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首章与“名”相关问题的重新审视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7985487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首章与“名”相关问题的重新审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老子》首章与“名”相关问题的重新审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老子》首章与“名”相关问题的重新审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老子》首章与“名”相关问题的重新审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老子》首章与“名”相关问题的重新审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子》首章与“名”相关问题的重新审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首章与“名”相关问题的重新审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子首章与“名”相关问题的重新审视以北大汉简老子的问世为契机曹峰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一期公布了北京大学所藏汉简老子(以下简称北大汉简老 子)三支简的照片,其中老子(一)可以和今本老子第一章相对应: 道可道,非恒道殹1。名可命,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今本老子第一章如下所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马王堆帛书老子第一章(甲本)如下所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 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妙)恒有欲也

2、,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 胃(谓)玄之有(又)玄,众眇(妙)之门丄马王堆帛书老子第一章(乙本)如下所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 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妙);恒又(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 异名同胃(谓)。玄之又玄,众眇(妙)之门。从中可以看出,北大汉简老子和马王堆帛书老子比较接近,但也有很大一个区别, 那就是包括马王堆帛书老子在内,几乎所有文本作“名可名”的地方2,北大汉简老子 作“名可命”。当然,“名”和“命”是通假的关系,或者说“名”多用作名词,而“命”则 多用作动词,二者并无实质意义上的差别。例如,与今本十四章相当的

3、部分,马王堆帛书老 子乙本作:视之而弗见,命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命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命之曰夷。 其上不谬,其下不忽,寻寻呵,不可命也。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中,“命”字均写作“名”。如果我们仅仅将“名”和“命”视为通假的关系,虽无大错,但可能会因此遗漏一些值 得探讨的现象,也就是说北大汉简老子本为什么要故意放弃修辞上的整齐美观,而使用1 “道”下有一字,照片不清晰,笔者以为“殹”字可能性比较大。标点为笔者所加。2 笔者依据的各种文本参考了岛邦男的老子校正。这样一种不整齐不美观的表达方式呢。在笔者看来,老子第一章的“名可名,非常名”是一个难解的部分,北大汉简老子本的出现,或许能够提供一些重要信息。

4、关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目前最为常见的解释是“能用一般的语言来 说明的平常的、普通的道不是常道(恒常之道、绝对之道)。能用一般的语言来说明的平 常的、普通的名不是常名(恒常之名、绝对之名)。”3此处,“道可道,非常道”可以理解,“名可名,非常名”却难理解。因为老子反复 地说,道是无名的。从道物两个世界的划分看,名则处于形而下的世界。形而下的世界是“有 形”、“有名”的,通过“形”、“名”构建起来,并通过名称、名分来确立世界的制度和秩序、 等级。这一点,既在老子第一章得到清楚的表达,在道家其它文献中也得到过反复论述, 并不稀奇。但“常名”是个什么东西,既然道不可名,为什么还有“常

5、名”4,这岂不矛盾? 査阅古典文献,也完全不见“常名”或“恒名”的用例。然而,依笔者管见,老子研究史 上,似乎从未有人对此问题引起重视。老子中的“名”,有时表示“名誉”之意,对此本文不作考察,只探讨其它用例。先 看今本。第一,用来表示道无名,及道不可以用普通的语言去表达描述。无名,天地之始。(第一章)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第十四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 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第二十五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为而

6、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第三十七章) 道隐无名。(第四十一章)第二,表示形下的世界是由形名构成的。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 海。(第三十二章) 我们发现,除四十一章外,其余“名”的用例均见于道经部分。这也是值得注意的现象。郭店楚简不见第一章。和今本二十五章、三十二章相当的部分,内容基本相同。也可以 看到“镇之以亡名之朴”(今本第三十七章)的说法。“名”只见于甲本,不见于乙、丙本。3 例如任继愈老子新译(第 61 页)、陈鼓应老子注译及

7、评介(第 62 页)均作类似解释。4 庄子 知北游则鲜明指出:“道不当名”,原文为“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 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 从内容看,也同样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道”无名,用一般语言无法表达“道。”以及“名” 是构筑形下世界、人类社会的重要元素。不过,没有类似第一章“有名,万物之母”之类明 确的表达。马王堆汉墓帛书和今本基本相同,但道经的最后一章(今本第三十七章)开始不是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而是“道恒无名”。 郭店楚简本作“道恒无为”。 从后面有“镇之以 无名之朴”看,马王堆本最善。我们注意到,马王堆本道经部分第一章突出“道”和“名” 的

8、关系,而最后一章也突出“道”和“名”的关系,这里是否存在刻意要和第一章形成对应 的意识呢?要注意的是,今本第二十一章以下内容: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 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马王堆帛书基本相同,郭店楚简无) 这里的“名”似应作“道”之“名”解。把握了“道”之“名”,就可以“以阅众甫”,即了 解万物本始了,这种说法,和强调“道恒无名”、“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的方向 似乎完全相反。冯友兰曾努力为之解释:“道常无名,朴。所以,常道就是无名之道。常道 既是无

9、名,所以不可道。然而,既称之曰道,道就是个无名之名。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以阅众甫。(第二十一章)道是任何事物所由以生成者,所以,其名不去。不去之名,就是 常名。常名实在是无名之名,实则是不可名底。所以说,名可名,非常名。”(新原道, 见三松堂全集第5卷,第 45 页)不少学者对第一章“名可名,非常名”的解释,也是将 “常名”视为“道之名”(陈鼓应,第 55 页),这样就出现了一个矛盾的现象,如前所述,在 同一本老子中,甚至在同一章(第一章)中,老子既明确提出“道”无名或不可“名,” 又说存在所谓“道”之名,对此,似乎没有哪位学者对这奇怪现象,以及为何要强调“道” 之名,做出过合理解释。这里,

10、再来看看早期文献是如何解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先看淮 南子道应: 桓公读书于堂,轮扁斲轮于堂下,释其椎凿而问桓公曰:“君之所读书者,何书也?” 桓公曰:“圣人之书。”轮扁曰:“其人焉在?”桓公曰:“已死矣。”轮扁曰:“是 直圣人之糟粕耳!”桓公悖然作色而怒曰:“寡人读书,工人焉得而讥之哉!有说则可, 无说则死。”轮扁曰:“然,有说。臣试以臣之斲轮语之:大疾,则苦而不入;大徐,则 甘而不固。不甘不苦,应于手,猒于心,而可以至妙者,臣不能以教臣之子,而臣之子 亦不能得之于臣。是以行年六十,老而为轮。今圣人之所言者,亦以怀其实,穷而死, 独其糟粕在耳!”故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

11、名可名,非常名。” 这段故事的重点在于“道”只可体会,不可言传。一般的知识、教诲都是“糟粕”而已,这 对我们理解究竟什么是“常名”并无直接帮助。文子上仁有以下这样一段话: 文子问治国之本。老子曰:本在于治身,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身乱而国治也。故曰:“修之身,其德乃真。”道之所以至妙者,父不能以教子,子亦不能受之于父,故“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 这依然是在讲“道”至妙而不可言传。并未回答何谓“常名”。再来看淮南子本经: 今至人生乱世之中,含德怀道,抱无穷之智,钳口寝说,遂不言而死者众矣,然天 下莫知贵其不言也。故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著于竹帛,镂于金石,可传 于人者,其粗也

12、。这段话的重点在于“贵不言”,强调书面的有形的知识、教诲都是“粗”的东西。这对我们理 解“常名”也无直接帮助。文子精诚以下这段话内容也大致相同: 故至人之治,含德抱道,推诚乐施,抱无穷之智,寝说而不言,天下莫之知贵其不 言者,故“道可道,非常道也,名可名,非常名也。”著于竹帛,镂于金石,可传于人者 皆其粗也。因此,以上几则解说,都侧重强调“道”之玄妙,用普通的、有形的知识、语言无法把握“道”, 这对理解“道可道,非常道”比较合适,但对于为何还需要特别提出“名可名,非常名”并 无太大启发。王弼的老子注释,基本上也是在这条思想延长线上。他对这两句话作了如下解释: 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

13、常也。故不可道也,不可名也。“指事造形”指形下世界的事物都是可见可识、形象具体的。故“非其常也”。王弼的老子 指略进一步作了如下阐发: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无形,由乎无名。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 是故天生五物,无物为用。圣行五教,不言为化。是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 常名”也。五物之母,不炎不寒,不柔不刚;五教之母,不皦不昧,不恩不伤。虽古今 不同,时移俗易,此不变也,所谓“自古及今,其名不去”者也。名也者,定彼者也;称也者,从谓者也。名生乎彼,称出乎我。故涉之乎无物而不 由,则称之曰道,求之乎无妙而不出,则谓之曰玄。然则,言之者失其常,名之者离其真,为之者则败其性,执之者则

14、失其原矣。是以 圣人不以言为主,则不违其常;不以名为常,则不离其真;不以为为事,则不败其性; 不以执为制,则不失其原矣。也就是说,王弼既承认有一个“自古及今,其名不去”的常名存在,这个“常名”的性质表 现为“古今不同,时移俗易,此不变也”。但王弼又说“名”、“称”只是人为之物,在“无物 而不由”、“无妙而不出”的“道”、“玄”的领域,则不起作用。从“言之者失其常,名之者 离其真”、“不以名为常,则不离其真”来看,王弼还显然反对“常名”的存在,因为“名” 和“常”正好相对。勿庸置疑,关于“常名”,王弼这里也存在着内在的矛盾。我们发现,与上述解释系统不同,古典文献中,对首章这句话,还有另外一个解释

15、系统 例如文子道原有以下的話: 老子曰:夫事生者应变而动,变生于时,知时者无常之行。故“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书者言之所生也,言出于智,智者不知,非常道也;名可名,非藏书者也。5这段话行文跳跃,较难理解,但总体上在强调“道”常变易,无常行,虽然作者没有明确指 出,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和普通人不同,依据“道”无名无形的原理“,事生者”、“知时者” 能够认识那些不落于文字、不著于书籍中的、变易无常的“道”和“名”,在行动上采取“应 变而动”、“无常之行”的姿态。类似论述又见文子上义:老子曰: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道而令行为右,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 于事,不必循俗。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 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也。诵先王之书,不若闻其言,闻其言,不若得其 所以言,得其所以言者,言不能言也,故“道可道,非常道也,名可名,非常名也。” 我们发现这段话的最后几句,也见于淮南子氾论: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王道缺而诗作,周室废、礼义坏 而春秋作。诗春秋,学之美者也,皆衰世之造也,儒者循之以教导于世,岂 若三代之盛哉!以诗、春秋为古之道而贵之,又有未作诗、春秋之时。夫 道其缺也,不若道其全也。诵先王之诗、书,不若闻得其言;闻得其言,不若得其 所以言。得其所以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