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横纹双平行小切口诊疗腋臭的临床体会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8218616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腋横纹双平行小切口诊疗腋臭的临床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腋横纹双平行小切口诊疗腋臭的临床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腋横纹双平行小切口诊疗腋臭的临床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腋横纹双平行小切口诊疗腋臭的临床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腋横纹双平行小切口诊疗腋臭的临床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腋横纹双平行小切口诊疗腋臭的临床体会 切口取仰卧位,双上肢外展90,使腋窝充足显露。于腋毛分布范围外标识菱形手术剥离范围。依据范围大小,顺腋横纹方向设计两个平行小切口,长.0cm,两切口间距大于或等于。方法采取%利多卡因液6070ml(含120万肾上腺素),在两侧术区行局部浸润肿胀麻醉。沿设计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脂肪浅层,锐性分离皮瓣至标识线。将左手指腹抵住皮面,用示指和中指支撑,使皮瓣翻转,直视下仔细修剪皮下脂肪、毛囊及大汗腺,注意保护真皮下血管网。修剪皮瓣底面时,可见凸起的颗粒状小汗腺及皮脂腺,也可用烧灼器或电凝正确逐一点灼破坏。用电凝根本止血,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冲洗创面,以5-0丝线依次

2、缝合切口。沿梭形标识线的外缘1cm处,平行于腋窝横皱襞方向穿过皮下留置对称的1号长线3对,用松散纱布填塞术区,打包加压包扎。然后,在双腋下垫以棉垫,用绷带行后“8”字形包扎置肩关节于外展位。应用抗生素35d,术后3d换药,7d打开缝线包扎,9d拆线。术后7d内避免出汗,严禁上肢抬举活动。常见腋臭的保守诊疗方法:无水乙醇腋区皮下注射法。但注射过深影响疗效,过浅可致腋部皮肤坏死。外用半月清腋臭特效粉。但该药并不能清除大汗腺,停止用药后腋臭仍然存在。Co2激光照射。利用热效应灼烧大汗腺,但诊疗时其局部照射深浅不易掌握。因为非手术疗法的远期效果不能令人满意,故多推崇手术诊疗。大汗腺分布的广度和深度和腋

3、毛毛囊的分布范围基础相同,关键分布在真皮下层和皮下浅脂肪层。传统的手术方法是经过切除带有腋毛的皮肤和皮下组织,达成去除大汗腺的目标,但切口的张力大,术后常出现显著宽大的瘢痕。单纯的搔刮术能够达成微创的目标,但术后易复发。笔者采取顺腋窝皱襞横纹线作双平行小切口诊疗腋臭,不但大汗腺切除根本,而且切口瘢痕不显著。其优点:采取肿胀麻醉技术,使皮下组织易于剥离,降低了出血量。切口设计更为合理。采取腋横纹切口,皮肤张力小,术后瘢痕不显著。无纵向瘢痕,不影响上肢活动。平行小切口的设计,处理了术区不易显露的问题,无须延长切口即可在直视下操作。皮瓣不易坏死。术中在摘除毛囊及大汗腺的同时,应尽可能保留真皮下血管网

4、,缩短和基底重建血供的时间,使血供可靠。双平行小切口形成有蒂相连的桥状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血供可靠,提升了皮瓣成活率。手术经过切口在直视下进行,便于根本止血,能充足剪除大汗腺及毛囊,使手术疗效确切。采取打包加压包扎的方法,使皮瓣和基底紧密结合、固定确切,无须放置引流皮片。手术操作的注意事项:避免在夏季手术。术前腋部皮肤须严格消毒,术中无菌操作,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诊疗,定时换药,预防切口感染。术前进行凝血功效检验。术中电凝止血要根本。术区打包包扎时,双上肢外展,腋窝处皮肤平整无褶皱,打包敷料分布均匀,使皮瓣受力适中均匀。在局部麻醉药中加入少许120万肾上腺素或不加肾上腺素,避免术后继发出血致血肿

5、形成。假如术后出现血肿,要立即清除,继续加压包扎,以利于皮瓣成活。手术处理的范围应达腋毛外,符合乳头状大汗腺分布的解剖特点;修剪皮瓣去除大汗腺的同时,尽可能破坏突出真皮下的颗粒组织,即为皮脂腺和小汗腺;皮瓣修剪完成后,再均匀剪除一层厚约脂肪组织,可降低术后腋臭的复发率。预防皮瓣坏死。避免血肿、血清肿形成;尽可能保留真皮下血管网;修剪皮瓣时,勿剪破,注意轻柔操作;预防术区感染;缝合创缘时,可连带部分基底组织,使基底和皮瓣紧密结合;采取打包加压包扎,沿腋毛区留置长线时,进出针孔连线尽可能平行于腋窝横皱襞,以避免切口间皮肤乳头下血管网血液循环被阻断;术后双上肢制动,采取弹力绷带行后“8”字形包扎,置肩关节于外展位,以确保皮瓣固定良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