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习题与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58045737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法习题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国际法习题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国际法习题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国际法习题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国际法习题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法习题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法习题与答案(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法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导论1,关于国际法与国法的关系以及国际法的特点,不正确的选项有哪些A.国际法与国法同处于一个法律体系中,国法优于国际法B.国际法与国法同处于一个法律体系中,国际法优于国法C.国际法与国法分处于两个独立的法律体系,国法必须执行国际法义务D.国际法与国法分处于两个独立的法律体系,不会相互影响答案:ABD【解析】国际法的特点.国际法与国法在主体,调整对象,法律渊源,效力的根据,执行方式等很多方面都是不同的,二者是两个彼此独立的法律体系,不存在谁优先的问题.但是两者之间还有着密切的联系.这首先表现在一国的国法必须执行该国负担的有效的国际法义务方面.其次,两者的联系还表现在它们

2、的相互影响上:国际法的许多规则源于国法,如政治犯不引渡,庇护等;国法也因为新的国际法规则的出现而形成了新的法律,如国际海洋法中的领海无害通过制度就大大影响了沿海国国法的规定.因此答案是ABD.2,国际法是一个特殊的法律体系,它的强制力是通过来实现的.A.国家单独采取强制措施B.国家集体采取强制措施C.国际法院采取强制措施D.国际警察采取强制措施答案:AB【解析】国际法的法律性.国际法的强制力是通过国家采取单独或者集体措施来保障的.3,司法判例和权威最高公法学家的学说可以作为确定法律原则的辅助资料的原因是以下哪些选项A.它是*些规则存在的证据B.它是国际惯例存在的法律证据C.它的法理具有权威影响

3、D.它是确认法律原则的补充资料答案ABCD【解析】国际法的渊源.司法判例国际司法判例和国司法判例和各国权威国际法学家的学说,它们本身不是国际法的渊源,只是证明和确认国际法原则存在的辅助方法或资料.在国际法渊源的体系中,其地位在一般法律原则之下.各国权威国际法学家的学说和著作概括说明了国际法的大量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可以为这些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存在提供证据.因此A正确.司法判决仅对案件本身具有拘束力,本身不是国际法的渊源,但是已反映了有关的国际习惯法原则和规则,起到作为习惯规则存在的证据的作用.司法裁决中所阐述的法理具有权威影响,同样可以作为法律原则的辅助资料.因此BC正确.4,甲乙两国于

4、1996年签订投资保护条约,该条约至今有效.2004年甲国政府依本国立法机构于2003年通过的一项法律,取消了乙国公民在甲国的*些投资优惠,而这些优惠恰恰是甲国按照前述条约应给予乙国公民的.针对甲国的上述作法,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以下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A.甲国立法机构无权通过与上述条约不一致的立法B.甲国政府的上述做法,将会引起其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C.甲国政府的上述做法如果是严格依据其国法作出的,则甲国不承当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D.甲国如果是三权分立的国家,则甲国政府的上述行为是否引起国家责任在国际法上尚无定论答案B【解析】国际法与国法的关系.该题从国际法层面考国际法与国法的关系.国立法不能改

5、变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国家不得以其国法规定来对抗其承当的国际义务;国家不得以国法规定作为违背国际义务的理由来逃避其国际责任;国际法不干预一国国法的制定,除非该国承当了相关的特殊义务.立法是一个国家的部事务,是一个国家的权力,所以国家可以通过一项与自己签订的国际条约不一致的国立法,但是为此要承当相应的国际责任.所以正确的说法是B.5,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和相关实践,对于国际条约在我国法律制度中的地位,以下哪些判断是错误的A.但凡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条约,都可以在国作为国法直接适用B.在民法涉及的围,我国为当事国的条约规定与国法的规定不同时,适用条约的规定,但我国缔结该条约时做出保存的条款除外C.我国作

6、为当事国的任何条约的规定,假设与国法的规定冲突时,在国法院都直接并优先适用这些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我国缔结该条约时做出保存的条款除外D.在民法涉及的围,在国际上所有已生效的民商事方面的国际条约的规定,如与我国国法的规定冲突时,都优先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ACD【解析】国际法在中国的适用.此题考核国际条约在中国的适用.关于国际条约在我国的适用,从国立法实践来看,条约的直接适用,条约与相关国法并行适用,条约须经国立法转化才能适用等情况都存在.因此A项中的说法错误.B项的说法反映了我国的实践.一般认为,在民商事围,我国缔结的条约与国法有不同规定的局部,可以在国直接适用,但我国缔结该条约时做出保存的条款除外

7、.民商事围以外的条约,能否在国直接适用,需要根据与该条约相关的法律规定,结合条约本身的情况才能确定.C项没有区分条约的围,笼统的说"任何条约",不正确.关于D项,对于那些我国没有成为当事国的条约,是谈不上在我国国适用的.6,国际法根本原则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各国公认,它表达在:A.各国缔结的多边或双边条约中B.大国是否将其作为法律承受下来C.第三世界国家是否认可D.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是否认可答案A【解析】国际法根本原则.国际法根本原则包括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不干预政原则;不使用威胁或武力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民族平等和自决原则.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7,从国际法角度看,

8、是国际法的根底A.核不扩散原则B.根本人权原则C.国籍管辖权原则D.国家主权原则答案:D【解析】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是现代国际法根本原则体系中的最重要原则.8,甲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其以下行为中,哪些属于国际法上的国家政围,外国不得进展干预A.甲国决定废除君主立宪制,改用制作为其根本政治制度B.为解决该国存在的种族间的冲突,甲国通过立法决定建立种族隔离区C.甲国决定邀请*个外国领导人来访D.甲因决定申请参加*个政府间的国际组织答案:ACD【解析】不干预政原则.对该原则的把握要特别注意关于"政"的概念,政一般以领土为根底,但政不是一个地理概念.政的围不与领

9、土围完全相对应.即发生在一国领土的事项并不一定都属于政的畴,反之,也有在领土外从事一国政的情况存在.依据两个标准对*一事项是否属于政进展判断:1该事项在本质上是否属于国管辖的事项;2该事项中的行为是否违背了已确立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此题中,A项是一国自主选择确定国家政体形式的行为,C项,D项是一国自主决定对外交往的行为,因而都属于国家政的围.9,在国际法上,不使用威胁或武力原则互不侵犯原则说明:A.制止侵略战争B.在任何情况下制止使用武力C.制止一切战争D.制止不宣而战答案:A【解析】不使用威胁或武力原则.互不侵犯原则即国家在其相互关系上不得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它制止一切形式的侵略战争.但

10、是依联合国宪章的规定采取的集体强制措施,单独或集体的自卫,为争取民族自决和独立而进展的武装斗争是允许的.因此A正确.D项中宣战并不是战争开场的必要条件.不使用威胁或武力原则.应掌握该原则的以下例外:依联合国宪章的规定采取的集体强制措施,单独或集体的自卫,为争取民族自决和独立而进展的武装斗争.10,关于国际法主体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国际法的主体只有国家B.国家,国际组织是国际法的根本主体C.个人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成为国际法的主体D.国家是国际法的根本主体答案:D【解析】国际法主体的围.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根本主体.也被称为是国际法的原始和完全的主体,但不是唯一的主体.国际组织作为国际法主体的国际

11、组织主要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国际组织作为国际法的主体是派生性的,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由成员国通过作为国际组织章程的国家协定赋予和限定的.它享有权利和承当义务的能力只能在此限度之.其他主体.*些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组织或民族解放运动也是国际法的主体.但是这两种主体都是有限的,或有条件的和不完全的国际法主体.11,1990年8月甲国武装入侵并占领了乙国,引发了乙国及其他国家采取集体自卫行动,爆发了战争,给甲国带来了巨大伤害.以下说法中哪一个不正确A.乙国的自卫行为是针对甲国不当行为而采用的,针对的主体正确.B.乙取的对抗行为是国际法所允许的合法行为.C.乙国的行动完全是为了打击侵略者,是自卫战争.

12、D.乙国对甲国的还击可以无限制地进展,直至推翻甲国的现政府或占领甲国为止.答案:D【解析】国家的根本权利包括:独立权,平等权,自保权,管辖权.自卫权是指当国家遭到外国的武力攻击时,有权进展单独或集体的自卫的权利.但国家行使自卫权应以遭到外国武力攻击为条件,不能以自卫为名,行干预他国政之实.所以该题中的D说法是不对的,应当被选.12,甲国人袁*,屡次在公海对乙国商船从事海盗活动,造成多人死亡.现袁*氏逃匿于丁国.如果甲乙两国间没有任何司法协助方面的多边或双边协议,根据国际法中有关规则,以下哪项判断是正确的A.甲国可以向丁国请求引渡袁*B.因为袁*从事的是海盗行为,乙国可以依据普遍管辖权原则到丁国

13、将其缉拿归案C.丁国有权拿捕詹氏并单独对其进展审判D.根据属人管辖权,甲国可以派出警察到丁国缉拿袁*归案答案:AC【解析】因为属地管辖权具有优越权,则甲国和乙国都不能根据属人管辖权原则或普遍管辖权原则直接到丁国对袁*实施逮捕,可以通过引渡对袁*进展管辖.丁国根据属地管辖权可以直接对袁*进展审判.故AC是正确的.13,?刑法?第6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国或者公民的犯罪可以适用本法"这在管辖权方面属于:A.领域管辖B.保护性管辖 C.普遍管辖D.属人优越权答案:B【解析】保护性管辖权行使的条件是:外国人在领土外的行为所侵害的是该国或其公民的重大利益;构成该国

14、刑法规定之罪行或规定应处一定刑罚以上的罪行;该行为根据行为地的法律同样构成应处刑罚的罪行.保护性管辖权行使的方式是:行为人进入该受害国境被依法拒捕和管辖;对行为人的引渡.14,甲国政府与乙国"绿宝"公司在乙国订立了一项环保开发合同,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纠纷."绿宝"公司以甲国政府没有及时按照合同支付有关款项为由诉至乙国法院,甲国政府派代表向法院阐述了甲国一贯坚持的绝对豁免主义立场.如果乙国是采取相对豁免主义的国家,根据目前的国际法规则和实践,以下哪些表述是正确的03年多项选择,卷一57题A.甲国政府订立上述合同行为本身,是一种商业活动,已构成对其国家豁免权

15、的放弃,乙国法院可以管辖B.甲国政府派代表向法院作出说明,这一事实不意味着甲国已放弃在此诉讼中的国家豁免权C.即使甲国在其他案件上曾经承受过乙国法院的管辖,也不能意味着,乙国法院在此案中当然地可以管辖D.乙国法院作出缺席判决后,甲国要求乙国宣布该判决无效.甲国这一行为说明,甲国此前已承受了乙国法院的管辖答案:BC【解析】国家主权豁免.关于放弃要注意以下几点:1豁免的放弃可以分为明示放弃和默示放弃两种形式:前者是指国家和其授权的代表通过条约,合同或声明,表达就*种行为或事项上豁免的放弃.后者是国家作为原告在外国法院提起诉讼,正式出庭应诉,提起反诉,或作为诉讼利害关系人介入特定诉讼等.2国家在外国领土围从事商业行为本身不意味着对豁免的放弃.3国家或其授权的代表为主或重申国家的豁免权,出庭阐述立场或作证,或要求法院宣布判决或裁决无效,都不构成豁免的默示放弃.4国家对于管辖豁免的放弃,不等于对执行豁免的放弃.5国家的放弃是就一个具体案件而作出,在一个案件中的放弃不等于一个国家永久的立场.6国家要求一个国家宣布*一判决无效的行为,不说明该国已承受其法院的管辖.故BC是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