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常识及阅读指导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8172704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常识及阅读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议论文常识及阅读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议论文常识及阅读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议论文常识及阅读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议论文常识及阅读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议论文常识及阅读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常识及阅读指导(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议论文阅读指导议论文常识及阅读指导一、议论文的定义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准确或错误,树立或否认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二、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论证是使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2、一)论点:作者的主张、看法、观点。(准确、鲜明)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1、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2、位置:准确分析、归纳论点的关键在于注重论点的位置:标题;标题有时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这样的标题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完整的表述。如:大力弘扬奋斗精神开头;有的文章开头旗帜鲜明地提出论点,或者引相关材料提出论点,或者归纳事例、名言提出论点。要注意文中的提示语对论点的暗示作用。结尾;有的文章先提出分论点,层层论述,到结尾再归纳出中心论点。假如一篇文章开头局部有明确说明观点的语句,文末又有相同或相近的语句,以开头为论点。文中(论述过程中):有的文章论点的提出

3、往往有一个过程,需要经过一番论述。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此外,还有的中心论点隐含在论证中,需要归纳概括:A、抓住中心词;B、使用陈述句式(有些递进式结构的议论文,往往在结论处以反问句作结,应将反问句变为陈述句才可作为论点),不用代词、比喻句;C、论点表述明确、全面;D、语言简洁,文意通顺,不可华而不实。3、要注意区分: (1)论题与论点:论题是作者论述的对象和范围;论点则以论题为前提,是作者对论题所持的看法,它应该是明确的判断,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论点不能是疑问句,不能只有一个短语,不能使用比喻。(2)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设置分论点,是为了对中心论点起证明或补充

4、作用。(二)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真实可信) 、论据的种类事实论据 包括典型事例、历史事实、和统计数字等。道理论据 某种准确的理论、名言警句、科学原理、定律公式、农谚俗语等。 分析论据的作用 答题方式:、使用了 事实 论据,具体有力地论证了 的论点。、使用了 道理 论据,充分有力地论证了 的观点。根据论点补写论据这是近年来常见的题型,补写的论据要求典型,有代表性,说服力强。(1)补写事实论据:a、要典型;b、要真实;c、要一致; d、要简洁概括。语言表述形式可用类似于概括事实论据的格式: 人物(谁)+故事梗概(怎么做+结果怎么样)。也可模仿原文的事例格式来写。(2)补写道理论据:主要积累以下

5、方面的名言警句:时间、勤奋、毅力、理想、友谊、爱国、品行、成功、幸福、奋斗、知识、学习、书籍、诚实、青春、勤劳俭朴、困难挫折等等。(三)论证方法:是使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1、论证方法的类型: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照论证、比喻论证。2、论证方法的作用:举例论证:就是用典型的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所举的能证明论点的具体事例、概括事实、各种现象、统计数据,及作者对此所做的分析,合为举例论证。(摆事实、事例论证) 答题技巧: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假如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

6、:就是用已知的公认的道理、原则、名言、格言、俗语等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答题技巧: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比照论证:就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者有差异的事物或道理实行比较,在比较中证明论点的方法。比照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答题技巧:使用了比照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通过比喻实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答题技巧: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比作,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三、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首先应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

7、(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开头的内容有:提出中心论点;引出论题。以上两个方面,要具体回答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式,有的通过名人名言、有的通过具体事例、有的通过社会现象、有的通过趣闻笑话等。结尾的内容:深化中心论点,提出 的结论;强化 的中心论点;发出了 的号召或劝勉人们 ;补充论证了 。做这类题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具体化地表述出来。 四、辨析重点字词句,体会语言特色。1、重要句子:指揭示中心论点句、承上启

8、下过渡句。2、理解句子的含义:即将这些句子变成通俗易懂、句意简明、观点鲜明的句子。尤其是有比喻或隐含深意的句子、含感情色彩的句子。3、体会语言特色。主要是严密性,其次是准确性、生动性、概括性。表述形式:、(品析加点词的作用) (词语)在句中表 ,表达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加点词能否删去或换词) (词语)在句中表 ,假如删去或换词就 ,原词表达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五、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议论文的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修辞:比喻,那就是形象生动;排比,增强文章论证的气势;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

9、、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以 论证方法为主。六、文段结构作用。引出下文;总结上文;承上启下。重点是开头段的作用,开头段的作用就是引出中心论点或论题。具体表述形式:开头通过写 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 (或引出 的论题);开头通过引用 的名言,提出中心论点 (或引出 的论题)。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 (或引出 的论题),吸引读者,增强了趣味性。议论文阅读训练(一)谈骨气(吴晗)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 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

10、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个点必须理解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个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很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择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记录

11、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能够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3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12、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很多以前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两千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

13、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在什么地方提出的?2、找出文中用了哪几种论据来证明这个论点的?论据的类型是什么?3、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的三个事实论据。这三个论据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4、本文使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作用分别是什么?5、根据第2段画横线语句的提示,写出孟子论述“大丈夫”气概的这个名句。 , , ,此之谓大丈夫。6、仔细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有骨气的人?7、文章说“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请你为这句话再补充2个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14、(二)现代人需常存敬畏之心近来国内出现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负面影响很大。很多人已从企业责任等方面实行了反思总结。假如从哲学及文化的深度,挖掘其思想病灶,这些事件暴露出现代人敬畏感的缺失。敬畏感是指人类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面前所怀有的一种敬重与畏惧心理。这种心理具有警戒与自省的作用,有助于规范与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敬畏感。儒家有“畏天命”、“畏圣人”、“敬其在己者”等敬天爱人的观点,道家曾通过“道法自然”来强调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敬畏。儒道两家都是基于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谈论敬畏的。只有具备鲜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时时事事都“上对得起先人,下对得起子孙”。如今,在一局部现代人当中,这种敬畏感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正逐步弱化和缺失。比方说,改革开放30年来,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骄奢淫逸、挥霍浪费的现象也逐渐抬头;为了眼前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