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技术管理制度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7988601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艺技术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工艺技术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工艺技术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工艺技术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工艺技术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艺技术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技术管理制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艺技术管理制度制燈倉珠工艺拽术管理制度编4憂楼状姦执行韶门监破部门考还部门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为规范公司技术开发和应用活动,加强公司技术管理,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特制 定本制度。第2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技术部、生产部等工艺技术相关人员进行工艺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管理。 第3条部门及人员职责说明1. 技术部(1) 技术部负责年度工艺改进、技术革新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施。(2) 技术部负责监督各部门贯彻执行工艺规程、岗位标准作业程序(SOP),指导各 车间工艺员开展生产过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并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地组织进行工艺查证工 作。(3) 技术部负责组织公司级技术分析活动。(4) 技术部负责指导

2、并协助车间开展工艺技术改进、降低物耗、提高产品质量等活动。(5) 技术部协助车间开展对员工的工艺技术和工艺纪律的培训,并协助人事部门对公 司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2. 生产部各车间技术主任负责本车间工艺技术的管理,并接受技术部的业务指导。第2章 工艺技术的开发第4条 工艺性审查及准备工作在决定开发一项新工艺技术之前,技术工程师需要对公司产品进行工艺性审查,以掌 握该工艺技术的基本数据,对产品进行工艺性审查时,需要做好以下4项准备工作。1. 收集国内外近似产品的工艺状况,并进行分析和整理,确定可以用来进行对比计算 的典型结构和近似基础的产品。2. 确定产品的生产类型和技术经济指标。3. 估算新工

3、艺研发、验证、投入使用所需要的费用和时间。4确定基础产品的结构工艺性的评价指标和具体要求。第5条 产品工艺方案的编制依据产品工艺方案的编制依据包括下图所示的6个方面。产品工艺方案编制依据第6条 开发过程沟通管理技术工程师应当与负责产品研发的研发工程师、生产人员进行积极的沟通,使相关的 设计、生产与工艺问题尽早得到解决。第7条工艺方案论证技术工程师将编制的工艺方案呈交专家组进行论证,并对有歧义的问题进行讨论,然 后根据讨论决议修改工艺方案,报公司技术副总审批。对于重大、复杂、费用较高的工艺 方案,可聘请外部专家进行论证。第8条 选择生产方法技术工程师需要根据批准的工艺方案以及产品的特点、原料性能

4、、生产要求等确定合 适的生产方法。第9条划分生产阶段为保证产品质量,合理利用设备和安排各项工序,技术工程师应根据产品的加工要求 合理划分产品的各个生产阶段。第10条确定工序的集中和分散程度技术工程师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生产类型,按照工序的集中和分散原则,确定哪些工 作需并入同一工序,哪些工作应分散到不同的工序进行。第 11 条 安排生产顺序 技术工程师应根据产品原材料的不同性质正确地安排加工顺序和辅助工序,形成一条 合理、完整的工艺路线。第 12 条 工装设备设计 在工艺研发过程中,技术工程师需及时做好工装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或者采购工作,本 着客观性、经济性、科学性的原则进行工装设备设计。第 3

5、章 工艺文件的编制第 13 条 编制工艺文件的要求 技术工程师将相关工艺研发完成后,应根据其内容编制工艺文件,包括原料检验标准、 产品检验标准、生产工艺要求、质量控制方法、作业指导书等相关文件,并确保最终形成 的工艺文件先进合理、正确无误、齐全成套、符合标准。第 14 条 工艺规程编制 技术部根据原料的性质、新品种的试验、工艺设计和生产部产量平衡后的情况,提出 各项工艺规程的初步意见,送交技术部经理会同生产部进行审核。第 15 条 工艺文件编制 工艺文件由技术工程师编制、经技术主管审批生效,成套工艺由技术主管主持编制。第 16 条 工艺规程送交 工艺规程必须在投产前送交车间,车间若发现工艺规程

6、与实际操作不符或者由于某些 条件限制暂且不能执行,应及时与生产部技术管理处协商解决。第 17 条 工艺技术文件的论证、审批与会签 工艺技术文件初步编制完成后,需要报技术主管、技术部经理、技术副总就其中的内 容进行论证、审批,并进行会签。只有审批通过的工艺技术文件才可投入工艺验证流程中。第 4 章 工艺验证和定型第 18 条 编制工艺验证计划 工艺技术开发完成后,技术工程师需要结合生产技术和工艺方案的要求以及各种原料 工装、设备的情况编制工艺验证计划,经相关人员审批后,下发有关部门执行。第 19 条 工艺验证准备 在工艺验证进行前,各相关部门需作好积极的准备,具体要求如下。1技术部提供产品图样、

7、技术文件、工艺文件和技术标准等资料。 2生产部做好原料、辅料、设备、配套件等的生产准备工作。3质量管理部组织做好工序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检验等准备工作。 4生产现场主管主持召开技术交底会,由技术工程师向相关作业人员介绍工艺验证的 内容、要求和方法。第 20 条 工艺验证分工 公司系列产品和主导产品的工艺验证工作由工艺研发人员负责组织、指导。进行工艺 验证时,各生产现场的技术人员负责验证工作,验证结束后,各技术人员需要编写工艺验 证小结,报技术部。第 21 条 工序错误处理 在工艺验证过程中若发现工序有明显错误或者遗漏,现场技术工程师应及时修改工艺, 如暂时无法修改,应立刻停机,待工艺修改完善

8、后方可继续验证。第 22 条 工艺定性 按照技术工程师研发的工艺流程及技术所生产的产品符合产品设计要求且质量稳定 时,方可认为工艺验证成功,此时的工艺方可定型。第 23 条 重新整理工艺文件 工艺定性过后,技术工程师需要重新整理工艺文件,若工艺验证时进行过修改,应及 时修改工艺文件的相关内容,并将修改完成的工艺文件报技术部、专家委员会与主管副总 进行审批,待审批通过后,统一发给生产部使用。第 24 条 工艺试验备案1由工艺试验提出部门填写“工艺规程”、变更试验备案表(一式两份)。一份留底。 另一份送交生产部工艺室备案。2凡是对产品质量或者上下工序质量影响较大的工艺项目的变更,都需要填写申请书,

9、 提交技术主管审核,经生产部经理批准后方可变更。第 5 章 工艺文件的执行与变更管理第 25 条 新工艺技术下发1新工艺文件必须由技术主管发放到生产部,生产部车间主任及工艺技术员复核工艺 规程后,应在工艺通知单上签字确认,并且严格执行该项规程,并及时下达给有关生产人 员。2新下发的工艺需经生产部经理签字确认后,才能够作为正式的生产依据,对旧工艺 必须收回存档,并注明变更原因。3技术工程师将工艺下达后,必须经常检查工艺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就 新工艺文件及时对生产部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因工艺不妥造成产品事故者,技术工程师也 应承担相应责任。第 26 条 新工艺技术的执行1各车间、各道工序必

10、须严格施行工艺,并按照工艺要求对产品进行检查。生产工人 发现产品不符合工艺要求时,应及时向车间、工艺技术员反映。2对于下达至车间的已经确定的工艺,所有人员都必须严格执行,如有毁坏和丢失, 查明原因后由生产部工艺室补发,各部门必须有专人对工艺文件进行妥善保管,不准任意 涂改。3生产部应积极创造贯彻工艺文件的有利条件,发现工艺文件有问题需要修改时,应 按照修改流程进行办理。第 27 条 工艺变更管理1在技术主管的领导下,技术部负责全公司工艺文件的编制与管理以及工艺要求的下 达。技术工程师负责贯彻工艺和技术服务,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无权下达变更。2在生产过程中,凡产品设计修改涉及工艺、材料变动时,均

11、应由有关技术工程师会 签。第 6 章 工艺事故管理第 28 条 工艺事故防范 公司严肃工艺纪律,发动员工对违反工艺规程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防 范措施,防止再次违反。第 29 条 工艺规程事故范围 1车间或者科室擅自变更工艺规程,不按规程进行生产。 2抄错工艺单、开错通知单。3工艺未经审定、制定不合理,造成批量损失。 4原料、涂染料、浆料成分配错。5化验室化验结果不正确、配料单开错。第 30 条 工艺事故处理1对于因不遵守工艺规程而发生的影响上下工序的工艺事故,应由技术管理人员、质 量管理人员、车间主任及相关人员协商解决。2部门责任处理 由生产部发现并提出事故处理措施,向个人、车间追

12、究责任并提出改进措施,按照情 节轻重记事故一次。若本人以及所在部门隐瞒而由其他部门提出时,按情节轻重记违反工 艺规程一次,并取消本人或者部门当月奖金。3个人责任处理违反工艺生产,或者随意变更工艺造成责任事故者,应赔偿公司一定的经济损失。造 成严重损失者,经生产部经理和人力资源部批准后,除补偿损失外,予以撤职处理。4. 工艺事故报告制度凡不遵守工艺规程造成各项差错和事故的,无论本次事故是否造成损失,一经发现, 主管部门负责人应及时到现场检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以减少下一道工 序的损失,并于一个工作日内填写工艺规程事故报告单,送交技术主管。第7章附则第31条本制度的制、修、止本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须经公司经营常务会议讨论,并由主管生产技术的副总经 理决定。第32条生效日期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审樓也期扯准日期轉改标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