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战略意义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7975211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91 大小: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战略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三、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战略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三、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战略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三、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战略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三、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战略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战略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战略意义(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鄂 尔 多 斯 市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战略规划纲要鄂尔多斯市旅游局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二零一一年十二月鄂尔多斯市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编制领导小组组 长:曹郅琛 副市长副组长:双青克 市政府副秘书长乔 明 市旅游局局长 成 员:杨 云 市发改委副主任王聿慧 市文化局副局长董介中 市交通局副局长巴特尔 市水务局副局长胡亚格 市林业局副局长徐金刚 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阎 忠 市旅游局副局长郝永诚 市旅游局副局长苏永华 市旅游局副局长乌 兰 达拉特旗副旗长张 韬 准格尔旗副旗长何向国 乌审旗副旗长任若玲 杭锦旗副旗长武再厚 鄂托克旗副旗长张额尼热图 鄂托克前旗

2、副旗长鄂尔多斯市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编制组组 长:郝志成 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 院长 乔 明 鄂尔多斯市旅游局局长 高级经济师 兼职教授成 员:巴雅尔 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 副院长 李文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 博士郝永诚 鄂尔多斯市旅游局副局长苏永华 鄂尔多斯市旅游局副局长 经济师 孟克巴雅尔 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助教 在读博士 张冠群 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助教 硕士阿茹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助教 硕士吴艳茹 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讲师 硕士宋河有 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讲师 硕士李和勇 鄂尔多斯市旅游局 硕士赵亚琼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研究生

3、刘正鼎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研究生目 录一、沿黄河旅游风光带范围界定8(一)地理概念上的界定8(二)资源配置上的界定8(三)综合界定8二、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背景条件9(一)历史文化背景9(二)社会经济背景5(三)区域旅游发展背景6三、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战略意义12(一)旅游发展战略意义12(二)区域生态意义13(三)区域统筹发展意义14(四)旅游产业集群培育14(五)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15四、沿黄河旅游风光带的发展目标15(一)发展定位15(二)发展目标16(三)总体要求17五、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开发条件18(一)区位与交通18(二)资源与市场20(三)旅游开发基础条件21(四)

4、政策支持23六、沿黄河旅游风光带旅游资源分析24(一)重点人文旅游资源24(二)重点自然旅游资源29(三)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32(四)优势与特色资源定位50七、沿黄河旅游风光带旅游市场分析42(一)市场现状42(二)市场趋势分析42(三)专项旅游市场分析44(四)客源市场定位46(五)旅游市场开拓49八、沿黄河旅游风光带旅游产品开发构想50(一)旅游产品开发的指导思想50(二)旅游产品体系构建53(三)旅游中心集镇的构建56(四)旅游线路设置与旅游产品配置56(五)其他建设项目66(六)旅游开发模式67九、沿黄河旅游风光带旅游开发效益分析68(一)经济效益68(二)社会效益69(三)环境效益

5、70一、沿黄河旅游风光带范围界定(一)地理概念上的界定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黄河“几”字形大弯与万里长城的合围怀抱之中。地理坐标为东经11127201064240,北纬 405140373524,东西长约 400 公里,南北宽约 340公里,总面积为 87428 平方公里。鄂尔多斯市西北、北及东北三面隔黄河与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相望,西与乌海市以及宁夏石嘴山市接壤并紧邻黄河。从地理学角度看,考虑黄河水集水区域以及地质地貌成因的相对一致性,将沿黄河旅游风光带的范围大致界定为以黄河干流中心线向鄂尔多斯境内延展50公里的区域,大致包括鄂托克前旗、

6、鄂托克旗西部地区、杭锦旗西部与北部地区、达拉特旗北部地区以及准格尔旗北部与东部地区。(二)资源配置上的界定鄂尔多斯地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基于沿黄河旅游风光带的资源配置与资源开发的互补性和协调性,拟将沿黄河的旗县临近黄河50公里的范围划定为沿黄河旅游风光带。(三)综合界定综合上述地理和资源因素,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完全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区域概念,即“鄂尔多斯市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其具体范围包括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西部地区、杭锦旗西部与北部地区、达拉特旗北部地区和准格尔旗北部与东部地区(见图1-1)。图1-1 鄂尔多斯市沿黄河旅游风光带范围图二、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背景条件(一)历史文化背景1黄河

7、文化黄河流域是我国文化的发祥地。早在七万年前,这里就有了人类生活的踪迹,被考古学界称为“河套人”。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遍及黄河两岸、大河上下。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黄河流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勤劳勇敢的先民们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艰苦劳作,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的远古文明。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黄河流域的人口急剧增加,生产和文化飞速发展。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已处于氏族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历史时代。在距今约四千年前,原始公社瓦解,奴隶制国家初步形成。奴隶制社会时期,生产规模

8、和社会分工进一步扩大,为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文化艺术和自然科学的创造,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西周以后的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开始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新的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的发展,封建制的新生产关系代替了奴隶制的旧生产关系,城市经济繁荣起来,思想文化生活随之也空前活跃起来,并形成了古代学术思想史上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并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典籍。 自秦汉至北宋,黄河流域一直是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生活在大河上下的各族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卓越智慧,创造了更加绚丽多彩的文化。内涵丰富的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长江文化共同成为中国三大主源文化,这为鄂尔多斯市

9、沿黄河旅游风光带的打造提供了重要的文脉支撑条件。 2鄂尔多斯沿黄河地区的历史文化鄂尔多斯,是地球上最原始的古陆之一,在多次复杂的地壳运动和海陆变迁中,最终形成了鄂尔多斯高原。从距今一亿八千万年前起,直到距今七千万年前,鄂尔多斯大地上恐龙空前繁盛,主宰着这片神奇的土地。今天在鄂托克旗境内,仍保留着完整的恐龙足迹化石区。这里是“河套人”的发祥地,拥有以“河套文明”为代表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早在商、周时期,在鄂尔多斯沿黄河地区就有土方、鬼方、猃狁、戎狄、林胡、楼烦、匈奴等古代游牧部落的活动;当时的鄂尔多斯沿黄河地区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农业,史称“新秦中”;秦始皇修筑的南起陕西甘泉山,北至九原郡的

10、纵贯鄂尔多斯的秦直道,从榆溪河入鄂尔多斯境内,经伊金霍洛旗红庆河、东胜区二倾半、漫赖、城梁、达拉特旗解放滩直通黄河以北,是中国古代第一条高速公路;到汉元帝时,汉匈之间关系和好,汉朝选送宫女王昭君嫁于匈奴呼韩邪单于,王昭君随呼韩邪单于经陕北、鄂尔多斯渡黄河北行,来到漠北草原,现达拉特旗昭君坟乡境内黄河渡口旁边有传说中的昭君坟。汉朝时期,鄂尔多斯沿黄河地区的农业经济迅速发展,汉匈杂居,农耕与畜牧并存,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不断在此融合,为鄂尔多斯地区文化的多元发展,经济社会生活的丰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元朝时期,鄂尔多斯地区作为蒙古皇室封地,归察罕脑儿管辖。十五世纪中叶,明朝天顺年间,守护成吉

11、思汗陵寝(即“八百室”)的蒙古鄂尔多斯部从蒙古高原进驻河套地区,“八百室”随之迁入。五百多年来,鄂尔多斯部一直没有离开过鄂尔多斯地区。鄂尔多斯文化是以蒙古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鄂尔多斯沿黄河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处在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衔接地带。历史上,和平时期的商贸流通和战争时期长城两岸的烽火,使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鄂尔多斯沿黄河地区的区域文化。这些均成为鄂尔多斯沿黄河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宝贵资源和财富。(二)社会经济背景 历史上,生活在鄂尔多斯高原上的阿尔泰语系北方民族主要从事适合当地气候、环境条件的畜牧经济,兼营农业、手工业和狩猎业。今天,勤劳

12、的鄂尔多斯人在长期的畜牧业生产过程中总结经验,选育和培育出了乌审马、阿尔巴斯白绒山羊、鄂尔多斯细毛羊等优良品种。其中,阿尔巴斯山羊绒被世人誉为“宝石纤维”。目前,鄂尔多斯地区较完整地保留和传承了蒙古民族传统的牧业生产生活习俗,为游客提供了了解蒙古民族文化,体验生产、生活的牧业经济环境。鄂尔多斯市黄河流经沿岸地区的农业灌溉条件较好,生活在沿黄河一带的鄂尔多斯人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了现代农业,这些为旅游区绿色食品的供应和农业休闲度假游提供了先决条件。随着时代的进步,鄂尔多斯人又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骄人业绩。鄂尔多斯蒙古族历史文化、成吉思汗祭祀文化和蒙古族民俗文化构成了丰厚的无形文化

13、,为鄂尔多斯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和长久不衰的生命力。鄂尔多斯市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金三角”地区,经济区位优越,发展潜力巨大。鄂尔多斯拥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天然碱、高岭土和畜牧等自然与生态资源,尤其是以储量巨大的煤炭资源、发展迅猛的能源(电力)工业、罕见的世界级整装气田、闻名遐尔的毛(绒)纺织业著称于世,已被纳入到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重点区域之列。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经济建设发展迅速,发展势头在自治区各盟市中处于前列,尤其是工业发展速度和效益在自治区连续多年名列前茅。飞速发展的经济及其形成的经济现象,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2010年,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加大改革力度,围绕“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城乡统筹、集约发展”两大战略,提出了打造沿河经济带重大战略举措,多元的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市场经济适应力和一定品牌优势的国有与民营企业,并已经成为全市旅游发展的新兴投资力量与投资主体,为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建设带来了多元融资渠道。同时,沿黄河旅游风光带的打造将成为沿黄河经济带中的重要产业支撑,并在服务功能的体现、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起到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