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学复习材料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58214660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推广学复习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农业推广学复习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农业推广学复习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农业推广学复习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农业推广学复习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推广学复习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推广学复习材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推广学复习材料(真题)一、基本概念1. 大众传播法 大众传播法是推广者将农业技术和信息经过选择、加工 和整理,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给广大农民群众的推广方 法。2. 农业推广成果示范 成果示范是指在农业推广专家(技术人员)的直接指导 下,在农业生产者承包经营的土地(场所)或科技示范园等 特定场所中,把经过当地适应性和开发性试验取得成功的耨 个单项技术成果或综合组装配套技术,严格按照其技术规程 要求,将其优越性和最终效果尽善尽美的展现出来,作为示 范样板,以引起周围生产者的兴趣及采纳激情,并采用适当 的方式鼓励、督促他们效仿的过程。3. 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 农业推广是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理

2、,采取教育、 咨询、开发、服务等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 法,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扩散、普及 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 一种专门性活动。4. 集体指导法 集体指导法又称团体指导或小组指导法,即在同一类型示范、地区、 生产和经营方式相同的条件下, 采取小组会议、 培训、参观考察等方法,集中地对农民进行指导和传递信息 的方法。5. 农业推广方法示范 方法示范是指推广人员利用适宜规格的植物、动物、农 机具或其他实物做直观教具,将某些仅通过语言、文字和图 像表达显得困难,传授效果极差的操作性技能,通过实际操 作演示与语言传授相结合的方法传授给农民

3、,并现场指导他 们亲自操作,直至掌握其技能要领的推广教学方法。6. 农业推广沟通 农业推广沟通是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农民提 供信息、了解需求、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农业的 素质与技能、改变农民的态度和行为,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态 度、方法、行为等的一种农业信息交流活动。7. 技术的经济上限技术的经济上限是指某项技术成果应用后,单位面积所 获得的最高纯收入(利润)。8. 农业推广评价 农业推广评价是农业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应 用科学方法,依据既定的推广工作目标或标准,对推广工作 的各个环节进行观察、衡量、检验和考核,以便了解和掌握 已完成的推广工作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或标准,进而

4、确定推 广工作的效果和价值,以及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不断改进 工作作风和提高推广工作水平。9. 现代农业推广就是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并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 知识、技能和观念,从而达到提高生产力的目的。(咨询为 特征)10. 农业科技成果 农业科技成果是指通过鉴定或审定的在农业各个领域 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 业科技进步,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 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11. 个别指导法个别指导法是指农业推广人员通过和农民单独接触,研 究讨论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是向个别农民直接提供信 息和建议的推广方法。12. 农业推广教育 农业推

5、广教育最主要以农民为对象,以推广工作、农村 开发和农民需要的内容为教材,以开发农民智力、提高农民 素质、改进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改善 农民生活为目标的一种农民教育形式。13. 农业推广组织农业推广组织是构成农业推广体系的一种职能机构,是 具有共同劳动目标的多个成员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系统。14. 狭义的农业推广 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介绍给 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生产上应用从而增 加其经济收入。 (技术为特征) (广义的农业推广:在改进耕作 方式和技术、 增加产品效益和收入、 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农村社 会教育水平方面来帮助农民的一种服务和体

6、系。以教育为特征)15. 信息能力 所谓信息能力,是指一个人手机、传递、利用信息,指 导实践的本领和技能。16. 推广率 是评价多项农业技术推广程度的指标,指推广的科技成 果数量占成果总数的百分比。17. 农业推广方式 农业推广方式是农业推广体系开展推广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或途径,它体现了推广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策略原 则。18. 农业推广方法 农业推广方法是农业推广部门和推广服务人员为达到推广目标,对推广对象所采取的不同形式的组织措施、教育 和服务手段。二、简答题1. 学习农业推广的目的、意义是什么?答:认识、掌握农业推广的本质和规律;指导我国的农 业推广实践;提高农学院学生的推广素质与技能。

7、2. 简述农业推广沟通的重要性。 答:每一项具体的农业推广活动一般应包括两大要素,即推 广内容(信息)和推广方法(沟通)。内容与方法有效结合 是推广工作城成败的关键,也是影响推广工作效率的主要因 素,推广内容(信息) 对隹广方法(沟通)=推广效果。农业的推广的内容(信息)要传播给接受者(农民),此 内容是为农民服务的,必须是切中农民所需要的、有现实意 义的、能被农民所接受的;而沟通则是信息传递的必然过 程,没有沟通,再好的信息也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同一推 广内容可以遇到农民的不同态度和看法,所以推广人员要根 据不同推广对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用有效的沟通方 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3. 简述

8、农业推广沟通的技巧。答: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要做农民的知心朋友; 与农民沟通前先认同;要让农民对你感兴趣;善于利用 人们迷信成功者的心理; 了解、 利用风俗为农业推广服务; 善于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4. 大众传播法怎么运用?答:在推广初始阶段,利用广播、电视等反复传播适合农业需要的科技信息,以引起农民的重视和注意;当农民已经掌握了该科技信息时,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时,应采用科 技展览的方法,新老技术对比,加深他们的认识,激起对新 技术的兴趣;当农民准备试用时候,就应向他们提供相应 的产品资料等,组织现场参观,使他们掌握技术细节,以确 保试用的成功。5. 农业推广试验怎么总结?答:试验总结的过

9、程,也是研究事物再认识的过程。首先 应对观测数据进行科学的归纳,运用统计手段从繁杂的现象 中抽象出本质的规律;然后按照既唯物又辩证的多向思维 去分析所获客观规律形成的原因,以便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再创新;对一些效果显著,规律性较好 的试验可按科技论文形式撰写并发表,对某些无规律可寻且 效果不显著的试验, 应及时修改试验方案, 进行下一轮试验。6. 农业推广项目的来源有哪些?答:科技成果;农民群众的先进经验; 技术改进成果; 引进技术。7. 农业推广项目的选择依据是什么?答:国家需要;市场的需要;农民的需要;专家的 意见。8. 简述农业推广成果示范的作用。答:第一,成果示范是在适

10、应性和开发性试验的基础上进行 的,成果质量在创新性、成熟性和效益型、适应和实用性等 方面,经过了验证和改进,加之有严格的技术操作,预期效 果一般情况下优于当地原有的使用技术。由于示范点设在拟 推广区的生态、生产环境中,又是农业生产者亲自操作完成 的,效仿者不仅可以看到最终成果的优越性,通过参观、交 流还可以了解到示范技术的基本操作过程,便于分析判断成 功的把握性,采纳的欲望容易被激发。第二,在我国的农业 发展阶段,生产者的科技素质偏低,分析判断新事物的能力 较差,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思维定势的影响,不愿意接受 一些抽象空洞的说教式技术传授。成果示范避免了一般技术 传授的欠缺,示范过程可使效仿者

11、充分使用视觉、听觉、触 觉等所有感觉去考察认识新事物,并进行自己分析、判断。9. 简述农业推广语言运用的原则。答:朴实通俗原则;深入浅出原则;科学规范原则; 事实教育原则。10. 简述农业推广工作评价的原则。答:综合效益原则;实事求是原则;资料可比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11. 农业创新的扩散方式有哪些?答:传习式扩散;接力式扩散;波浪式扩散;跳跃 式扩散。12. 农业推广语言的特点是什么? 答:易懂易记,简单明了;实用实效,可行易行;生 动形象,朴实无华。13. 何为农业创新的采用?创新采用者共分几种? 答: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是一个过程,是指农民从获得农 业创新信息到最终采用的心理、行为变化

12、的过程。农业创新 的过程:认识阶段;兴趣阶段;评价阶段;试用阶段;采用阶段。农业创新采用者分为先驱者、 早期采用者、 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五种类型。14. 为什么农业推广人员要高度重视在职培训? 答:通过在职培训,一方面可以重新温习过去学过的知识, 结合工作实践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补充新的知 识内容,以适应当前和当地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要,解决在 即通过自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培训,农业推 广人员才能不断跟上时代的步伐。15. 什么是方法示范,如何做好方法示范? 答:方法示范是指推广人员利用适宜规格的植物、动物、农 机具或其他实物做直观教具,将某些仅通过语言、文字和图

13、像表达显得困难,传授效果极差的操作性技能,通过实际操 作演示与语言传授相结合的方法传授给农民,并现场指导他 们亲自操作,直至掌握其技能要领的推广教学方法。基本要求:短时准确;操作为主讲解为辅;农民亲自 操作。16. 选择农业推广项目的原则是什么? 答:项目的先进性:创新、经济合理性、适应性广;项 目的成熟性;项目的适用性;项目产品的需求性;项 目的技术要求和农民的接受能力的一致性;项目要符合农 民的利益;项目要充分考虑国家经济计划和技术政策的需 要。17. 农业推广评价中,收集评价资料的方法有哪些?答:访问法;直接观察法;问卷调查法;重点调查 法;典型调查法;抽样调查法。18. 简述可行性报告

14、的用途和作用。答: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准备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是为 了从技术、组织管理、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实施力量等 各个方面论证整个推广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19. 简述农业创新 S 型扩散曲线是如何形成(成因) 答:农业创新扩散之所以呈现 S 型曲线,是由于一项农业创 新在刚开始推广时,多数人对它不太熟悉,很少有人愿意承 担风险,所以一开始扩散的比较慢,采用的数量也不多;当 铜鼓哟试验示范后,看到试验效果,感到比较满意后,采用 的人数会逐渐增多,使扩散速度加快,扩散的斜率会逐渐增 大;当采用者数量达到一定数量后, 由于新的创新成果出现, 旧成果逐渐被新成果替代,扩散的斜率逐渐变小,曲线

15、也缓 慢平缓,直到维持在一定水平不再增加。这样就形成了 线。20. 简述农业推广的基本原则答:因地制宜原则;试验示范原则;教育培训原则;合作推广原则;配套服务原则;综合效益原则。21. 简述按农民需要进行推广,推广机构和人员应注意的问题。答:( 1)应深入了解农业的实际需要,启发诱导、挖掘农 民需要;尊重农民的客观需要;辨别合理与不合理、合法与 不合法的需要;分析满足需要的可能性、可行性,尽可能满 足农民合理可行的需要。( 2)分析农民需要的层次性。根据需要层次理论,推广人 员应该对不同地区和不同个体制定不同的推广目标,满足不 同地区、不同农民的不同需要。( 3)分析农民需要的主导性。所谓需要的主导性就是在众 多需求中,某种需要在一定时期内起主导作用他是关键的需 要,只要一经满足,就会起较大的效果。22. 简述农业推广人员的职业道德答:热爱本职,服务农民;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勇 于探索,求知创新;尊重科学,实事求是;谦虚真诚, 合作共事。23. 简述集体指导法的特点。答:指导范围较大,推广效率高;双向交流信息,信息 反馈及时;利于开展讨论,达成一致意见;注重整体效应,个人难以满足。24. 简述农业推广有哪些具体方法。答:大众传播法集体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