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6.2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移动考点扫描(含解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7995889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6.2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移动考点扫描(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山东省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6.2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移动考点扫描(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山东省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6.2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移动考点扫描(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山东省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6.2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移动考点扫描(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山东省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6.2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移动考点扫描(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6.2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移动考点扫描(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6.2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移动考点扫描(含解析)(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6.2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移动考点扫描(含解析)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移动【名师预测】本专题为高考的常考内容之一,主要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移动中相关量变化分析,以图像形式综合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结合工农业生产、环保等社会热点问题考查化学平衡理论的应用。【知识精讲】一、体系构建二、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建立1.可逆反应(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2)特点二同:a.相同条件下;b.正、逆反应同时进行。一小: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任一组分的转化率都小于(填“大于”或“小于”)100%。

2、(3)表示在方程式中用“”表示。2.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2)建立(3)平衡特点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两种方法(1)动态标志:v正v逆0同种物质:同一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不同物质:必须标明是“异向”的反应速率关系。如aAbBcCdD,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2)静态标志:各种“量”不变各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或浓度不变。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等)不变。温度、压强(化学反应方程式两边气体体积不相等)或颜色(某组分有颜色)不变。总之,若物理量由变量变成了不变量,则表

3、明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若物理量为“不变量”,则不能作为平衡标志。三、化学平衡移动1.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2.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1)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不发生平衡移动。(3)v正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如下:改变的条件(其他条件不变)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压强(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增大压强向气体分子总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向气体分子总数增大的方向

4、移动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温度升高温度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催化剂同等程度改变v正、v逆,平衡不移动(2)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3)“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恒温恒容条件原平衡体系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恒温恒压条件原平衡体系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四、等效平衡1.等效平衡的含义在一定条件下(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下,同一可逆反应体系,不管是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还是正、逆反应同时投料,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任何相

5、同组分的百分含量(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等)均相同。2.等效平衡的判断方法(1)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前后体积改变的反应判断方法:极值等量即等效。例如:2SO2(g)O2(g)2SO3(g) 2 mol 1 mol 0 0 0 2 mol 0.5 mol 0.25 mol 1.5 mol a mol b mol c mol上述三种配比,按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关系均转化为反应物,则SO2均为2 mol,O2均为1 mol,三者建立的平衡状态完全相同。中a、b、c三者的关系满足:ca2,b1,即与上述平衡等效。(2)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前后体积改变的反应判断方法:极值等比即等效。例如:2SO2

6、(g)O2(g)2SO3(g) 2 mol 3 mol 0 1 mol 3.5 mol 2 mol a mol b mol c mol按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关系均转化为反应物,则中,故互为等效平衡。中a、b、c三者关系满足:,即与平衡等效。(3)恒温条件下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反应判断方法:无论是恒温恒容,还是恒温恒压,只要极值等比即等效,因为压强改变对该类反应的化学平衡无影响。例如:H2(g)I2(g)2HI(g) 1 mol 1 mol 0 2 mol 2 mol 1 mol a mol b mol c mol两种情况下,n(H2)n(I2)11,故互为等效平衡。中a、b、c三者关系满足11或

7、ab11,c0,即与平衡等效。3.虚拟“中间态”法构建等效平衡(1)构建恒温恒容平衡思维模式新平衡状态可认为是两个原平衡状态简单的叠加并压缩而成,相当于增大压强。(2)构建恒温恒压平衡思维模式(以气体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为例,见图示)新平衡状态可以认为是两个原平衡状态简单的叠加,压强不变,平衡不移动。【典题精练】考点1、考查可逆反应的特点6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08 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1:c23:1B平衡时,Y

8、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X、Y的转化率相等D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 molL1解析:平衡浓度之比为1:3,转化浓度之比亦为1:3,故起始浓度之比c1:c21:3,A、C错误;平衡时Y生成表示逆反应,Z生成表示正反应且v生成(Y):v生成(Z)应为3:2,B错误;由可逆反应的特点可知0c1v(逆),正确;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不一定增大,如2SO2O22SO3,增加O2的量,SO2转化率增大,而O2的转化率减小,错误;若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反应物浓度会增大,错误;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错误。综上所述,B项正确。答案:B思维建模: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思维模型考点4、考查等效平衡

9、的应用例4.一定温度下,在3个容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H2(g)CO(g)CH3OH(g)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容器温度/K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1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1c(H2)c(CO)c(CH3OH)c(CH3OH)4000.200.1000.0804000.400.200500000.100.025A.该反应的正反应吸热B.达到平衡时,容器中反应物的转化率比容器中的大C.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H2)大于容器中c(H2)的两倍D.达到平衡时,容器中的正反应速率比容器中的大解析:对比容器和可知两者投料量相当,若温度相同,最终建立等效平衡,但温度高,平衡时c(C

10、H3OH)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误;相对于成比例增加投料量,相当于加压,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提高,所以中转化率高,B错误;不考虑温度,中投料量是的两倍,相当于加压,平衡正向移动,所以中c(H2)小于中c(H2)的两倍,C错误;对比和,若温度相同,两者建立等效平衡,两容器中速率相等,但温度高,速率更快,D正确。答案:D练后归纳:两平衡状态间要互为等效应满足四点:同一条件;同一可逆反应;仅仅由于初始投料不同(即建立平衡的方向可以不同);平衡时相应物质在各自平衡体系中的体积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相同。考点5、考查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例5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A项中NO2球中存在2NO2N2O4,H0,正反应放热,NO2球放入冷水,颜色变浅,NO2球放入热水,颜色变深,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A项错误;根据B中表格的数据,温度升高,KW增大,则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B项错误;H2O2溶液加MnO2是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MnO2作催化剂,C项正确;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OH,随着氨水浓度降低,氨水电离程度增大,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D项错误。答案:C易错提醒:1对于溶液中的离子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