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实习教学论文浅述分组教学法在会计模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7993678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实习教学论文浅述分组教学法在会计模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模拟实习教学论文浅述分组教学法在会计模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模拟实习教学论文浅述分组教学法在会计模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模拟实习教学论文浅述分组教学法在会计模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模拟实习教学论文浅述分组教学法在会计模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拟实习教学论文浅述分组教学法在会计模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实习教学论文浅述分组教学法在会计模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拟实习教学论文:浅述分组教学法在会计模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会计模拟实习是会计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技术性和操作性,存在着教师教学指导难和学生学习难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从分组教学法的选用、实施分组教学法的具体做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三个方面对分组教学法在会计模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分组教学法;会计教学;模拟实习会计模拟实习是会计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指导学生综合运用会计基础理论知识,解决会计实际问题,提高学生会计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十分重视的一门会计实践课程。然而,由于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技术性和操作性,对此,笔者运用分组

2、教学法进行了一些探讨。一、选用分组教学法的原因所谓分组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和课堂教学实际,把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进行分层指导和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指导效果的双向互动式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是统计分组原理在课堂教学方法上的具体应用。之所以选用此方法指导会计模拟实习,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会计模拟实习课程的特点要求。会计模拟实习课程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技术性和操作性的会计实践课程。学生要学习、掌握好该门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学习掌握相关的会计核算方法,必须要亲自动手操作和实践,会熟悉、准确、规范地做。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和要

3、求,教师的指导方法是关键。然而,由于课程教学指导时间紧,教师教学指导力量有限,难以一一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个别指导和检查。而分组教学法由于借助学生的力量,采取以组为单位进行分层教学和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则有利于解决教师会计模拟实习教学指导中因时间紧、任务重而指导不足的问题,因此,比较适合会计模拟实习课程的指导教学。第二,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由于学生学习程度不一,会计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学习能力存在明显差异,从而,导致学生在进行会计模拟实习过程中会因学习进度、学习难度等原因产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比如,对老师的依赖、需要同学的帮助以及加快或放慢教学的进度等等。显然,在会计模拟实习指导过程中能否廉

4、顾学生的这种多样化学习需要,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大而统的指导教学方法相比,分组教学法采取分类指导及老师带学生、学生帮学生的传、帮、带学习方式,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第三,教师提高指导效率与效果的要求。分组教学法采取细分学习单位,加强分类指导的方法,正好有利于老师真实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及时发现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教学时间分配、实习过程监督、实习进度检查、实习成绩考核等重点实习环节的控制,以及更好的关心、指导和帮助学习上后进的学生,提高教师的指导效率与效果。所以,是适合会计模拟实习课程指导的重要方法。二、怎样运用分组教学法进行指导分组教学法是以统计分组为提前,以分层教学和

5、分类指导为主要教学方式,采取课堂讲授、演示、释疑、个别辅导等多种教学手段,以促进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的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具体应用时,应重点从三个方面人手,即细分教学单位,突出层次性;让学生参与教学和辅导,增强师生之间教学的互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具体的做法:首先,调查摸底,制定实习指导方案。一是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特别是会计专业素质。一般来说,可通过学生以往的会计专业课程成绩予以掌握。如果辅以现场摸底考试进行检测,效果则更好。二是根据会计模拟实习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具体的详细实习指导方案,包括实习指导内容及其重点

6、和难点、实习指导方法及具体指导方式、实习时间的合理安排、实习过程的检查和监督措施、实习成绩的考核方式等主要内容;三是向学生布置实习任务。下发实习指导方案,让学生明确了解实习的内容、目的、要求及老师的指导方法。其次,选择分组标志,实行统计分组。1)根据会计模拟实习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学生会计学科成绩为分组标志,将学生划分为优等生(85分以上)、中等生(6585)和后进生(65以下)三个层次;2)依据班级学生人数的多少划分组数,以4050人规模大小的班级为例,一般划分为5个学习小组,每组810人。3)将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学生人数分别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分到5个学习小组,确保每个学习小组都有好、中、差

7、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指派或者选定一名优等生作为学习小组组长,负责协助老师进行指导和检查。第三,实施分层教学和分类指导。1)以小组为单位,采取老师带组长,组长带学生的方式进行教学辅导,即指导老师重点引导各小组组长进行学习,让他们理解和掌握模拟实习的方法、步骤、流程、要求,以及需要把握的重点和难点,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然后各组组长按照老师的要求,负责具体指导本小组学生的实习,让优秀学生直接参与带学生。2)依据学生的具体实习情况,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分类指导。一是对问题进行具体分类。一般来说,可把学生在模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共性问题、个别问题、难点问题、知识性问题和技术性问题等五

8、类。二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及其发生情况,选择适当的辅导方式。具体而言,共性问题、难点问题可由老师进行集体辅导,个别问题选择个别辅导方式,知识性问题和技术性问题视情况选择辅导方式。三是针对学生学习层次进行分别辅导。比如,对优等生,主要采取设问、质疑、个别讨论等方式,重点启发他们思考,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对中等生,主要采取示范、演示、释疑等方式,重点引导他们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知道该怎么做;对后进生,主要采取鼓励、帮助、个别辅导等方式,重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知道自己也能做。三、运用分组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1.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思想。会计模拟实习课程操作性强,特别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动手实践。

9、因此,会计模拟实习课程的指导必须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操作技能。所以,教师必须从以授课为中心向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为中心转变,牢牢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育人观念,把精力主要放在对学生的传、帮、带以及启发和引导上,避免把指导课上成理论课和练习课而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分组要科学合理。科学的统计分组是分组教学法有效实施的前提,分组的好坏直接影响指导的教学效果。因此,分组必须确保科学合理。一是要明确分组的目的,即实施分层教学和分类指导,提高会计模拟实习指导效果;二是要正确的选择分组标志,使之能反映班级学生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情况;三是要恰当的确定分组的组数,既要避免过多增加辅导的。3

10、.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差异,决定了在会计模拟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学习的快慢程度、遇到的问题、思考的方法以及学习的积极性等皆不一致,只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缩小学习差异,提高实习效果。4.重视发挥优等生的作用。优等生是班级重要的教学资源,能否发挥好他们的作用事关分组教学法的成败。也就是说,借助优等生的力量,加强实习指导,弥补教师指导力量的不足,是确保分组教学法在会计模拟实习指导教学中应用成功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一是要对优等生进行重点辅导,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会计专业水平,发挥他们在学生中的示范

11、及其传、帮、带作用;二是要发挥他们在联系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增强教学互动性;三是要积极引导、支持和鼓励他们开展实习讨论,交流实习体会,探讨学习方法和操作技巧,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参考文献:1田巧娣.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财会月刊,2007(5).2赵秀芳,张炎兴.高等院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9).3张宁.关于完善会计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6).4滕为.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研究J.会计之友,2006(5).5周英.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综合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5).6宋在科,张莲苓.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7蒋葵.关于会计实践教学的探讨J.高教研究,2007(1).责任编辑:崔连珍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