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7980448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Sty rerents for ed steel ladesnd pltfrm art3:Industrlurails and stelplatform自0091起执行 前 言本部分除第3章外为强制性。 GB 405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B 4053.钢直梯; -G4053.2钢斜梯; -B 405.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本部分为B 405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的第3部分。 本部分是对 405.3193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和GB 405.4-183固定式工业钢平台的修订,修订后两个部分合并为一个标准。

2、 本部分与B 43.31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防护栏杆设置的高度要求和条件; -修改了对材料的要求; -修改了扶手设计载荷的规定; -增加了中间栏杆和立柱的载荷要求; -修改了防锈及防腐蚀的要求; -修改了防护栏杆推荐高度及最低高度的规定; 增加了扶手结构、非圆截面扶手尺寸及扶手周围空间的要求; -修改了中间栏杆与上下方构件间距的规定; 增加了立柱安装的要求; 修改踢脚板结构的要求,增加了踢脚板高度的规定. 本部分与GB 4034198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对材料的要求;修改了平台设计载荷的规定; -修改了防锈及防腐蚀的要求;-修改了平台宽度的规定; 修改了平台行进方向长度的规

3、定;修改了平台上方空间高度的要求;-增加了通行平台倾角的规定. 本部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吉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长春工业大学、长春工程学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肖建民、曲生、郑凡颖、孙伟、韩连英。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405398,GB 403。31993;GB 45。498.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的设计、制造和安装方面的基本安全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工业企业内工作场所中使用的防护栏杆及钢平台(另有标准规定的

4、除外)。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403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B 52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 ied inurial guarail 永久性安装在梯子、平台、通道、升降口及其他敞开边缘防止人员坠落的框架结构,简称护栏(见图). 3。 扶手(顶部栏杆) handrai(tp-ral)可供手握作为

5、支撑并有阻挡功能的防护栏杆顶部构件。 3.3中间栏杆(横杆) intrediat ai(kne-ral) 安装在顶部栏杆和地板之间的防护栏杆水平构件。 3。4 立柱(支柱) pt(stachon)与平台或其他固定结构连接,支撑防护栏杆的垂直构件。 。 踢脚板(档板) t board(te plte,kick plte) 沿平台、通道或其他敞开边缘垂直设置,用来防止物体坠落(或人员滑出)的防护栏杆构件。3 平台 ptform 在周围区域平面以上有可供人员工作或站立的平面结构。 37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 fixeindustial tepatorm永久性安装在建筑物或设备上供人员工作、休息或通行的钢

6、制平台。3。1工作平台 ok atform 装有要求的防护装置,供人员进行工作活动的平台. 37。2 梯间平台(中间平台,休息平台)lding(itermeiate pltfor,st platfor) 相邻梯段间供人员休息或改变行进方向的平台。3.7。 通行平台(通道) waking pltr(wakay,runy)供人员由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行走的平台。4 一般要求 4。1 防护要求 4。11 距下方相邻地板或地面1。2 及以上的平台、通道或工作面的所有敞开边缘应设置防护栏杆. 4.1。2 在平台、通道或工作面上可能使用工具、机器部件或物品场合,应在所有敞开边缘设置带踢脚板的防护栏杆。 4

7、.13 在酸洗或电镀、脱脂等危险设备上方或附近的平台、通道或工作面的敞开边缘,均应设置带踢脚板的防护栏杆. 4。1.4 当平台设有满足踢脚板功能及强度要求的其他结构边沿时,防护栏杆可不设踢脚板。 42 材料 防护栏杆及钢平台采用钢材的力学性能应不低于235-B,并具有碳含量合格保证。 扶手(顶部栏杆);2中间栏杆; 3-立柱; 踢脚板; 栏杆高度。 图1 防护栏杆示意图 3 防护栏杆设计载荷43.1防护栏杆安装后顶部栏杆应能承受水平方向和垂直向下方向不小于890 N集中载荷和不小于70Nm均布载荷.在相邻立柱间的最大挠曲变形应不大于跨度的1/250。水平和垂直载荷以及集中和均布载荷均不叠加。

8、4。3。 中间栏杆应能承受在中点圆周上施加的不小于7 N水平集中载荷,最大挠曲变形不大于7 mm。 4。3。 端部或末端立柱应能承受在立柱顶部施加的任何方向上890 N的集中载荷. 4。 钢平台设计载荷 4。4. 钢平台的设计载荷应按实际使用要求确定,并应不小于本部分规定的值。 4。4.2整个平台区域内应能承受不小于3N/2均匀分布活载荷. 4.4。3 在平台区域内中心距为1000 mm,边长300m正方形上应能承受不小于kN集中载荷。.4。4 平台地板在设计载荷下的挠曲变形应不大于10mm或跨度的1/200,两者取小值. 4.5 制造安装4.1 防护栏杆及钢平台应采用焊接连接,焊接要求应符合

9、GB 502的规定。 当不便焊接时,可用螺栓连接,但应保证设计的结构强度。安装后的防护栏杆及钢平台不应有歪斜、扭曲、变形及其他缺陷。 4.5。2防护栏杆制造安装工艺应确保所有构件及其连接部分表面光滑,无锐边、尖角、毛刺或其他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或妨碍其通过的外部缺陷。4。5.3 钢平台和通道不应仅靠自重安装固定.当采用仅靠拉力的固定件时,其工作载荷系数应不小于1。5。设计时应考虑腐蚀和疲劳应力对固定件寿命的影响。4。5.4 安装后的平台钢梁应平直,铺板应平整,不应有歪斜、翘曲、变形及其他缺陷. 46 防锈及防腐蚀 。6.1 防护栏杆及钢平台的设计应使其积存水和湿气最小,以减少锈蚀和腐蚀。 4。2

10、 根据防护栏杆及钢平台使用场合及环境条件,应对其进行合适的防锈及防腐涂装。.6.3防护栏杆及钢平台安装后,应对其至少涂一层底漆和一层(或多层)面漆或采用等效的防锈防腐涂装.5 防护栏杆结构要求5.1结构形式 .1。 防护栏杆应采用包括扶手(顶部栏杆)、中间栏杆和立柱的结构形式或采用其他等效的结构。5.1。2防护栏杆各构件的布置应确保中间栏杆(横杆)与上下构件间形成的空隙间距不大于0。构件设置方式应阻止攀爬. 5.2 栏杆高度 52。1 当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距基准面高度小于2 时,防护栏杆高度应不低于00 m. .。2 在距基准面高度大于等于2 m并小于20 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高

11、度应不低于105 mm。 5. 在距基准面高度不小于20m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高度应不低于120mm。 3 扶手 5.3。扶手的设计应允许手能连续滑动。扶手末端应以曲折端结束,可转向支撑墙,或转向中间栏杆,或转向立柱,或布置成避免扶手末端突出结构.5。3.2 扶手宜采用钢管,外径应不小于30 m,不大于 mm。采用非圆形截面的扶手,截面外接圆直径应不大于57 mm,圆角半径不小于3 mm。 5.3.3扶手后应有不小于75 mm的净空间,以便于手握。 5.4 中间栏杆5.4.1在扶手和踢脚板之间,应至少设置一道中间栏杆。 。42 中间栏杆宜采用不小于5 m4 mm扁钢或直径6 mm的

12、圆钢.中间栏杆与上、下方构件的空隙间距应不大于500 m。 5。 立柱 。5。1 防护栏杆端部应设置立柱或确保与建筑物或其他固定结构牢固连接,立柱间距应不大于0 mm。 5.52 立柱不应在踢脚板上安装,除非踢脚板为承载的构件。 5。5。3 立柱宜采用不小于0 m50 m4 m角钢或外径30 mm0mm钢管。5.6 踢脚板 。61 踢脚板顶部在平台地面之上高度应不小于100 m,其底部距地面应不大于10 mm。踢脚板宜采用不小于10m2 m的钢板制造. 56.2 在室内的平台、通道或地面,如果没有排水或排除有害液体要求,踢脚板下端可不留空隙.6 钢平台结构要求 6. 平台尺寸 61工作平台的尺

13、寸应根据预定的使用要求及功能确定,但应不小于通行平台和梯间平台(休息平台)的最小尺寸。 6.2 通行平台的无障碍宽度应不小于7m,单人偶尔通行的平台宽度可适当减小,但应不小于450 mm。 6。13 梯间平台(休息平台)的宽度应不小于梯子的宽度,且对直梯应不小于70 mm,斜梯应不小于760 mm,两者取较大值。梯间平台(休息平台)在行进方向的长度应不小于梯子的宽度,且对直梯应不小于700 m,斜梯应不小于80 m,两者取较大值。 。上方空间 2。1平台地面到上方障碍物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20 mm。 6.2 对于仅限单人偶尔使用的平台,上方障碍物的垂直距离可适当减少,但应不小于10 mm. 6

14、。3 支撑结构 平台应安装在牢固可靠的支撑结构上,并与其刚性连接;梯间平台(休息平台)不应悬挂在梯段上。 。4 平台地板6.4。平台地板宜采用不小于4 m厚的花纹钢板或经防滑处理的钢板铺装,相邻钢板不应搭接。相邻钢板上表面的高度差应不大于 mm。 6.42 工作平台和梯间平台(休息平台)的地板应水平设置。通行平台地板与水平面的倾角应不大于10,倾斜的地板应采取防滑措施。 (校对:寒戈 责任编辑:黎竹勋)发布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9-3-31发布提出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起草单位:吉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长春工业大学、长春工程学院批准单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文中如有不足,请您见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