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长中的财务稳健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7998638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成长中的财务稳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成长中的财务稳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成长中的财务稳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成长中的财务稳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成长中的财务稳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成长中的财务稳健高成长中的财务稳健企业如果不顾自身条件通过负债经营盲目铺摊子,规模再大也难 逃被淘汰的命运。企业只有不断地成长,才会充满生机,才能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 经理人梦寐以求的是,使企业短时期内快速成长为大企业。但是在 快速成长的过程中,成功与失败只有一步之遥,其中的关键就在于 能否保持财务稳健。高负债的陷阱从许多高成长企业反映出的问题来看,过度负债可说是一个典型 的通病,也是财务危机的根源。它们的高负债是怎样积累起来的呢?战略需求效应由由于企业的战略布局驱动,或表现为现有业务的 发展,或表现为新业务的开拓,规模和数量的扩张经常明显快于内 涵质量的扩张,在高成长阶段都将出现某种程度的资

2、金短缺。因此, 高成长企业为达到快速扩张的目的,普遍采取负债经营策略。组织放大效应由许多企业在快速扩张中倾向于采取企业集团或控 股公司模式。但这类模式债务放大效应也十分明显:一方面母、子 公司都会从各自立场出发追求数量扩张;另一方面,子公司除保留 原有业务联系和资金融通渠道外,还可能获得母公司再分配的业务 或资金。这一业务和融资放大效应很容易使企业负债过度,最终成 为财务危机的“始作俑者”。财务不透明与内部互相担保由财务不透明、各自为政和内部关联企业间的相互贷款担保是高成长企业常见的问题。这不仅加大了银行对企业财务判断的难度,也给财务监管带来很大困难,从而造成整体负债率不断抬高。中国四大信托投

3、资公司之一的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破产事件就是一个教训。广信下属企业帐外有帐,隐藏债务情况严重,甚至连集团总部都难以摸清家底。清产核资以后,资不抵债额竟高达146.94 亿元人民币。债务、资产的结构性错配由最常见的就是短债长用,短筹长贷。企业将短债用于投资回收期是短债期限若干倍的长期项目投资,导致流动负债大大高于流动资产。金融机构基于高成长企业的前景,往往也采取短筹长贷方式,支持企业搞长期投资,从而加大了企业的资金风险,一旦银行日后收紧银根,企业将会进退两难。其它常见结构性错配还包括负债到期过分集中的结构与现金流量错位,长、短期负债结构比例失调,贷款的 银行结构单一,资产和负债币种结构不合理等。

4、以上几方面是环环相扣的。高成长战略造成资金短缺,企业就不可避免地要负债经营。组织放大效应和内部担保则加剧债务水平,造成负债过度。在过度负债的情况下,企业经营成本和财务压力加大,支付能力日渐脆弱,短债长用则可能使企业潜在支付危机随时爆发。财务危机的诱因经营持续亏损由企业扩张过度,容易因经营管理不善或战略性失误引起亏损。如果企业只是短期亏损,只要亏损额少于折旧,未必导致债务偿付困难,但如果持续亏损,将造成企业净资产数量和质 量不断下降,大大削弱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进而导致企业 不能到期偿还债务。如果亏损严重到资不抵债的地步,也就是狭义上所指的财务失败,将意味着企业偿付能力的丧失,最终很可能走上倒闭、破产的不归路。短期支付不能由这种情况下,企业并非资不抵债,也不一定与经营亏损相关,只是由于资金周转不灵、现金流量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