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及反思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8139526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及反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优美的儿歌,语言简练,气韵生动,充满儿童情趣,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低年级的儿童接受。诗歌讲的是下雪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在雪地里走过,留下了不同的脚印,好象一幅美丽的图画,青蛙之所以没来参加是因为它在洞里睡大觉(冬眠)。诗歌融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观察、思考。可通过对课文的延伸,发散思维、拓展想象,更多的了解一些动物知识。 学生状况: 学生已经掌握了查、拼、问等自主识字的能力,初步具备了自主选择朗读方式练读,以及个性化的感情朗读的能力。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及创设的情境中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活动;并在学习过

2、程中初步发表个性理解。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以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工具性的和谐统一为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已有知识水平,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着眼于调动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的地愉快地接受知识,锻炼语言、获得综合素质发展。 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并且认识2个偏旁“虫、目”。(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子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特点。(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重点与难点:重点:识字,写字,背诵课文;难点:通过读课

3、文学到常识。教学准备:1、小鸡、小鸭、小狗、小马4种动物及其脚印的图片;竹叶、枫叶、月牙、梅花的图片。雪景图2、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引入文本。孩子们,知道大家都喜欢美景,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可都是美丽景色,想不想看啊?(课件出示:多幅雪景图陆续出现。)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啊?(指学生回答,此时想必孩子们都很想到雪地里玩耍)老师和大家的感受是一样的,其实还有许多朋友和大家有一样的感受 ,看他们来了。(播放课文动画flash)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板书课题) 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它们画了什么?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就明白了。【设计意图:创设情境,

4、课件出示美丽的雪景图,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将学生引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雪的世界。小动物朋友的出现又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们参与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自主识字。1、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把书里的生字在课文中圈出来,再读两遍。一要读准字音。同学们看看苹果树上的生字宝宝,下面请举手举得最好的小老师带读。(ppt出示生字,指名带读,师及时纠错。)2、今天我们来认识两个新的偏旁(PPT出示 “睡”“蛙”)“睡”字睡觉要闭眼,左边是“目”字旁。“蛙”虫字旁,告诉人们青蛙爱吃小昆虫,右边是两个“土”。跟老师读一读。3、老师想考考你们摘掉这些生字宝宝的帽子是否还认识他们呢?请大家开火车读

5、一次4、小火车开得真不错。现在我们来对这些生字宝宝口头组词。5、同学们的口头组词真棒,我们这些可爱的生字宝宝们也交了一些好朋友,组成了新词。请小朋友们来认识一下。(PPT出示词语)【设计意图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利用多种形式有效地对生字词进行巩固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理解文章内容,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三、创设情境,品读课文,理解内容。1、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句“下雪啦,下雪啦!”如果小朋友甜甜地睡了一夜,第二天早晨打开门一看,我们这里也下雪了,这时你一定会高兴地叫起来喊爸爸妈妈来看,你会怎么喊呀?”请同学们一起怀着看到雪的兴奋心情读这句话。生齐读。【设计意图

6、: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联系生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融入自己的独特体验,感受更加深刻。同时,多媒体出示的雪景图,大学纷纷扬扬地下着,雪花一片片从天空中飘落下来,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使学生有更为直观的感受。优美的画面配上轻柔舒缓的背景音乐为学生感受下文创设了情境,迅速拉近了学生与冬天的距离,更好地将其带入课文学习。】2、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二句“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1)指名读课文第二句话。(2)指导学生拿出笔,一边听老师读,一边画出文中的小画家的名字。(师配乐朗读课文)(3)学生找出小画家的名字,教师相机出示相应动物的图片。(4)解疑释疑,重点理解“一群”。A、课文中哪个词语说明来了很多小动物

7、?(一群)B、你们看!(师将小鸡的图片贴在黑板上)一个能叫“一群”吗?那两个呢?(师将小鸭的图片贴在小鸡的旁边)。那赶紧让小狗和小马都过来吧!(师将小动物们都贴在一起)这样才叫“一群”。(师出示“一群小画家”的卡片,生齐读)记住了,只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我们才能称他们是“一群”。C、拓展词汇,丰富语言积累。生活中我们还能说一群什么?【设计意图: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始终是低年级学生的一个学习重点,也是难点,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此处我通过贴图演示,将抽象的词语化为具体形象的小动物,化文字为图形,突破难点,让学生更易理解、接受。同时扩展其词汇积累,锻炼其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5)齐读第1、2句。(

8、同时指导朗读,读出高兴的语气。)3、学习课文第三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1)指导学生找出小画家都画了什么,读出相关语句。(2)为什么说“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呢?A、(出示小鸡的脚印和竹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B、小鸡的脚印像什么?(竹叶)句式训练:因为小鸡的脚印像竹叶,所以说小鸡画竹叶。C、教师依次出示“小狗的脚印”和“梅花”,“小鸭的脚印”和“枫叶”,“小马的脚印”和“月牙”的图片。让学生仿照例子用“因为像,所以说”的格式练习说话。(强调说一句完整的话)D、巩固练习,教师出示“填一填、练一练、贴一贴”。(学生自主合作完成练习)【设

9、计意图:通过利用直观的画面间的比较,使学生对句子中包含的比喻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且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及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说完整的句子。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真正把握四种动物的爪子的不同形状,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4、学习课文第四句“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1)指导学生找出文中小画家作画的相关语句。(2)原来这些画就是小动物们用脚踩出来的小脚印。(多媒体出示小画家作画的过程在雪地中踩出小脚印)(3)激发想象,拓展思维。引导学生说出想对小画家说的话。(4)指导朗读第3、4句,读出轻松、高兴、自豪的语气。【设计意图:以多媒体动画的方式展示小画家们作画的全过程,生动、形象,将学生的注意力

10、完全吸引到文本中,寓教于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5、出示课文第五、六句“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1)在雪地里画画可真有趣!可是有一个小伙伴却没有来,它是谁?(2)青蛙为什么没来,他在哪儿呢?(出示青蛙冬眠的图片)(3)教师解疑冬眠。一些像小青蛙这样的冷血动物到冬天来临时,为了保持自己的体温,就待在洞里不吃不喝,第二年春天才出来,这种现象就叫冬眠。(4)指名读课文最后两句。(5)指导朗读。嘘!(教师做一个表示小声点的动作)你们这么大声不是要把小青蛙吵醒啦!再读一读!(学生的声音变得轻轻地)(6)你还知道哪些冬眠的小动物吗?(课外拓展,生自由交流后教师

11、再出示其他动物图片)【设计意图:在一问一答中明白青蛙冬眠的常识,将文本的学习与朗读问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并且在指导朗读中,不直接给学生以朗读技巧上的指导,而是一个动作启发学生思考,将朗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效果更加明显。】四、指导朗读,回顾全文。雪地里的小画家玩得多快乐!他们给这美丽的雪地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让我们赶紧去雪地里找他们吧!(师用多媒体出示课文,生齐读课文。)五、课堂总结,课外拓展。 雪地里因为有了这群小画家热闹极了!知道吗?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他们走后,雪地里又来了许多小动物,他们又画下了什么呢?课后自己去找一找答案吧!(PPT出示拓展题)伴着音乐结束我

12、们本堂课的学习。【设计意图: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不但要走进课文,还要从课文中走出来,不仅使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也沟通语文与生活,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是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小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做法。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迸发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本课时,我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其参与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凭借多媒体辅助手

13、段让学生观赏北方的雪景,一幅幅美丽的雪景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不时 “哇!哇!”地惊叫起来。学生参与的激情被激发了。二、层层递进,让学生逐步突破难点。本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在此,我首先把课文的生字放在直观形象的苹果树上,激发学生的认识生字的兴趣。让学生读准字音,然后去拼音开火车读生字,最后让学生口头组词,巩固生字。其次,要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对于这一点呢,我是通过以下几步来完成的。1、是让学生在不是很熟悉课文的情况下,看课件上的下雪图,找找小画家把画画在哪了。这一步设计的意图主要是让学生

14、先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感受一下雪地这样一个环境。2、是让学生通过自读,四人小小组合作读等形式找到“谁是雪地里的小画家”?3、在此基础上我出示了这几种小动物及它们的脚印,让学生连线。这样层层递进,学生就能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这一难点。三、注重课内外相结合。在课外延伸环节中,我让学生看着下雪的画面,想想雪地里还会来哪些新的小画家,他们会画什么?同时这一步也是为了引出青蛙。让学生明白青蛙是冬眠的动物,所以它没有参加雪地里的画画。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不会来参加。学生参与的热情也很高,他们努力从脑中搜索着生活经验。有的说:“我知道乌龟不会来参加,因为乌龟也要冬眠的。”等。合理开发课外学习资源,也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这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总而言之,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状态,让学生在喜悦中探索,使教学发挥出最高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