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57973262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经济学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业经济学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业经济学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业经济学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业经济学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经济学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经济学试卷(附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农业大学2008 2009学年第一学期农业经济学试卷(A卷):号学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考试形式:闭卷笔试,2小时 适用专业:经管类本科得分评阅人一、名词解释(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第#页共5页1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名姓订I!2 .有机农业技术 级妙业专3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4. 农业生产专业化5. 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6. 农村消费结构7. 农业合作经济第#页共5页第#页共5页得分评阅人:院学二:填空题(共14题30空,每空0.5分,共15分)1 .农业的本质特征是。2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归根结底是。3. 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和农业关系的动态演变一般经

2、历,第一阶段 为、工农平行发展和。4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主要体现在产品贡献、市场贡献、外汇贡献、增长贡献和。5 .农业的发展四个阶段中,是凭借人类的本能向大自然乞讨的农业,是凭借人类的感性经验向大自然索取的农业,是科学技术使自然和人类和谐发展的农业。6 国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有:美国型,又称 ;,又称劳动集约型;西欧型,又称中间型。7农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以土地和水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劳动 力、 和。8.农业 生产结构主要是指的比例,其中,种 植业 结构主要是指的比例。9 .我国的粮食安全的含义主要包括:总量安全、和三个层次。10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和经营性服务体系。11

3、. 一般情况下农产品适用蛛网,并且,大宗农产品如粮食需求弹性比较 ;水果、蔬菜、畜产品的需求弹性比较 012 .农产品批发市场根据地域特点可划分为、销地批发市场和 013 .农产品流通具有的特点有、较大的分散性、和较强的政府干预性。14 .农村消费市场的特点有、和层次性。得分评阅人三: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1. 我国面临着耕地资源数量减少与质量下降的双重威胁,不可 能保护农产品稳定增长。()2. 农业科技进步就是指硬技术的应用。()3. 农业科学技术是对农业发展起决定性的生产要素。()4. 农业科技推广的技术都是最先进的技术。()5. 农村产业结构是农

4、业生产结构的一个层次。()6.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当前应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7.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逐步下降,表明农业萎缩了。()8.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农产品流通必须实行国有商业单渠道流通。()9. 农产品生产成本即农业生产费用。()10.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是一个历史范畴,任何社会都存在着“剪刀差”。()得分评阅人四: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7分,共42 分)(注:此题答于后面空白页)1. 确定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2.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方式主要有哪些?3. 影响农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 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经济因素有哪些?5. 农业产业

5、化的类型和典型方式?6. 简述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实现道路?得分评阅人五:论述题(共12分)(注:此题答于后面空白页)论述中国“三农”问题产生、形成原因以及解决思路第#页共5页2008-2009 年第一学期农业经济学 A 卷答案一、名词解释1二元 经济社会结构:发展经济学家阿瑟 .刘易斯, 1954 年提出二元经济 结构,即在发展中国家存在两极:落后的农业部门与相对现代化的工业部门; 导致二元社会结构,即社会呈现出相应的两极:落后的农村与相对发达的城 市,落后、愚昧的农民与教育良好的城市居民。2有 机农 业技 术: 以生 物科 学为 基础 ,利用 农业 内部 生物 与环境 、 生物 与生 物之

6、间的 物质循 环和 能量 转化来发展 农业 的一 种农 业技术 体系 。3农业科 技进 步贡 献率 :指广义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份 额,既包含了自然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又包含了政策、管理水平等软科学 技术进步的作用。4农业 生产 专 业化 :指 各个地区或农业企业由原来从事多种生产项目、生 产多种产品转变为专门或主要从事某种或某几种生产项目或产品,甚至只从 事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某一个生产环节的生产活动。5工 农产 品价 格剪 刀差 :指工农 业产 品长期 交换 中, 因不 等价交 换 形成 的剪 刀状 况差 距 。6农 村消 费结 构: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农民在消费过程中所消

7、费 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服务)的比例关系。7. 农业合 作经 济:劳 动群 众为 了改 善生 产或社 会条 件,谋 取或 维护 自 身利 益,按自 愿互 利原则 联合 起来 组成 的经济 组织 ,其具体 形式是合 作社 。二、填空题1. 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 2.农民问题、农民的利益问题、农民的 生存与发展问题; 3.农业支持工业阶段、工业反哺农业阶段; 4.要素贡献、生 态贡献; 5.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6.资本集约型、日本型; 7.资本、 科学技术; 8.农林牧渔、农经饲; 9.结构合理、营养安全; 10.公共服务体系、 合作服务体系; 11.发散性蛛网、

8、小、大; 12.产地批发市场、中转地批发市场; 13.明显的季节性、复杂的技术性; 14.潜在性、差异性。三、判断题1. x 2、x 3V 4、x 5、x 6V 7、x 8、x 9、x 10、V四、简答题1 .( 1 )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与市场的供需状况相适应; (2)充分合理地利 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以保证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 效益;(3)符合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的要求,以提高农业的生态效益;( 4)保证国家全局性的、长远性的利益,同各地区的局部性的、眼前的利益正确 结合;(5)因地制宜地逐步提高专业化水平。2. (1)产前服务;(2)产中服务;(3)产后服务;(4)经营

9、管理服务;(5) 教育培训服务;(6)金融服务;(7)生活服务。3. ( 1 )农产品价值:基础( C+V+M );(2)市场供求状况;(3)国家的有关 政策;(4)货币的价值;(5)其它因素:国际农产品市场波动、战争等。4. (1)农民的收入水平; (2)农民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 ( 3)农村人口的 数量和增长速度;(4)物价水平;(5)消费品供应状况。5. (1)龙头企业带动型,典型形式:公司 +基地 +农户;( 2)中介组织带动型, 典型形式:合作社、专业协会 +农户;( 3)市场带动型,典型形式:专业市场 +农户;( 4)主导产业带动型,典型形式:主导产业组织 +农户;(5)现代农

10、业综合开发区带动型,典型形式:开发建设集团 +农户。 6(1)农业现代化的概念:指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用现代 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组织、管 理农业,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的现代农业的过程。(2)农业现代化的内容:生产技术现代化;生产手 段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农业电气化、农业水利化、大地园林化;农业劳 动者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农业组织结构现代化、经济管理方法 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 ( 3)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坚持科教兴农,推进新 的农业科技革命和技术革命;实行生物技术现代化与机械技术现代化相结合;

11、 注重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相结合;资金集约、劳动集约与技术集约相结合; 专业化生产与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农 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五、论述题(答题要点) 1、(1)“三农”问题产生、形成的主要成因: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即二元经 济结构落后的农业部门与相对现代化的工业部门;及导致的二元社会结构: 即落后的农村与相对发达的城市,落后、愚昧的农民与教育良好的城市居民; 并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中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成因是过度向重工业倾斜 的工业化策略。(2)基本思路: 深化农村改革,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3) 具体措施:千方百计地促进农民增

12、收: 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增加农 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农民的农外收入。 加速农村工 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把农村工业纳入城市工业体系;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为基础主体、多层次的包含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信息密集的工业为拉力; 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农村工业和小城镇统筹发展。 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 体制: 促进要素的合理、自由流动;产权保障;民主公平的市场环境。 加 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加大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科技投入,完善农业投入体 制;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进行农业补贴,维护 农民利益和生产积极性。 消除不合理的制度基础: 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制度、 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等。 加强 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上岗前的技能培训、农业技术培训、经营能 力培训、文化培训。第# 页共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