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799053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共有学生39名,上学年优异率为97%,及格率为100%,总体来说学生在音乐审美能力方面有所提升,课堂上能主动参加多种演唱活动,并能对老师的要求做出适当的反应,演唱歌曲时能姿势正确,声音自然流畅,节奏音准把握很好,在进行合唱时多数同学能注意主动配合她人,能对同学的课堂表现做出合理评价,在欣赏方面能乐于倾听多种乐曲,并能对所听乐曲做出简单分析,多数同学音乐想象力丰富,对所听音乐能即兴演出对应动作,叙说音乐内容,有较强的音乐发明能力。但对于歌曲视唱旋律方面难度较大,很多同学能随老师的琴声哼唱及模唱出旋律,但要求单独视唱还有困难,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强这方面教学

2、,相信会有所提升的。在这个阶段要做好学生的复习工作,但不能要求学生掌握太多的东西,我只要求了解就能够。因为这个阶段学生负担很重。经过六年的学习,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她掌握的程度,全部已经成了一定的定局,不能强求,因此,在这个阶段,只要求学生轻轻松松的度过即可。另外,要稍稍介绍部分中学音乐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学生将在音乐的殿堂里尽享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二、全册教材分析本教材是课程教材研究所,音乐课程研究中心依据教育部制订的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编写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经过并试用。1、本教材表现素质教育观念,以审美体验为关键,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发明思维,为学生终生喜爱音

3、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2、本教材表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改变过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以老师、课堂、书本为主的教学方法,代之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爱好、能力和需要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发明音乐和学习积累音乐文化的宽广天地。3、本教材在编写体例上采取“单元”形式,各单元全部有明确的专题,各专题之间含有有机的联络,每单元课型丰富多彩,更贴近儿童生活,使学生易于学习,乐于学习。4、本教材将评价机制渗透在各个单元之中,既重视总结性评价,有重视过程性评价,在评价形式上采取自评、互评、她评相结合,这更能促进学生对音乐课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更有爱好

4、地学习音乐。三、教学重难点:丰富音乐情感体验,发展音乐感受力发展学生音乐发明性思维,重视音乐能力培养了解当今比较流行的世界音乐,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四、教学目标1、总目标:保持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使学生乐于参加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标体裁、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和音乐鉴赏能力,发展艺术想象力和发明力。增强乐器演奏及音乐发明活动的分量,在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友爱精神。2、分目标:感受和鉴赏知道常见的中国民乐器,并能听辩其音色,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初步分辨旋律进行的高低、快慢、强弱,能感知乐句和乐段的结束,并能做出对应的反应。能体验并简

5、述音乐情绪的改变,能区分齐唱和合唱齐奏和合奏,聆听音乐专题并能说出曲名。喜爱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部分代表性的地域和民族的民歌和民族器乐曲。音乐表现乐于参加多种演唱活动,并能对老师的指挥舞作几歌曲的前奏做出适当反应,演唱时姿势正确,声音自然,节奏音调正确,在合唱中能注意和她人合作。知道力度记号、重复记号。音乐发明能利用废旧物品自制简易打击乐器,利用人声、乐器声及其它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能即兴创编音乐小说、音乐游戏、音乐剧,并能参加演出。能创作4小节的节奏短句,及简单的旋律。音乐和相关文化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热心搜集多种音乐材料并常常聆听。主动参加小区、乡村的文艺活动,并能大

6、方地和她人进行交流。乐于听赏音乐会或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演出,接触和了解戏曲舞蹈等艺术演出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五、提升教学质量方法1、突出培养学生兴趣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动的主动参加能力的培养2、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扩展音乐发明和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发明思维能力3、教学中将音乐学科知识和技能,有机地渗透在各项活动中,降低学生学习的畏惧心理,使学生在饶有爱好的学习中,自然地掌握必须的音乐知识和技能。4、依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发明性地利用书本,有意识地加强有利于发挥学生发明性思维和有利于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内容。5、认真备课,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

7、,提升学生的学习爱好,并注意备学生。因材施教,对不一样的学生要注意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足发展。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和演出性。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并使她们最大程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一、指导思想:以音乐音乐审美为关键,提升学生的学习爱好,引导学生主动参加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一样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发明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二、学生情况分析:我担任六年级三个班的音乐教学工作,六年级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不好,识谱能力也较弱,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两声部的合唱,对歌

8、曲的声音统一、音准节奏的把握还存在一定问题。针对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现象,立即研究学生音乐学习心理,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增强音乐教育实效性。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包含歌曲、读谱知识、综合训练、欣赏、选取教材及乡土教材。本册教材共有歌曲七首,补充歌曲四首,其中中国民歌一首,外国民歌一首。综合训练以多声部发声练习和创编旋律练习为主,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和创作能力。欣赏曲目共有七首,着重训练学生的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并能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出来。器乐训练以竖笛吹奏练习为主,能够正确表现音乐作品中的力度、速度、情绪等的改变。四、教学目标:1、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

9、感情,教育学生做共产主义接班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了解部分西方音乐文化,提升音乐修养。2、审美教育。用热烈而又欢快的情绪,轻松、柔美、富有弹性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经过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欣赏和感受美的能力。3、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竖笛吹奏能力,会自己看谱,读懂力度、速度等音乐符号,用竖笛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励学生大胆创编旋律,并为自己创编的旋律配上歌词,用竖笛或其它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的发明能力得到发展。五、教学关键:经过多个形式的发声练习曲及二声部练习曲来提升演唱技巧和合唱水平,使学生更加好的表现歌曲;感受乐曲的速度、力度、强弱的改变,分辨并表现感受到的音乐情绪,同时受到

10、思想教育。六、教学难点:经过节奏、演出,力度、速度、吹奏等训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力。七、工作方法:总结经验。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纲领,全方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和演出性。最程度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并使她们最大程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主动参与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收她们的优点,不停提升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主动地使用当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亲密联络学生,因材施教,对不一样的学

11、生要注意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足发展。常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停改善教法,提升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主动和其它学科沟通,主动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当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主要思想为指导,全方面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以提升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关键,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并培养学生终生学习音乐的愿望和能力。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所带六年级1、2、3班音乐课,经过五年的音乐教学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有气息支持的、有力度改变地歌唱;然而歌唱的状态还不能持久地保持,气息利用

12、不够灵活自如。在齐唱时,学生的声音已经能够做得比较整齐、统一了;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因为平时重视要求声音的整齐,提倡学生轻唱,造成有小部分学生在独唱时变得没声了。以后,要尤其培养学生自信大胆地表现歌曲。另外,学生的识谱能力也在逐步提升,她们能够随琴完整地视唱旋律,做到节奏、音高正确。在离琴清唱中也能考虑到音乐形象的特点,但形象把握还不是很到位,学生还不能完全脱离键盘,对琴的依靠性很重,尤其是学生的独立识谱能力,有一定的困难,要关键培养。两部合唱的能力较差,单音的听辨要继续加强,以利于学生唱好两声部。学生的欣赏水平有待培养、提升,尤其是欣赏后的表示能力。六学生上课思维活跃,爱好浓厚,能够主动主动地

13、参加音乐活动,大胆表现对音乐的见解,创新意识较强。六学生上课不够自觉,部分同学倾听的习惯还未养成,上课参加不够主动主动大部分学生喜爱流行音乐,普遍不喜爱教材上音乐。六学生喜爱音乐课,学习态度端正,上课举手主动,讲话热烈;尤其是部分的女生,表现欲较强,气氛活跃三、教材简析:1、本册教材延续前五册的结构,共分为八个单元。其中歌曲10首、欣赏曲9首、活动5项。总计音乐作品22首,其中新作品16首,传统作品6首,新作品占60。本册关键从速度、音区、力度、节奏、旋律、调性等方面来感知、感受不一样的音乐作品,如:把旋律连成一首歌曲;请在括号中填上适宜的音等,还有是经过多种发明性的活动使学生感到发明的乐趣,

14、如:创编舞蹈动作、续编歌词等,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2、本册教材中的每个单元均设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题,并围绕专题提取和展开音乐材料,紧紧围绕音乐课程标准中的四个领域,即音乐感受和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发明、音乐和相关文化,并以这四个领域为一条贯穿全文的“动脉线”,辅以另外一条丰富而有序的“静脉线”。“静脉线”大致涵盖了音乐和人生、社会、自然、音乐和民族、国家、地域、音乐和历史、音乐和姊妹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动脉线”和“静脉线”的交叉、综合,编织出书本体例和结构的脉络。3、本册教材较为突出的特点是:以音乐审美为中心,提倡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重视音乐实践和音乐发明,强调音乐和文化的关联和多学科综

15、合,注意完善评价机制。4、本册教材在音乐知识方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寓于音乐活动之中。5、本册教材重视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唱的愉快,启发学生在歌唱中相互倾听、默契配合,用自己的歌声表现美、发明美。6、本册教材充足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提供了适合学生爱好兴趣的内容和活动领域,并附以启发性、提醒性文字及插图,给学生和留出足够的自由想像和随意发挥的空间。四、教学总目标1、培养学生的音乐爱好和兴趣,使学生取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2、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发明音乐的机会。3、让学生主动主动的参加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最基础的音乐文化知识技能技巧。4、培养学生有一双探索的眼睛,有一对倾听的耳朵。5、奠定学生终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五、教学关键:以审美体验为关键,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发明思维。六、教学难点:审美情操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发明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七、教学方法:1、采取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