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二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57996092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二第二课时复习检查1、出示卡片,指名认读词语: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2、听写: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说出处、牧、原的偏旁名称。3、指名朗读课文。静读训练1、第一自然段。学生自读,思考: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事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季节:春天-新绿铺满草原;时间:早晨-黎明)口头填空。鞭声打破了宁静。的草原醒来了。自由讨论并交流:草原醒来了是什么意思(春天来了,天气转暖,草也露出了新芽,就好像草原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现在醒来了。)(夜,静悄悄的,草原也跟人们一样睡着了。早晨,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草原由静到动,就像醒过来一样了。指名读全段。(重音:响

2、亮、黎明、新绿)2、第二自然段。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写了什么(板书:羊儿牧民)再读课文,准备口头填空:羊儿涌出了圈门,奔向草原。牧民们,追赶那。填空后互相交流对一只只、蹦跳着、无边、跨上等词语的理解。(一只只:羊儿多;蹦跳着羊儿欢快;无边:草原大;跨上:牧民怀着欢乐的心情)(板书:一只只涌出跨上追赶)这一段写草原上羊儿和牧民怎么样(羊儿多,牧民欢乐)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重音:蹦跳无边欢乐)3第三自然段。轻声读全段。这一段只有一句话,谁会读的指名朗读后提问:这一自然段写的什么(草原上羊儿多,牧民欢乐)你为什么这么说(一群群说明羊儿多;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说明牧民心里很欢乐,放声歌

3、唱)这一自然段和上一自然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都是写草原上的羊儿多,牧民乐)(不同的地方是:第二自然段中是一只只羊儿,这一段是一群群羊儿羊儿更多了。上一段通过写牧民跨上骏马追赶羊群表示欢乐,这一段用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来表现牧民的欢乐)作者说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为什么这么大比方(羊儿是白色的,跟白云的色彩一个样;羊儿一边吃草,一边活动,白云在空中也不断移动。它们有相似的地方。)(板书:一群群飘动歌声)引读:远处,一群群羊儿-学生接着读,师读:蓝天下回荡着-学生接着读。三、课堂练习1、读了草原的早晨,我们又懂得了什么(草原上的羊儿真多。牧民们的生活很快乐)(板书:多乐)

4、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鞭声()草原()羊群()清香照例填空一()春雷一()气一()白鹅一()小船一()梅花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课时复习检查出示生字词: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指名认读,介绍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背诵指导各自朗读课文,准备口头填空练习。(1)的,打破了。的草原醒来了。(2)羊儿圈门,奔向。牧民们,追赶那。(3)羊儿像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结合口头填空练习,理清文章结构。练习背诵。写字指导1出示生字:无打处民动牧原新2指名认读。仔细看田字格内的打、动、牧、新,比较在结构的安排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根据学生发言,老师归纳:虽然这四个学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是在安排上还是有区别的。打,左高右低;动,左低右高,下面也不齐平。牧左右两部分一样高。新左右两部分的上面部分齐平,右边的斤字的竖稍长。无和民都是独体字。着重指导写好最后一笔:无最后一笔是竖弯钩,从田字格的中心起笔,沿竖中线往下写,写至与撇平时再向右拐,最后向上钩。民的最后一笔是斜钩,幅度较大。处,复习折文旁,再与外做比较。处,半包围结构,第三笔是平捺,卜在平捺上方。外是左右结构。作业练习描红。各自练习写生字,觉得难写难记的多写几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背诵课文。板书:5草原的早晨羊儿牧民一只只涌出跨上追赶一群群飘动歌声(多)(乐)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