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1三年安徽高考化学分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7973682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2011三年安徽高考化学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092011三年安徽高考化学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092011三年安徽高考化学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092011三年安徽高考化学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92011三年安徽高考化学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2011三年安徽高考化学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2011三年安徽高考化学分析安徽省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的三年高考化学试题,符合安徽省中学教学实际,体现了平稳过渡,稳中求新,新中求变的特点,为推进新课程实施和高考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试题以能力为主,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同时,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试卷结构长度等设计合理,命题风格和模式保持相对稳定,试题难易适中,有较好的信度、区分度。试题包括两大部分,分别为选择题和填空简答题。下面列表作具体分析:客观题(选择题)三年共性部分题号考查知识点及能力2009-7 2010-7 2011-7以STS问题情境。试题涉及基本概念知识(包括同位素、化合价、物质的量、化学键、

2、氧化还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机物等);能力层面上考查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2009-10 2010-9 2011-8 试题涉及常见元素形成的粒子的性质和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将有机与无机融合,体现学科内知识综合。能力层面上考查基础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2009-9 2010-8 2011-10 考查考生对相关实验知识和操作的了解和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现象的识记以及现象与原理之间的关系作出推断的能力。2009-11 2010-11 2011-9以化学平衡知识为载体,考查考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提的

3、能力。2009-12 2010-11 2011-12 考查电化学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能力层面上综合运用原电池的原理,准确提取实质性内容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2009-13 2010-13 2011-13 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以及酸碱中和滴定的相关知识为载体,能力层面上通过对图像的观察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年变化试题2009-8有机化学基础知识2010-12合金的腐蚀为情景,考查考生信息分析加工整合能力2011-11 考查化学反应原理中的共性与特性知识。能力层面上考查基础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主观题第1大类 元素推断、物质结构2009-25 2010-25 2011-25 以常见

4、8大元素为载体试题内容涉及必修1模块元素及其化合物、必修2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之盖斯定律、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等模块,模块界限模糊,试题坚持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覆盖面广,充分体现学科内的综合特点,既体现在知识方面的综合也体现在能力的方面综合。第2大类 有机化学2009-26 2010-26 2011-26 以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为线索,全面考查有机化合物相关知识,体现模块内综合,强调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选材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以及科技成果,体现化学学科的应用性和时代性.从能力层次考查逻辑推理及正逆推理能力,以及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难点包括限定条件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5、结构推断性质,重要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第3大类 工业流程2009-27 2010-27 2011-27采取流程图方式,考察观察分析获取有效信息,准确提取实质性内容,整合相关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试题的设置强调陌生情境中实现实验与物质性质,基本原理的综合,突出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中的分析综合能力,。第4大类 实验探究2009-28 2010-28 2011-28体现对探究过程的考查,重点落在提出问题、合理假设、实验验证、实验设计、评价和数据处理等方面;考查化学学科的科学方法,以及考生的设计、观察和评价的能力,体现新课改理念。总之,安徽省三年高考试题注重学以致用;注重能力的考查,体现两个有利于

6、的命题指导思想,同时试题保持相对稳定和连续性,有利于考生的情绪和心理,充分发挥其水平。试题符合公平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强。2012高考化学复习建议一、把握好复习的方向、思路和重点1、 “考什么、怎么考”-决定复习的方向要研究新课标,安徽考试说明,高考试题,分析其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对基础知识中的各部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以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理清脉络,抓住知识主干,构建知识网络。在总复习中要充分重视主干知识的支撑作用 ”对基本技能要关注如何长期反复多次训练以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尤其关注“能力立意”的内涵 : 是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

7、决问题的能力,其本质要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中采取基础知识梳理、关联(建立学科结构)+综合情境下的应用。2、“复习什么、怎么复习”-体现复习的思路1、要明确复习目标,确定好知识的起点和落点: 主干知识是什么,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 ,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层次,如何考查等要心中有数,脉络清晰。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2、要加强方法指导,实现知识的“内化”与“活化” : 在“知识结构化、网络化”中要重过程,如元素及其化合物转化的一般规律,特殊条件,思想方法(元素观,转化观、守恒观、微粒观)

8、。3、要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老师大量的讲很容易产生过度讲解,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结果事倍功半;应以挑战性问题带动,激发兴趣,帮助理解巩固知识。 此外学生认真程度、基础、思维方式、学习水平、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和能力均不同,提高合作交流的机会,能够发挥他们的潜力。4、要综合开放,突破重难点,忌单一封闭 : 如解题思维、方法、技巧的归纳总结,形成规律性东西,真正达到把原理搞懂。如实验复习。5、要提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中要研究学生问题的具体表现、性质类型、解决办法。如认知角度,层次等。3、夯实基础、融会贯通-是复习的重点熟练掌握重点内容: 重点内容是指

9、使用次数频繁、应用价值高、又属于基础知识的那部分内容,它们往往是在考试中每考必现的那部分,也是知识网络横向与纵向的“交叉点”。 有效突破难点 难点一是知识自身的,是一般性的、大家共有的;另一个是相对于考生个人的,是个体性的、因人而异的。一般性的难点往往是指概念比较抽象,易与其他概念相混,运用时易发生错误,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比较综合的知识。 个体性的难点是由个体思维方法的差异、理解能力的不同以及个体知识中的缺陷与漏洞决定的,这些难点老师一般不会仔细讲,但它们又往往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拦路虎,给学生造成很大障碍,成为学生自卑的原因。因此,复习过程要引导每个学生一定要把自己学习上的难点找出来,予以特

10、别重视,才能做到夯实基础,融会贯通。 二、做好常规,抓严细节,抓实过程成功复习的方法:锁定目标,关注过程,着力执行 。锁定目标目标锁定要精准。精准就是要对目标进行“分解”、“量化”,实现“可测”,要时刻关注目标的三个维度:方向、时间、程度。关注过程过程伺服要自动。自动就是要建立机制,让“反馈”、“诊断”、“改进”自发进行,准确反馈,科学诊断,及时修正。着力执行指令执行要到位。到位的衡量标准是“敏捷”、“通畅”、“至达”,做到反应敏捷,传输通畅,落实到位。 1、精心规划、合理安排一轮复习: 重点解决“双基”,围绕单元知识点组织复习,检测,达到考试说明要求。知识结构化、基本方法规律化,基本问题类型

11、化、解答问题规范化。 精选习题、精心讲评。减轻教辅的不利影响(如内容偏、习题多、难)学生复习习惯的养成:笔记、错题本。教师:研究考试说明、高考试题要求。一轮复习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能够对知识内容进行纲目式回忆,且脉络清晰;能够明确知识的重难点和考查点。做题有方向、有思路。二轮复习: 综合提高阶段。重在解决差异化的问题。主要解决高考试题中的能力问题。适应理综考试中的各科协调问题。解决如何进一步提高效率的复习。 内容安排:自行整合(学案)、按某资料 学生情况:决定“时间与内容” 复习目标:分解到课时、单元、阶段 课堂教学的要素: 1、层次化;2、问题化;3、参与化;4、方法化;2、关注细节、注重过程

12、教学细节决定教学质量。测验与反馈-题目要有针对性、典型性、新颖性。作业布置-要在精细化和有效性上下功夫,改变布置批改作业的粗放性。讲评-要及时,思路、技巧、规律要总结。3、明确目标、提高效率1、研究考试说明和高考试卷,准确掌握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避免复习不到位,或做无用功。2、研究学情、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加强方法指导。3、扎实“双基”,完善知识体系。注重理解和运用。 考生的复习障碍主要是概念不清、原理模糊。因此掌握概念的内涵外延,原理和规律的本质,在深刻理解和有效运用上下功夫。复习的关键不在于复习了多少遍,花了多少时间,做了多少题,而在于吸收消化了多少,能否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4、问题选择及其价值:什么问题对复习最有价值?我们向学生提供了什么特别的价值?(复习教学的价值取向)4、重视实验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从安徽省三年高考试题命题来看,都针对探究性过程的考查,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探究过程的考查重点落在提出问题,合理假设和实验验证方面。复习中要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开展实验探究,重点让学生充分体验方案的形成过程,不要将文字表达的规范性看做这类试题的核心,规范表达是可以通过实验操作经验甚至纸笔训练得到提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