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某知名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2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57996019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某知名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2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陕西省某知名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2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陕西省某知名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2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陕西省某知名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2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陕西省某知名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2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某知名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某知名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2(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渭南中学2017级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我国华北平原的农民在秋季晴朗的夜晚经常用干燥的牛粪、驴粪和草皮一起烧火粪,产生滚滚浓烟。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 农民这样做的作用是A. 有利于削弱太阳辐射,使白天气温不至于过高B. 有利于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起增温作用C. 浓烟使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起保温作用D. 浓烟起反光镜的作用,反射部分太阳辐射回宇宙空间2. 飞机场附近的地区,国家严禁农民烧火粪,是因为A. 浓烟干扰电离层,不利于飞机与飞机场取得联系B. 浓烟使机场附近能见度下降,不利于飞机升降C. 造成环境污染,使大气中充满臭气D. 破坏臭氧层,造成飞机场

2、紫外线辐射污染【答案】1. C 2. B【解析】试题分析:【1题详解】烧火粪的时间是夜晚,没有太阳辐射,A、B、D错。浓烟使夜晚大气中二氧化碳或尘埃杂质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起保温作用,C对。【2题详解】浓烟位于对流层,不会干扰电离层,A错。浓烟使机场附近大气能见度下降,不利于飞机升降,B对。能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但不是禁止的原因,C错。浓烟不能破坏臭氧层,D错。考点: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下面小题。3. 若此图表示北半球

3、,PMPN,则0点风向为A. 或 B. 或 C. 或 D. 或4. 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故选D。【12题详解】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进而形成环流,故、四点的空气运动为:。故选C。【13题详解】本题以热力环流圈的空间半径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关键是掌握城市热力环流及影响。根据热岛环流的形成过程,城市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郊区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由题可知,热岛环流近地面的风由郊区吹向城区,有污染的企业一方面

4、要与中心城市以最近距离保持联系,同时又要避免郊区吹向城区的风对城市带来污染,故有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中心城市热岛环流外缘较为合理。故选D。14.北半球高空一架飞机自西向东飞行,飞机的右侧是高压,左侧是低压,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 飞机逆风飞行 B. 飞机顺风飞行 C. 风从南侧吹来 D. 风从北侧吹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气压带风带分布情况,北半球高空一架飞机自西向东飞行,飞机的右侧是高压,左侧是低压。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在高空风向偏转成与等压线平行的风向,形成西风, 飞机顺风飞行,B对。A、C、D错。【考点定位】气压带风带分布,地转偏向力。15.下图中A,B、,C,D四地位于同一

5、纬度,其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比陆地升温慢,降温也慢,海洋的昼夜温差小,A、D错。B、C两点都是海洋,但B处是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的保温效应差,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B错。C地是阴天,白天气温不太高,夜晚保温效应强,气温不太低,昼夜温差最小,C对。【考点定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气的热力作用。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6. 图示M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B. 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C. 南半球,副热带

6、高气压带 D. 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17. 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16. C 17. C【解析】试题分析:【16题详解】根据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风带的风向分析,图示M气压带应是副热带高气压带,B、D错。北侧是东南风,应是东南信风。M气压带位于南半球,A错,C对。【17题详解】读图,图中是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 ,C对。A、B、D错。【考点定位】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风向。【名师点睛】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

7、律,风带的风向。根据纬度判断气压带名称,结合风向,判断所在南北半球。同一风带,在南北半球的风向不同。然后结合纬度,排列顺序。读“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点位于30S附近 B. 乙点位于30S附近C. 是冷性气流 D. 是暖性气流19. 两地的风向分别是A. 东北风,西南风 B. 东南风,西北风C. 西南风,东北风 D. 西北风,东南风【答案】18. A 19. D【解析】【18题详解】读图,图示为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60纬线处形成极锋。锋面是倾斜面,上面是暖气团,是暖性气流,C错。下面是冷气团,是冷性气流,D错。暖气团来自较低纬度,冷气团来自较

8、高纬度。所以甲点位于30S附近,A对,B错。 【19题详解】图示位于南半球,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乙是极地高气压带,位于南半球盛行西风带,风向是西北风。地位于南半球极地东风带,风向是东南风。D对,A、B、C错。20.下图中是甲、乙、丙、丁四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据此回答下题。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 甲 乙 丙 丁 B. 乙 丁 甲 丙 C. 丙 甲 丁 乙 D. 丁 丙 乙 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甲地太阳光线都从北射入,且没有直射现象,故在南半球热带以外地区;丙地太阳光线都从南射入,没有直射现象,故在北半球热带以外地区;同时,

9、在二分二至时,甲地的太阳高度角比丙地大,说明甲地纬度低;乙地相等,一南一北,地太阳直射,说明地位于赤道;丁地阳光南射入,太阳直射,说明丁地位于北回归线;所以纬度由低到高为:乙、丁、甲、丙,线速度分布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故选B。【考点定位】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名师点睛】该题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根据图示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判断出纬度范围,找出特殊纬线。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相等,说明位于赤道上,赤道的自转线速度是最大的。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方位与角度大小,判断所在地纬度位置。结合图中经度,判断两点之间的方向。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的判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题: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