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58215176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Cl-35.5一、选择题(本题共计35小题,每题2分,共计70分)1. 雾霾的最大“元凶”是工业燃煤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科学技术的发展可做到煤炭的清洁利用比天然气更环保,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 煤属于一次能源,煤完全燃烧的产物是B. 天然气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C. 煤的气化、液化属于煤的清洁利用D. 煤的清洁利用过程不会产生有害成分【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煤属于一次能源,煤中含有C、S、N等元

2、素,因此煤完全燃烧的还会生成、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故A错误;B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故B错误;C煤的气化、液化是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可减少煤燃烧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故C正确;D煤的清洁利用过程会产生有害成分,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2. 我国有关部门规定,自来水中含铁,含铜,。其中的“铁、铜”指的是( )A. 元素B. 分子C. 原子D. 金属单质【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自来水中含铁,含铜,其中的“铁、铜”指的是元素,故选A。3. 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氢氧

3、根离子,属于碱,故不选A; B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氧气、水,属于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故不选B; C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不选C;D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故选D;选D。4. 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用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时,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详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为原子,故A错误;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B正确;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C错误;D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

4、阴离子,故D错误;答案选B。5. 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故A错误;B,故B错误;C,故C错误;D,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6. 物质的量相同的镁和铝,跟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电子数之比为(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Mg变为Mg2+,Al变为Al3+,因此物质的量相同的镁和铝,跟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电子数之比为2:3,故B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B。7. 相同质量的镁和铝,分别跟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在相同状态时的体积比为( )A. 1:1B. 3:4C. 2:3D. 1:2

5、【答案】B【解析】【分析】设物质的量都为1g,因酸足量,则金属都完全反应,然后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详解】设金属都为1g,Mg与足量酸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x,Al与足量酸反应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y,则Mg+2HCl=MgCl2+H2 24g 1mol 1g x=,计算得出x=mol,2Al+6HCl=2AlCl3+3H2227g 3mol1g y=,计算得出y=mol,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则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比为mol :mol =3:4,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江河入海口三角

6、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向Fe(OH)3胶体中加入盐酸至过量,最终出现红褐色Fe(OH)3沉淀用明矾处理污水是利用了胶体的性质光线射入密林中看到的光柱,属于胶体的性质可用渗析法分离Al(OH)3胶体和NaCl溶液胶体、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胶体的性质当带有不同电荷的胶体粒子相遇时会发生聚沉,不同地方的泥土胶粒电荷不同,在入海口处聚沉形成沉淀,长此以往形成了三角洲,故正确;Fe(OH)3胶体中加入电解质盐酸溶液后,胶体发生聚沉,盐酸过量,与氢氧化铁发生中和反应,沉淀溶解,故错误;明矾中铝离子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具有较强

7、的吸附作用,能够起到净水作用,故正确;空气中含有的胶体粒子的大小介于1100 nm,能使光产生散射,胶体有丁达尔现象,故正确;溶液能透过半透膜,但是胶体不行,可用渗析法进行分离,故正确;胶体、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的不同,不是丁达尔效应,故错误;综上所述,符合题意,本题选C。【点睛】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可以发生电泳现象,可以发生聚沉,胶体的分离提纯常用渗析的方法进行。9. 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 , 它们是( )A. 稀有气体元素B. 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C. 右、上方区域的非

8、金属元素D.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硅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Si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二周期IVA主族:处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答案选D。10.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热稳定性:离子半径:电子数:结合质子能力:熔沸点: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悬浊液胶体溶液若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碱性(m、n为正整数)A. 2项B. 3项C. 4项D. 5项【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因此热稳定性:,故正确;根据同电子层结构核多径小,因此离子半径:,故错误;甲烷由10个电子,有10个电子,有9个电子,

9、因此电子数:,故错误;根据对应的酸越弱结合质子的能力越强,酸性H2CO3Al(OH)3H2O,因此结合质子能力:,故正确;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氨气分子间含氢键,沸点高,因此熔沸点:,故错误;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是浊液胶体溶液,因此分散质粒子的直径悬浊液胶体溶液,故正确;若为强酸,X可能为N,也可能为S或Cl,则X的氢化物为NH3或H2S或HCl,因此溶于水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酸性,故错误;因此正确,即3项正确;故B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11. 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从海水中获得淡水B. 开发和推广新能源汽车是实现低碳生活的途径之

10、一C. 寻找高效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分解水是制取氢气的较理想方法D. 高纯硅是工业上制造光导纤维主要原料【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蒸馏海水可以得到淡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从海水中获得淡水,故A正确;B. 开发和推广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实现低碳生活,故B正确;C. 寻找高效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分解水获得氢气,具有原料来源广、燃烧无污染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方法,故C正确;D. 高纯硅是工业上制造计算机芯片的主要原料,故D错误;选D。1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赤矿铁B. 铝热剂C. 明矾D. 碱石灰【答案】C【解析】【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11、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详解】A.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属于混合物,A项错误;B. 铝热剂是铝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B项错误;C. 明矾是硫酸铝钾晶体,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C项正确;D. 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D项错误;答案选C。13.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 质子数B. 电子数C. 中子数D. 最外层电子数【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即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答案选A。14.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大理石溶

12、于醋酸溶液中:CaCO3+2H+=Ca2+CO2+H2OB. 往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Ba2+2OH+Cu2+SO42-=BaSO4+Cu(OH)2C. 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D. 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答案】B【解析】【分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错误,常见的有电荷不守恒、原子不守恒、反应产物写错、该拆的没拆、不该拆的拆了、反应没写全等等。【详解】A醋酸是弱酸,不能拆,A错误;B同时生成了两种沉淀,B正确;C两边电荷不守恒,C错误;D铁与稀盐酸反应,应该生成Fe2+,D错误;答案选B。15. 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13、A. 摩尔是一个物理量B.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C. 1mol12C与0.012kg12C所含碳原子数相同D. 1molO2约含6.021023个氧分子【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摩尔不是一个物理量,它是物质的量的单位;A不符合题意;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B正确;C1mol12C与0.012kg12C所含碳原子数相同,C符合题意;D1molO2约含6.021023个氧分子 ,D符合题意;16. 某溶液中只含有K+、Fe3+、,已知K+、Fe3+的个数分别为3a和a,则溶液中K+与的个数比为()A. 1:4B. 1:2C. 3:4D. 3:2

14、【答案】B【解析】【分析】溶液中存在: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电荷总数,即电荷守恒关系。【详解】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K+)+3N(Fe3+)=N(),已知K+、Fe3+的个数分别为3a和a,的个数为3a+3a=6a,所以,该溶液中K+与的个数比为3a:6a=1:2,故答案选B。【点睛】注意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电荷总数之间的关系。17. 向盛有NaHSO4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Ba(OH)2溶液,随着Ba(OH)2溶液的不断滴入,溶液中产生的沉淀量与pH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反应:当溶液显示中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SO4+Ba(OH)2=Na2SO4+BaSO4+2H2O,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没有完全沉淀,即沉淀没有达到最大量;当沉淀达到最大量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SO4+Ba(OH)2=NaOH+BaSO4+H2O,此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过量,溶液显示碱性,溶液的pH7,满足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