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库套卷18(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8061493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库套卷18(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库套卷18(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库套卷18(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库套卷18(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库套卷18(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库套卷18(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库套卷18(含答案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库(含答案解析)1. 问答题:简述总结性评价的功能。答案: 本题解析:(1)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2)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3)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起点。(4)预言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成功的可能性。(5)为制订新的教学目标提供依据。2. 问答题:小学生注意发展的一般特点有哪些?答案: 本题解析:1、有意注意仍在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作用2、注意的范围仍然有限3、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4、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较差#jinkaodian3. 问答题:简述成败归因理论。答案: 本题解析:(1)美国心理学家维纳

2、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2)同时又把成败原因主要归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3)归因理论是从结果来阐述行为动机的。其作用表现在: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4)在教学中,运用归因理论了解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会产生一定的作用。4. 问答题:在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节课上,特别指出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且这种

3、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1)如何指导高年级小学生学习该知识,拟定教学目标。(2)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针对重点、难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答案: 本题解析:(1)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挖掘、拓展学生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发现”,使他们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方面得到发展。同时,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带着问题研究平行四边形,通过制作、猜想、验证进行本堂课的教学。在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使学生自觉地进行知识迁移,进而对与旧知识密切相关的新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使学生在体会数学魅力的同时发展智慧。教学目标:理

4、解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动手操作、空间想象等能力。通过观察、对比、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在探究中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掌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习方法。感受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究中体验学习的乐趣。(2)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是个难点,针对这一难点设计如下活动:首先拿一个长方形木框,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引导学生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 拉成了什么图形 什么没有变 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动手,把准备好的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并测量两组对边是否还平行。然后,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

5、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最后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学生能举出实际例子。这样的设计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不仅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过程,而且还让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5. 问答题:简述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有意注意的策略。答案: 本题解析:【知识点】保持有意注意的策略(1)明确活动的目的、任务。(2)激发间接兴趣。(3)组织有关活动。(4)用意志力排除各种干扰。6. 问答题:某小学四(3)班语文老师要求学生用“如果就只能”的句式来谈谈自己的理

6、想。学生甲:“我妈妈常对我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只能去当清洁工”。学生乙:“我爸爸常教育我,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只能像我一样去打工”。学生丙:“老师经常告诉我们”全班绝大多数学生的理想都是“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像电脑里设置的固定答案一样。 问题: (1)你如何看待“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成为绝大多数学生唯一理想的现象?(10分) (2)针对这一现象,应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理想教育?(10分) 答案: 本题解析:(1)理想教育是对德育内容的高度概括, 是学校大力提倡的、希望学生去追求的最高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境界。如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

7、、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 舍己为人,等等。材料中大部分小学生的理想都是“好好学习,考上大学”,这种理想显然是片面的、狭隘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多种的: 社会环境。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认为体力劳动者的地位低于脑力劳动者,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有一个体面的工作,所以造成人们对教育期待认识的偏差。 学校教育影响。在传统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分数成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取得好成绩成为学生和家长所追求的唯一目标。 家庭影响。家长对教育的认识,会直接影响孩子对教育的认识,家长错误的教育观,会使孩子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理想总是指向未来,对人的行动有导向和驱动作用,如果缺乏理想或者有不正确的理想观念,就会使

8、人缺乏动力,迷失方向。(2)第一,对小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要有层次性。只有有实现可能性的理想才是科学的理想,只有符合历史规律、具有现实根据的理想才是有实现可能性的理想。理想教育要符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才更容易被广大小学生及其家长所接受,并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要坚持正面的灌输。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正面的灌输更为重要。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告诉学生不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使学生有所遵循。要善于疏导,切忌硬堵。同时,理想教育还要同德育的其他内容如爱国主义教育、品德教育、时事政策教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相得益彰。第三,理想教育要渗透到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等学校的一切

9、领域和家庭教育中去。除了正面的、有意义的理想教育之外,还要有大量“无形”的、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有潜移默化之效的教育方式,如在各学科的教学、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讨论、参观、访问兴趣小组、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中,都要重视理想教育内容的渗透。 第四,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给小学生以熏陶和影响。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讲“理想”,而自己在日常工作、生活、言谈举止中却是另外一个标准,那么,理想教育便毫无意义。一个对工作、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教师,他的言行、他的形象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的生动教材,家长也是同样。7. 问答题:简述小学生审美心理发展的特点。答案: 本题解析:(1)小学生接纳审美形态的范

10、围开始扩大;(2)小学生有了相当稳定的审美偏爱;(3)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具体的美与丑的审美评价标准;(4)小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还在持续地发展,审美感知的敏感性在提高;(5)小学生有明显的接纳和理解艺术形态和艺术风格的困难,而且在审美评价活动中正处在主要采用非艺术审美标准时期,小学生还不能用艺术的眼光接纳和理解艺术品。8. 问答题: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答案: 本题解析:(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心理恐惧;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给

11、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9. 问答题: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案: 本题解析:(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3)教育因素;(4)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10. 问答题: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和时间赛跑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那哀痛的日子持续了很久,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他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

12、永远不会回来了。“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呢?”我问。“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爸爸说。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这个谜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让我感到可怕,比“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在庭院里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我看到鸟儿飞到天空,它们飞得多

13、快呀。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问题1简答题问题(一):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及给我们的启示。问题2简答题问题(二):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答案: 本题解析:问题(一):本文中的“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爸爸妈妈为早日结束“我”的哀痛,告诉“我”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课文给我们以深深的启示: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14、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你就可以成功。问题(二):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感受时间播放“滴答”的钟表声。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感觉到了什么?2.谈话导入台湾作家林清玄,不仅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宝贵,而且他还能和时间赛跑。下面,我们学习第13课一一和时间赛跑。3.质疑激趣看到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二、整体感知,朗读感悟1.整体感知学生朗读全文,要求正确、流利。教师指导难读的语句。如:“他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2.默读思考学生默读,圈点勾画,思考品味。说说读懂了什么或哪里读不懂。3.朗读感悟(1)“爸爸”和“我”对时间的理解。以第5自然段为切入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感悟理解时间“一去不回、过得飞快”,明白和时间赛跑的原因。(2)指导朗读。通过具体事例知道和时间赛跑就是“珍惜时间”,懂得怎样和时间赛跑。(3)一分钟实验,体会珍惜时间的意义。感悟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用换词法理解“假若”。4.归纳小结照应开头,解决学生看到课题时的质疑。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说话,获得珍惜时间的启示。“虽然但是,假若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