1、2、3样品各一份砸碎,研磨,并过6目的筛子,用纸包包好。 三份基础玻璃颗粒在分析天平上称重(2g),每份称取两份。 将比重瓶(25ml

8、)放在真空烘干箱中烘干,并将大烧杯盛满水在电炉上煮沸,排除其中的气泡。 待比重瓶烘干后,将2g的各样品放在比重瓶中,并在分析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 将排完气的水(冷却以后)倒入装满样品的比重瓶中,并在电炉上排气,片刻之后,待比重瓶中的试样排完气之后,放在室温下,冷却。 冷却之后,将比重瓶放在分析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 将比重瓶洗净,在真空烘箱内烘干,取出后,往比重瓶中倒入排过气的水,并在分析天平上称重,记录数据。 数据处理表5 g m0 m1 m2 m312315.8385 17.8078 42.9063 41.776116.9522 18.9362 44.0149 42.788615.838

9、5 17.7391 42.7531 41.7358m0空瓶质量; m1空瓶+样品质量;m2空瓶+样品+水的质量;m3空瓶+水质量;由公式: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下表:表6真密度大小123 2.313 2.581 2.122(3)光谱(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计) 在2、4、5、7样品中选择无缺陷,表观完好的样品,在研磨机上研磨,分别用100目和360目的磨片研磨,研磨成 长X宽为35X14mm的片状,之后用铁粉在毛毡上进行抛光,抛光成表面光滑,无条纹。 打开分光光度计,对分光光度计进行预热20min。 用蘸有酒精的棉花擦洗样品表面,手持样品边缘,将其插入到暗盒内的第二个卡槽内,将一起调整在测量

10、光谱的模式下,将没有样品的卡槽推至光路中,设定波长为380nm,校准,调整,当“0”和“100”位稳定后,将第二个卡槽拉至光路中,屏幕显示数据即为相应波长下样品的透光率。 将波长范围定在380-760nm间,每次测量波长的间隙为20nm,记录该组数据。 整理列表。表7 nm 2 4 5 7380400420440460480500520540560580600620640660680700720740760 19.9 42.6 99.9 38.3 21.7 55.7 51.3 56.6 22.3 59.9 72.6 69.5 22.5 57.5 82.3 59.8 25.3 62.8 63.5 74.6 25.7 64.3 62.1 70.9 23.5 61.5 58.3 60.1 22.7 59.8 56.3 51.7 24.4 59.6 56.2 45.6 29.6 58.3 53.4 36.2 30.1 51.1 45.7 23.5 29.8 43.9 37.2 14.1 29.9 38.7 29.1 8.66 30.1 32.4 22.3 5.45 30.9 25.0 1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