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连续自动环境监测技术系统与设备重点项目申请指引国家科技部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7997748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连续自动环境监测技术系统与设备重点项目申请指引国家科技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连续自动环境监测技术系统与设备重点项目申请指引国家科技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连续自动环境监测技术系统与设备重点项目申请指引国家科技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连续自动环境监测技术系统与设备重点项目申请指引国家科技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连续自动环境监测技术系统与设备重点项目申请指引国家科技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连续自动环境监测技术系统与设备重点项目申请指引国家科技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连续自动环境监测技术系统与设备重点项目申请指引国家科技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7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连续自动环境监测技术系统与设备”重点项目申请指南一、指南说明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大量环境监测设备依赖进口。本项目从我国环境管理的重大需求出发,瞄准国际环境监测技术前沿,通过关键技术突破与技术集成,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质监测、大气污染监测等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与设备,并进行示范运行,为我国环境监测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此次发布的是本领域“连续自动环境监测技术系统与设备”重点项目申请指南。本重点项目下设4个课题,申请单位可以就各课题分别提出申请。评审过程以课题为单元分别进行,择优确定各课题的承担单位。二、指南内容课题一、饮用水源水质在线监

2、测及预警技术与设备研究目标:针对国家饮用水安全监测的技术需求,研制保障饮用水源水质安全的生物预警技术与在线监测仪器设备,形成样机;研究开发饮用水源及水环境低浓度芳香烃污染快速监测仪,以及藻类、叶绿素原位快速监测传感器。所研发的设备在重点城市饮用水供应中心进行示范运行。研究内容:(1)研究饮用水源水质生物预警技术,研发饮用水源水质在线生物监测仪样机。(2)研究饮用水源及水环境酚类、苯系物等芳香烃化合物在线检测方法和技术,研发水体低浓度多组份芳香烃污染快速监测仪器设备。(3)研究水体浮游植物及其浓度的分类测量技术,研发便携式藻类原位快速监测传感器。(4)研究监测数据采集和传输、信息管理系统及预警技

3、术,在我国重点城市饮用水供应中心进行示范运行。考核指标:(1) 研发具有自主产权的饮用水质自动监测预警技术和系统,所研发的设备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申请发明专利23项。(2) 饮用水源水质在线生物监测仪样机:能够连续测量支角类和鱼类等受试生物运动的方式、频率、强度,实现对运动信号的自动分析和报警;样机含8组测量通道,可扩展;测量频率范围010Hz;测量精度0.05Hz;对有机磷农药污染自动报警的浓度限值低于国家地面水标准的1/10。(3) 饮用水源及水环境低浓度芳香烃污染快速监测仪工程化样机,无需样品预处理,可检测饮用水源中芳香烃化合物,苯酚(检测下限0.04 mg/L)、甲酚(

4、检测下限0.1 mg/L)、麝香草酚(检测下限0.05 mg/L),多环芳烃化合物苯并(k)萤蒽、二萘嵌苯、萤蒽、菲、芘、蒽(检测下限1g/L),可检测水环境中煤油(检测下限0.1 mg/L)、柴油(检测下限0.5 mg/L)、汽油(检测下限0.2 mg/L)、润滑油(检测下限0.5 mg/L);可显示和存储二维与三维特征谱图,响应时间小于30s。(4) 便携式水体中藻类原位快速监测仪产业化样机:藻类测量范围0100g/L(叶绿素a )。课题执行年限:2007年8月至2010年10月研究成果要求和成果形式:(1) 饮用水源水质生物预警技术与在线监测仪器样机、水体低浓度芳香烃污染快速监测仪样机、

5、便携式藻类原位快速监测传感器样机各一套;(2) 样机系统完成在重点城市饮用水供应中心示范运行和对比实验;(3)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3项。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不超过600万元,要求承担单位匹配研究经费不少于600万元。课题二、水环境质量与水污染源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与设备研究目标:针对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和水污染总量消减的重大需求,研究开发自主产权的先进水环境质量连续自动监测技术系统,以目前我国水体重要监测指标(COD、TOC、总氮、总磷、氨氮、水中活性磷、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重金属等)的监测设备国产化为目标,研发符合国家有关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检出限等指标的监测设备,编制相关

6、产品工艺并制定相应的仪器标准,实现产业化,为区域和流域水污染总量控制及环境管理部门掌握环境状况服务。研究内容:(1)研发痕量活性磷、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氨氮四位一体的在线分析仪器;研发溶解氧(DO)、 生化需氧量(BOD)、 化学需氧量(COD)三位一体及总氮(TN)、总磷(TP)在线分析仪器。(2)研发先进水样预处理装置和污染源高保真取样留样装置;研究水中石油类物质的检测方法,研制石油类污染分析仪样机系统;研究重金属(铅、汞、6价铬、镉、总砷)在线监测技术,研发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水污染分析检测仪器。考核指标:(1) 水中痕量活性磷、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氨氮四位一体的在线分析仪器:亚硝酸

7、盐氮(检测下限0.005mg/L)、硝酸盐氮(检测下限0.02mg/L)、氨氮(检测下限0.05mg/L);(2) 溶解氧(DO)、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三位一体及总氮(TN)、总磷(TP)在线分析仪器:溶解氧(检测下限0.2mg/L)、生化需氧量(检测下限2mg/L)、化学需氧量(检测下限10mg/L) 总氮(检测下限0.05mg/L)、总磷(检测下限0.01mg/L);(3) 重金属在线监测技术:重金属(铅、汞、6价铬、镉、总砷) 检测下限0.001mg/L;(4) 水中石油类物质的检测仪:检测下限0.01mg/L。课题执行年限:2007年8月至2010年10月研究成果

8、要求和成果形式:(1) 水中痕量活性磷、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氨氮四位一体的在线分析仪,溶解氧(DO)、 生化需氧量(BOD)、 化学需氧量(COD)三位一体及总氮(TN)、总磷(TP)在线分析仪,重金属在线监测仪,水中石油类物质的检测仪样机各一套;(2) 编制相关产品工艺并制定相应的仪器标准;(3) 样机示范运行和对比实验;(4)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7项。说明与要求:申请单位应具备相关的研究工作经验和产业化基础,鼓励产业和研究部门联合申请。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不超过400万元,要求承担单位匹配研究经费不少于400万元。课题三、大气多组分污染物及其时空分布连续自动监测技术

9、与设备研究目标:针对大气中重要污染物连续、自动、立体监测的技术需求,发展多种污染成分、温室气体、以及颗粒物的快速立体监测技术。研发大气污染多组分排放通量的自动监测技术和设备;研制重点污染面源排放的VOCs及温室气体自动监测技术和设备;研发颗粒物污染时空分布立体监测技术和设备;所研发的设备性价比优于国外同类产品。研究内容:(1)大气污染多组分排放通量快速遥测技术与设备研发移动式多点源、无组织污染气体(NO2、SO2、CS2、VOCs等)排放通量的快速、实时遥测技术与系统样机。重点突破污染气体浓度及空间分布的分析反演方法;研发污染气体排放通量模型与实用化通量计算软件。(2)颗粒物污染时空分布遥测技

10、术与设备研制颗粒物垂直分布变化的激光自动探测设备,研发具有自主产权的颗粒物消偏振特性和空间分布的反演算法与软件。(3)重点污染面源排放VOCs及温室气体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与设备研究开放式VOCs及温室气体浓度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与设备;研发多组分气体定量反演算法和实用化应用软件。考核指标:(1) 研发具有自主产权的大气多组分污染物及其时空分布在线监测技术与设备,所研发设备技术的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课题研究形成发明专利68项;(2) 大气污染多组分排放通量快速遥测技术系统,用于地基扫描与车载监测。测量成分:NO2、SO2、CS2、VOCs以及O3、BrO等;垂直柱浓度测量下限(NO2、SO

11、2、CS2、VOCs):115ppmm;通量探测下限(NO2、SO2、CS2、VOCs):0.030.1 kg/(m2h);(3) 颗粒物污染时空分布遥测技术与设备,可分辨沙尘、气溶胶颗粒物、云底云高、边界层;测量距离10km(白天)、25km(夜间);距离分辨率6m150m可选;时间分辨率2s600s可变; (4) 重点污染面源排放VOCs及温室气体在线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与设备,多组分非接触实时监测1020种VOCs(并具有可扩展性);主要成份的检测下限10ppb;动态范围ppb级到ppm;检测精度优于5%;响应时间小于1分钟;数据库不少于200物种(包含USEPA认证的180多种);CH4、

12、CO2、N2O、NH3等成分检测下限分别达到100ppb、1ppm、5ppb、5ppb;检测精度优于5%;室温下连续工作;响应时间小于1s;(5) 开展研发系统样机的对比和示范实验。课题执行年限:2007年8月至2010年10月研究成果要求和成果形式:(1) 大气污染多组分排放通量快速遥测系统、颗粒物污染时空分布遥测设备、重点污染面源排放VOCs及温室气体在线连续自动监测设备各一套;(2) 研发的系统设备示范运行;(3)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8项;(4) 研发的部分系统与设备获得计量许可检验。说明与要求:申请单位应具备相关的研究工作经验和基础,鼓励研究单位与应用单位联合申请。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本

13、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不超过800万元,要求承担单位匹配研究经费不少于800万元。课题四、重要有机化工溶剂在线监测技术与设备研究目标:针对我国大宗有害挥发性有机化工溶剂生产和使用企业在生产、储运和使用过程急需的在线监控技术需求,研发重要有机化工溶剂在线监测技术和成套监测设备,并在典型化工厂建立监测示范点,完成系统连续监测解决方案,用于监控有害化学品的排放,从源头上防止和避免突发污染事故的发生,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研究内容:(1)研究环境危害性强,产量和使用量大的化学品的在线测量技术,开发有机化工溶剂(包括甲烷氯化物,醋酸酐,二甲基亚砜,丙烯腈,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等)在线监测样机。(2)连续

14、测量仪器的多点远程监控技术和系统综合集成方案设计。(3)开展典型工厂、化学品储存库和运输工具的在线测量成套设备和技术示范应用的研究,解决批量生产中的工程技术问题。 考核指标:(1) 重要有机化工溶剂在线监测设备实现二氯甲烷, 丙酮, 醋酸酐,二甲基亚砜,丙烯腈,丙烯酸酯,苯、苯酚和对二甲苯等大宗有机溶剂排放和泄漏的在线、多通道实时监测,可以同时测量6种以上化学品;(2) 单次检测响应时间小于5秒,最低检测限低于0.1ppm, 精度0.01ppm;(3) 可以同时对8个采样点进行连续检测,采样间隔小于30秒,仪器现场连续运转2个月以上;(4) 数据通过网络实现远程共享,并进行声光报警。课题执行年

15、限:2007年8月至2010年10月研究成果要求和成果形式:(1) 研制2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要有机化工溶剂连续监测设备;(2) 研发的系统设备示范运行;(3)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6项。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不超过200万元,要求承担单位匹配研究经费不少于200万元。三、注意事项1本重点项目下设4个课题,申请单位可以就各课题分别提出申请。评审过程以课题为单元分别进行,择优确定各课题的承担单位。2.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一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不包括外国独资企业和外资控股企业)、事业单位均可承担本项目课题。3重点项目课题责任人必须是法人,法人是当然的课题依托单位,且须指定一名自然人担任课题组长。课题组长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龄在55周岁以下(截止指南发布之日),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每年(含跨年度连续)离职或出国的时间不超过半年,过去三年内没有863计划信用管理不良记录。4本重点项目各课题鼓励产学研单位联合申请。5课题组长申请及负责的科技部三大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和973计划)在研课题累计不得超过一项,同时可参加一项课题(申请或在研);每个参加课题的技术人员最多只能参与三大计划中两项课题的工作。科技部及所属事业单位借调的与863计划相关的人员不能申请或参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