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方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57984413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健康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职业健康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职业健康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职业健康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职业健康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健康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健康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开青菱城市花园705#、706#、708#、709#楼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编制人: (技术负责)审核人: (项目经理)审批人: (总工程师)武汉烽火建筑有限公司青菱城市花园项目部2010年6月26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专项方案一、编制依据本公司一体化管理手册和一体化管理作业文件建筑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止法二、管理方针强化过程管理、创建优质工程:全面推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加强各个管理过程和施工过程、生产过程、检验过程、服务过程的控制,推广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流程、新方法,积极创建优质工程和文明工地,出精品,树品牌,以质量求效益。全员参加环保、坚持净化

2、环境:教育和激励全体员工,以对环境负责的态度和方法来工作,逐步提高全体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将节约能源、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不断地改善环境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努力实现资源充分利用和消耗最低化;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对全体员工提出要求,在施工、生产有关的全过程强化污染预防,并坚持改善环境绩效。降低职业危险、保障健康安全:通过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控制重要风险因素,减少事故,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绩效;为全体员工和外来人员提供健康安全保障。诚信经营服务、追求各方满意:以诚实的态度、良好的信誉与社会各界合作,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的工程施工产品。让关注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行为的绩效的顾客和其他相关各

3、方都满意。遵守法律法规、坚持与时俱进:贯彻以人为本、依法治企,在工作中自觉地遵守国家和地方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坚持持续改进,利用方针、目标和指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管理评审等,采取改进措施,实现质量管理有效性和效率、环境绩效和职业健康绩效的持续改善。三、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1、焊接、切割作业管理措施从事焊接、切割作业的人员必须持有效的资格证件,并取得相应焊接、切割的有效操作证;所有焊接、切割设备均应由项目部检定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专业施工员根据施工图纸确定相应部件的焊接工艺、切割工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组织实施。焊接、切割作业人员

4、负责按规程规范、作业指导书、安全方案实施。严禁在储存或加工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周围10m范围内进行焊接和切割作业。在交叉作业时,进行焊接、切割作业必须设置设有防止静电、爆炸和金属飞溅引起火灾的隔离措施,并应采取防止灼伤措施。2、高处作业管理措施(1)高处作业的施工人员按照岗位培训的要求进行上岗前培训(或技术交底)和身体检查,经过理论考试或实际操作考核并取得上级主管机关颁发的操作证后方能上岗操作。(2)建立高处作业人员登记表,作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年满18周岁以上;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考试和

5、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证件;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它条件。3、噪音控制措施现场加强环境噪音的长期检测,指派专人负责实施噪音检测,检测仪器应检验合格。测定方法、条件、频率、检测点的确定等需符合国家有关环境噪音管理规定,对噪音超标有关因素进行及时调整,发现不符合时,按不合格控制程序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执行,并作好记录。4、节能降耗控制措施加强能源管理,科学合理地利用能源、资源,杜绝浪费现象。用水管理: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施工、生产的特点、进度计划及水电预算,制定月用水计划。施工用水设施的出水口一律采用节水型截门或水龙头控制,胶管末端不得采用回折止流,水管衔接处要拧紧、绑牢固,防止滴漏。

6、设置沉淀池,以实现废水回收,再用于清洗、防尘等,提高水的重复利用。在供水处或醒目位置设立节水标志,提醒大家时刻注意节约用水。5、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现场环保工作计划(1)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环境法律法规和本公司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及相关文件要求,达到并超过“武汉市文明安全工地”的要求。(2)积极全面地开展环保工作,建立项目部环境管理体系,成立环保领导小组,予以运行控制,定期或不定期监测监控。(3)加强环保宣传工作,提高全员环境意识。(4)现场采取图片、表扬、评优、奖励等多种形式进行环保宣传,并将环保知识的普及工作落实到每位施工人员身上。(5)现场建立环保义务监督制度,保证及时反馈信息,对环保做

7、得不周之处及时提出整改方案,积极改进并完善环保措施。(6)按管理手册进行环保噪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7)实行奖罚制度,定期奖励。2)施工现场环保工作制度(1)积极全面开展工作,加强施工现场环保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由技术、生产、物资、机械等部门组成的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安全员兼任环保员。(2)依据环境管理体系,明确职责、权限。(3)建立环保信息网络,加强与当地环保局的联系。(4)不定期组织工地的业务人员学习国家、武汉市环境法律法规和本公司环境手册、方针、目标、指标知识等内部标准,使每个人都了解IS014001环保标准和“武汉市文明安全工地”要求和内容。(5)认真做好施工现场

8、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工作,包括噪声监测记录及环保管理工作自检记录等,做到数据准确、记录真实。(6)施工现场要经常采取多种形式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施工队进场集体进行环保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7)制定出防止大气污染,防止水污染和防止施工噪声污染的具体制度:a、 防止大气污染制度:现场采用液化石油气清洁燃料,严禁熬沥清、烧杂物。b、 防止施工粉尘污染制度:现场临时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并定期洒水;在现场大门口设置简易洗车装置,对进出现场的运输车辆车轮携带物清洗,做好防尘工作;严禁凌空抛撒施工垃圾。c、 防止水污染制度:车辆冲洗污水设沉淀池,食堂设置隔油池,定期清掏。d、 防止噪声污染制

9、度: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间尽量控制在622点,并采用低频振捣棒,结构施工阶段昼间不超过70分贝,夜间不超过55分贝;对强噪声机械设置封闭工棚,加强教育,使人为噪声减少到最低点;混凝土浇筑如须连续施工,须做好周围居民的工作并向环保局提出书面报告。(8)凡违反环保制度,屡教不改的人视情节轻重给予20-100元的处罚。3)施工现场环保工作措施(1)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转,环保员(安全员兼)切实做好本职工作,随时进行信息反馈,定期召开例会,由环保员总结信息,集体解决落实,保证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持续改进。(2)为防止大气污染,施工现场采取如下具体措施:a、 职工大灶和茶炉,采用煤气(电)方式,每月进行两次

10、自检,b、 现场内严禁熬沥青和烧杂物。(3)为防止施工粉尘污染,现场采取如下具体措施:a、 对类似水泥的易飞扬细颗料散体材料,安排在临时库房存放或用彩条布遮盖;运输时采用彩条布遮盖或其他方式防止遗撒、飞扬;卸装时要小心轻放,不得抛撒,最大限度的减少扬尘。b、 对进出现场的车辆,进行严格的清扫,做好防遗撒工作。在土方开挖运输期间,设专人负责清扫车轮,对松散易飞扬物采取遮盖。c、 对临时施工道路进行路面硬化,在干燥多风季节定时洒水。d、 结构施工中的施工垃圾采用容器吊运至封闭垃圾站,并及时清运。e、 运输车不得超量运载,运载工程土方最高点不超过车辆槽帮上沿50cm,边缘低于车辆槽帮上沿10cm,装

11、载建筑渣土或其他散装材料不得超过槽帮上沿。(4)为防止噪声污染,现场采取如下具体措施:a、 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避免人为地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采取先进的联系方式,避免如吹口哨的噪声污染。b、 定期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文明施工的教育,对施工生产有关管理人员(包括外包队负责人)定期进行文明施工现场对噪声控制要求的考核。c、 浇筑混凝土时尽量安排在6:0022:00进行,选用低频振捣棒,结构施工阶段噪声昼间控制在70分贝以下,夜间控制在55分贝以下,并且经常测试。特殊情况须在夜间施工时,一方面要尽量采取降噪措施,另一方面要做好周围居民工

12、作,最大限度的减少扰民。d、 对强噪声机械如电锯电刨等,使用时须在封闭工棚内,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对使用时不能封闭的机械如振捣棒等,严格控制工作时间。e、 施工期间,尤其是夜间施工尽量减少撞击声、哨声,禁止乱扔模板、拖铁器及禁止大声喧哗等人为噪声。f、 加强噪声监测,采取专人监测、专人管理的原则,及时对施工现场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g、 会同有关部门和领导及时妥善处理重大扰民问题,详细记录问题及处理结果,必要时及时上报监理和甲方。(5)为防止水污染,现场采取如下具体措施:a、 施工现场道路平整,做到不积水。b、 对现场油料集中保管,油料库做好防渗、污、跑、冒、滴、漏处理。c、 搅拌机和运输车辆冲洗污水、地泵池污水等须设二级沉淀池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回收供洒水降尘用。d、 现场内职工食堂污水经过滤、沉淀、隔油后排入污水管线。(6)做好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工作,定期对环境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文字记录和存档工作。武汉烽火建筑有限公司青菱城市花园项目部2010年6月2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