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7992988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关系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际关系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际关系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际关系心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际关系心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际关系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关系心理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人际关系的不可避免性:人类的结群性人际关系的不可避免性二、人际关系的解释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变化的趋势: 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体社会心理需要的满足状态。 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三、人际关系的成分 人际关系的心理成分: 认知成分 情感成分 行为成分 评价人际关系心理的主要标志: 人们彼此在情感上的满足与不满足、好感与恶感。 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 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起来。 积极地进行交往,是建立、巩固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只要你先喜欢别人,长此以往,你必将得到对方积极的回报.四、人际关系的形

2、成和发展1、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三个阶段:注意阶段接触阶段融合阶段2、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 三个阶段冷漠阶段疏远阶段终止阶段五、印象的形成 印象形成对人际交往的意义 印象形成在人际交往中的地位 认识他人首先是从我们对他人的印象开始的。 人际印象就是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他人的形象。 这种印象是经过我们主动构思的,是我们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印象形成的三个成分1、被形成印象的人对方(行动者) 言语线索言谈 非言语线索行为举止,相貌着装,兴趣爱好、态度、个性特征等2、我们己方(知觉者)3、交往情景印象形成的特点1、一致性 2、评估性 3、中心特质的作用

3、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1、优先效应 2、新近效应 3、晕轮效应 4、定型 印象管理1、印象管理的含义 印象管理就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我们非常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和在社交场合中的形象就是印象管理。2、印象管理的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论 观点: 人从出生到成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由语言、姿态等抽象符号沟通之后,渐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外观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渐渐学会了“采用他人的角色”来观察问题和看待自己。 这种看待问题的方法,不仅使他知道自己如何同其他人交往,而且指导自己的社会行为,在印象形成中达到他人所希望的结果。 个性越成熟,这种印象管理的能力就越强。自我表现论 观点:

4、把社会交往看成类似舞台表演。 每一个人都按照一定的“脚本”来行动。“脚本”是一组仔细选择的、能够表现自我的言语的和非言语的活动。 当一个人试图获得社会赞同以及想要控制交往的结果,便产生了印象管理。 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维持一种和当前情景相适应的形象,并确保从他人那里获得使彼此都感到愉快和维护自我的评价。 一个人能成功地受到社会赞同,被认为是“有了面子”;反之,形象受到损害,便称为“丢了面子”或“失了面子”。 每个参与者都通过印象管理,努力使其他人保住面子。每个参与者就有一套维护面子的技巧,并能清楚地解释其他人给自己面子的行动。 维护面子不是人际交往的目的,但它是使交往得以继续的背景条件。

5、威胁到一方面子的事件必然会威胁到现有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的一条基本规则是互相承诺,互相谅解。 总之,人际交往要求参与者约束自己的表现,使之能被他人恰当地知觉,和从他人那里获得恰当的评价。情景认同论 观点: 每一个人际交往的场合,都存在着一种社会行为形式,这种行为形式传递着对这个场合来说是恰当的认同,这种行为形式就叫作情景认同。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努力创造着对他们自己最恰当的最满意的情景认同。在每一种情景中,都有一套适当的行为形式,来表现他本人的身份,从而获得令他和周围人们满意的交往。印象管理的作用1、印象管理使得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应该作出不同的自我表现。2、任何人在社会交往中都

6、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着印象管理,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使人际交往更好地进行下去,有利于工作、学习和生活。3、印象管理显示了人们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4、印象管理有助于维护我们的真面目,使他人了解我们的真实意图、心理特点和个性。5、印象管理能使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更快地更富有弹性地适应不同的角色要求,在形形色色的环境中作出恰如其份的自我表现和社会行为。6、印象管理本身无所谓好坏,同样的印象管理,可以为了正当的目的,也可以为了卑鄙的目的。六、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是个体试图了解周围人们的认知过程。1、人际的非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归为三类:动态无声: 静止无声:副语言: 2、非言语沟通的主要通道与作用脸部表情 目

7、光接触 身体语言 3、归因理论 归因指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海德的归因理论 观点: 人们有两种强烈的需要:一种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另一种是控制环境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两种需要,就要预测人们将怎样行动。 “不变原则” :我们都假定,任何一种行为都是由许多原因结合造成的,如果一个特定的原因和一个特定的结果在许多不同的情景下都互相联系在一起,如果在那个原因不存在的情况下,结果也没有产生,我们就会把这个结果归因于这个原因。 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 行为归因的三个基本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特异性反应,是指某个人对不同的刺激或不同的事件作出相同反应的程

8、度。 第二个维度是一致性反应,是指其他人与某个人同样反应的程度,即反应是否是一个一致性的反应。 第三个维度是一贯性反应,是指个体对于同一刺激在其他的时间和其他的场合下是否具有同样方式反应的程度。 七、人际吸引人际吸引(人际魅力)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人际吸引理论强化理论 观点: 强化是指通过不断地改变环境的刺激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产生频率的过程。这个过程借助于奖励、惩罚等强化方式来实现。 我们评价任何事物(包括交往对象)是基于肯定或否定、满意或不满意的情感评价,以及由此激发的对交往者喜欢或厌恶的程度。 人们喜欢给予我们奖励的人,而

9、不喜欢导致我们情感不愉快的人。相互作用论 观点: 交往双方(如朋友、夫妻、交谈双方)是互动和制约的,交往的过程对人际吸引产生影响。 当两个个体在相互交往中经常感到情感上的满足和安定,感到心情愉悦,并且非常乐意与对方交往时,每一方对对方来说都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他们之间就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交往的相互作用一种互酬行为或者说是一种报答行为。 人际吸引需要互酬或报答。 得失理论 观点: 在人际关系中,一成不变地讲好话不如先讲坏话然后再慢慢讲好话的情形吸引人、更讨人喜欢。 比起那些一直说我们好话的人,我们更喜欢先反对我们然后慢慢地变得支持我们的人。 相等理论 观点: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是以代

10、价和报酬的相等来衡量自己周围的人际关系的。 人们希望在交往中自己的代价和报酬自始至终保持平衡,投入与支出相匹配,以此作为衡量人际吸引大小的尺度。 如果在交往中代价和报酬是相等的,或者得到的利润是正的,那么交往的另一方对他来说就具有吸引力,就愿意继续交往下去。反之,对他而言,就会失去交往的欲望和动机,也就失去了交往中的这种人际引力。 两个人之间关系的建立、维持和发展,要看当事人觉得这种关系的维持是否对双方都有益处,是否都能满足需要,从而决定自己的交往行为。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距离 距离的远近影响人际关系,邻近性能产生喜欢。 2交往频率 交往频率是指人们互相接触次数的多少。 人们彼此之间交往频率

11、越高,越容易形成较密切的关系。 3.体验 交往体验着重表现在交往者对交往对象的态度上,如印象的好坏,个人的喜恶、情绪的状态等等。 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以及能给我们令人愉快或惬意体验的人。4.外表和容貌 外表和容貌对初次交往的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吸引因素。 两个人在进行交谈以前,往往是根据交往者的外貌特征来估价他,形成肯定或否定的印象,甚至影响或左右以后相互之间关系的发展。5.才华和能力 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聪明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喜欢。 6.个性品质 个性品质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且持久、稳定、深刻。 在其他方面一样的情况下,诚实、正直、乐于助人、友好和善等品质都会导致吸引倾向。

12、 男子汉吸引人的个性品质:勇敢、冒险、创造、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宽宏大量、襟怀坦白、不拘小节、理智、正直、忠诚、有思想、思维灵活、事业心强、期望水平高等。 女子吸引人的个性品质: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为人随和、情操高尚、有正义感、待人真诚、信赖、开朗活泼、可靠等。 无论男性或女性,最有吸引力的个性品质是真诚,最富排斥力的是虚伪。 外表美是一时的,而心灵美是经久不衰。心灵美有一部分内容是指个性品质。7.类似和互补a类似性 互补性 人际吸引的其他现象1、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的意思是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 真实的自我让至少一个重要的他人知道和了解,在心理上是健康的,是自我实现的个性所必需的。 太少的自我暴露和太多的自我暴露会引起对环境适应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一个从不自我暴露的人不可能与其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理想的模式是对少数亲密的朋友作较多的自我暴露,而对于其他人作中等程度的暴露。2、喜欢回报现象 一般来说,如果我们知道他人喜欢我们,那么我们往往也会喜欢他人。如果他不喜欢我们,我们也会用这种情感去回敬他。态度的转变 一、态度转变的理论 强化理论 主要观点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