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与滑轮组练习题含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7998925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轮与滑轮组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滑轮与滑轮组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滑轮与滑轮组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滑轮与滑轮组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滑轮与滑轮组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滑轮与滑轮组练习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轮与滑轮组练习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滑轮及滑轮组综合练习题含答案1旗杆顶上装有滑轮,升旗时可以省力。 2滑轮是变形的杠杆,所以使用滑轮不一定省力。 3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也能省一半距离。 4使用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多只能省一半力。 5又省力又省距离的滑轮是没有的。 1图1中A是_滑轮。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举高,用力的方向应向_选填“上、“下。如果A重2牛,要提起50牛的物体,至少要用_牛的拉力。假设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_米。2如图2所示,重物G重40牛,假设不计摩擦,匀速提起重物所用拉力为22牛,那么动滑轮的重力是_牛,钩子1受到绳子的拉力为_牛,钩子2受到重物G的拉力为_牛。3如图3所示

2、,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拉力F为2牛,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4如图7所示,使用动滑轮提起重物G时,拉力F=_G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假设用斜向上的力拉绳子,所需拉力F_F选填“、“或“。5如图8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滑轮重和摩擦,那么F1_G,F2=_G。6.以下图中,甲物体重6N,乙物体重10N,弹簧测力计及摩擦均不计,那么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N,物体乙所受的合力为_N。7如图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的一样重物,在A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_,F1=_,F1=_,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和摩擦。F1F2F3M1BM2B8. 如下图,绳子与滑轮重不计,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果M1

3、=5kg,那么M2应等于_ kg。1、工人们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他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C 2、使用如下图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装置是( C )3、用图5所示的四种机械提起同一重物,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D )4、同一物体沿一样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以下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不记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拟它们的大小,那么B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5、如下图,吊篮的重力为400N,动滑轮重力为50N,定滑轮重力为40N,

4、人的重力为600N,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需用力(C)A218NB220N C210N D236N6、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在不计滑轮重及绳子摩擦的情况下,G1G2为:( C )A、12 ; B、11 ; C、21 ;D、31.7、使用定滑轮提升重物,当分别在A方向、B方向和C方向拉重物时( D )A.A方向拉力最小; B.B方向拉力最小;C.C方向拉力最小; D.三个方向拉力都一样.2使用滑轮组可以 ( )A省力又省距离B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C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D费了力但可以省距离3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装置,A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40牛不考虑绳与滑轮的摩擦。要使A向右匀速

5、滑动,拉力F甲与F乙的大小分别为( )A40牛,20牛 B20牛,40牛C40牛,40牛 D20牛,20牛4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重600牛的物体,最小的拉力是不计动滑轮重力及摩擦( )A600牛 B300牛C200牛 D100牛5如图9所示,不计滑轮重与摩擦,物体A质量为2千克,物体B质量为5千克,体积为103厘米3。先用手握住A,待放手后( )A物体B将沉到杯底B物体B将停留在水面下任何地方C物体B将离开水面上升D物体B最后浮在水面上6.如下图,用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1、F2、F3,比拟它们的大小应是 A、F1F2F3

6、 B、F1F2F3 C、F2F1F3 D、F2F1F3F1F2F37如下图装置中,假设拉力F=4N,那么甲、乙两弹簧的读数分别为( )A8N,8N B.12N,8N C8N,12N D12N,12N8有一滑轮组由三根绳子与动滑轮连接,动滑轮重20N,提起物体重70N,不计绳重和摩擦,那么使重物匀速上升时所用的拉力( ) A90N B50N C270N D30N9如下图,G1=20N,台秤示数8N,不计滑轮重,物体G2重( )A2N B18NC28N D20N 10如下图,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如果物体的重力为Gl和G2,那么G1与G2的关系是( )AG1=G2BG1=2G2CG

7、1=G2D无法判断答案:一 1. 2。 3. 4 5. 二 1.动 上 26 4 2.4 22 40 3.4N 4.1/2 =5.1/5 1/4 6.6 0 7.G 1/2G 1/3G 8. 10 三 1.D 2.C 3.A 4.C 5.B 6.D 7.B 8.D9.B 10.B 四。略 五20N1.如下图,某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矿井中重800N的物体A,当他所用的拉力F=500N时,物体A在10s匀速提升2m。假设不计摩擦和绳重,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5% B.动滑轮的重力为200NC.拉力所做的额外功是1000J D.拉力的功率为200WA.前、后两次滑轮组的机械效

8、率一样 B.后一次绳端拉力做的功为1380JC.动滑轮受到的重力是40N D.前一次绳端拉力的功率是144W3.如下图物体A 重180N,动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不计。人对动滑轮的拉力为F,在F的作用下,物体A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2m。那么以下说确的是 A.拉力F做的功为400 J B.动滑轮对物体做的功为720 J C.拉力F的功率为20W D.拉力F的大小为90N4.小林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第一次用滑轮组提升重10N的物体时,机械效率是1,第二次用完全一样的滑轮组提升重20N的物体时,机械效率是2;第三次用完全一样的滑轮组提升重10N的物体,物体在上升过程中受到恒定的阻力是10N

9、,此时机械效率是3。不计绳和轮之间的摩擦那么 A. 213 B. 1P乙 B.P甲P、乙 C.W甲W乙 甲乙 D. W甲=W乙 甲乙7.如下图,小民利用滑轮组先后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物体A和物体B。当提升物体A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小民对地面的压力为F1;当提升物体B时,小民对地面的压力为F2 。小民的质量为65kg,物体A的质量为90kg,物体B的质量为50kg。假设在拉绳子的过程中,小民对绳子的拉力与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在同一直线上,不计绳重和摩擦。那么F1:F2=。8.小军利用滑轮组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物体,如图10所示,第一次提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小军对地面的压力为F

10、1;第二次提升时,将物体完全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匀速提升,小军对地面的压力为F2,F1:F2=1:4,小军的质量为70kg,提升的物体质量为90 kg,假设在拉绳子的过程中,小军对绳子的拉力与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在同一直线上,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那么第二次浸没在液体中匀速提升时,液体对物体的浮力大小是N。9.如下图不计绳重与摩擦,且动滑轮重G动小于物重G,用它们分别将物重一样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一样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F乙,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甲、乙。那么以下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A. F甲F乙 C. 甲乙 D. 甲=乙10.工人用如下图滑轮组将矿井中的物体A和物体B先

11、后匀速提升上来。动滑轮重50N,物体A和物体B所受重力之比为2:1,提升物体A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75% 。假设用此滑轮组提升物体B时,在10s物体B上升5m,那么提升物体B时,拉力的功率为W。11.如下图的滑轮组拉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拉力F=3N,物体A的速度v=0.2m/s,忽略滑轮重、绳重和轴摩擦。以下说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合力不为零 B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9NC竖直墙受到的拉力为9N D拉力F每秒钟做功为1.8J12.如下图,重40N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所受的滑动摩擦阻力是物重的0.2倍,物体A在2s前进了0.2m。假设

12、不计滑轮重、绳重及轴摩擦,拉力F的功率等于W。13.如下图,用力F拉着滑轮,使重20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不计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轴摩擦,那么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水平拉力F的功率是1W B.以滑轮为参照物,物体A是运动的C.物体A前进1m,重力做功200 J D.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5N14.如下图滑轮组不计绳重和滑轮轴摩擦,用力F水平向右拉动绳端,使重物A以0.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的功率为10W,物体A重150N,那么A.拉力F的大小为40N B.拉力F做的功为6J 15.质量是6kg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图所示的装置使物体A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始终保持水平,其示数为2N,不计绳重、弹簧测力计重、绳子的伸长和滑轮组部的摩擦,那么A.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2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