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及提升对策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57972036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及提升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及提升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及提升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及提升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及提升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及提升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及提升对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及提升对策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端直到概念的提出,就世界发达国家来说,经历了从 20 世纪 50 年代大力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到 6070 年代以工程教育为代表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迅速崛起的过程。 在中国,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迫切需要知识与技能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从而促进了本科教育的跨越式推进。许多本科高校纷纷确立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来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要求,其所培养的本科人才相对于学术,更加突出应用型;相对于学科,更加突出专业性;相对于深造,更加突出就业力;相对于精英教育,更加突出教育大众化1。 其中,诸多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

2、业以其实践性强的特点更加关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黄成林认为应成立与旅游市场需求耦合度高的旅游管理专业与方向, 着重培养知识、能力复合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2。 庄华洁提出根据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和地方区域经济的要求,构建旅游管理本科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3。 何红从有效的旅游人才市场需求分析入手,提出强化应用;特色,培养中高级复合型、普适性职业化、适用于地方的人才培养目标4。 李因等认为按照旅游行业市场需求,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的人才应是上可以发展到管理、下可以指导技能;的管理加技术;的应用型人才5。 可见,在应用型教育的改革探索中, 如何适应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市场需求,服务社会与地方经济的发展,

3、 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就业质量就成为摆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面前的现实问题。1 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市场调查1.1 人才数量需求大从全国就业市场需求形势看,中国旅游及行业增长速度居于全球第四, 未来 10 年中国旅游及行业年增长率将达到 10.9。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 2013 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虽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全国旅游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2012 年旅游业总收入增幅为14%,预计 2013 年旅游业总收入约 2.85 万亿元,增长 11%。 预计到 2015 年全国旅游行业吸纳就业人数近一个亿,其中直接就业人数 1700 万,间接就业人

4、数 8300 万。 旅游业逐渐成为朝阳产业,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在大旅游产业理论建构下, 与旅游相关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领域等对应用型人才的缺乏达到了惊人地步。 政府及旅游管理部门、酒店基层服务、新型住宿接待业、国际会议服务公司、旅游网站、旅行社、旅游文化娱乐业、涉外旅游劳务输出等为人才提供了极其广阔的舞台。旅游业在新世纪的火爆发展使得旅游专业人才炙手可热, 就业方式、就业岗位多样。1.2 人才质量要求高随着旅游体验时代的到来,加上旅游者个人兴趣爱好、性格修养、知识程度、身体健康等存在的个体差异,使得旅游需求更加多元化,客观上增加了旅游服务的难度,因此对旅游专业毕业生也提出了越

5、来越高的要求。 一是要求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快,与市场及时接轨的复合型人才;二是要求有战略眼光,有长远职业规划的前瞻型人才;三是要求思维活跃的创新型人才;四是要求吃苦耐劳的抗压型人才;五是要求对工作忠诚、对专业认同的专业对口型人才。邵琪伟也认为我国目前的服务质量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有较大差距,人才队伍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战略目标的要求。1.3 人才供需结构矛盾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产业,其就业岗位应用型和服务性强,决定了对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过硬的一线人才的强烈需求。 从高校供给层面看,高中低旅游人才教育应当形成一个金字塔型结构,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却形成了纺锤型结构,处于中间层次的应用型本科高

6、校毕业生数量居多,基本上能够满足市场数量需求6。 但是有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制定旅游人才发展规划时整体性和前瞻性不足,有的在原有本科专业基础上进行了新专业转型,其人才培养对原有学科体系依赖性强,有的专业设置时间不长, 有的存在资金投入不到位等原因,市场供需层面的结构性矛盾明显,造成了毕业生虽多, 但并不能很好适应旅游市场发展的需求,毕业生有业不就现象突出,行业就业率低。2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映, 也是评估大学生就业状况的一个综合性概念。从微观角度审视,包括就业机会的可获得性,即就业率;从宏观角度探析,还包括劳动关系的确立、职业发展前景、

7、用人单位评估、工作的稳定性等相关的满意度指标。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就业门槛相对较低,工作可进入性强,就业率高,然而就业质量才往往体现职业发展情况的本质。7现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 A 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相关数据, 对其就业现状作如下分析:2.1 就业质量不高一方面, 与实践性和应用性弱的传统专业相比,就业率遥遥领先。但是,临时就业没有正式就业协议现象较多(表 1)。 诚然,低签约率并不能完全代表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国家对大学生就业也鼓励先就业后择业, 但在普遍能够找到工作的情况下,学生不愿意签署正式就业协议,说明他们对自身以及职业未来发展等问题较为模糊。在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中发现,临时雇佣而无劳动保障、保

8、险情况较多,他们在与学生签署正式就业协议时,也会根据学生特点综合考虑,使得毕业生在劳动关系确立上并非易事。2.2 专业对口性不强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旅游管理的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但从就业实际看,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进入旅游行业成为高级专门人才还需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接受进一步锻炼,能实际从事旅游企事业单位中管理岗位的人数更是凤毛麟角。学生初次就业后基本上处于灵活就业状态,2010 届、2011 届、2012届、2013 届毕业生灵活就业率都在 88%以上,其中,近四届毕

9、业生在旅游管理行业企业对口就业率分别为 54%、52%、53.2%、52.9%。 毕业生就业方向与所学专业对口率低,学非所用矛盾突出,造成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源的浪费式投入,极大程度影响了毕业生岗位升迁和职业认同感。2.3 就业满意度不高英国核心能力指南中指出:核心能力是能使人找到工作,资格证只能使人获得面试的机会;8。核心能力在促进就业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主要包括学习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计划和执行能力,承受能力等方面。而通过就业单位对 A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调查发现,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抗压力,沟通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

10、这些正是就业单位希望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改进之处。2.4 就业观念不合理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对自身就业方向、职业定位等认识不清。 一是缺乏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 旅游行业工作需要从基层做起,但学生很难从长远角度去考虑自我发展,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升迁无望时,容易流失;二是没有长期从事服务业的心理动力,抱有一种不愿意服务于人的心理,觉得低人一等;三是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的多数岗位是吃青春饭的, 待到年龄已高还是要跳槽,不如早作准备;四是自我就业意识相对薄弱,通过对 A 高校该专业毕业生调查发现: 有 28%学生觉得如果家庭及社会关系能够解决就业希望能够得到父母帮助,23%学生选择依赖学校、老师

11、、朋友等自己已有的资源,12%学生对就业路径比较模糊靠运气,只有 37%完全选择依靠自己的能力主动找工作。总而言之, 以 A 高校为代表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下,已经较为有效地将毕业生推向市场, 就业率呈现稳定、较高态势。 但是依然存在就业质量不高、专业对口性不强、就业满意度不高、就业观念不合理等都极大影响了就业质量的提升,也使得目前的就业状况尚未能满足高度发展的旅游业市场对毕业生的质量需求。3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就业质量提升策略根据目前市场需求和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现状, 高校需进一步搭建就业平台,推进以能力提升为宗旨的专业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旅游

12、管理专业就业质量提升策略。3.1 确立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把握地方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依托专业现有的学科资源优势,并整合学院已有优势学科资源,确立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由表 2 知,就业主要集中于服务地方和长三角区域。 基于此,利用地方旅游市场,打造立足地方、辐射临近联系密切的长三角经济圈,直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既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与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应用型人才切实可行。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有利于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就业对口率。3.2 构建模块式课程体系针对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薄弱的问题,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调

13、整和完善,实行课程的整体优化,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基本素养、专业基础能力、核心竞争力、专业拓展创新能力为抓手,构建课程模块(图 1)。在课程体系中一要关注专业方向的细化。可以根据目前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来设置适应时代要求的专业方向,在大方向下细分小方向,并以专业任选课、限选课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为载体展现,还应进一步根据大旅游产业下的市场需求及时更新和调整。二是优化各类课程之间的学时比例关系,适度调整学时比例,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倾向、年级实行灵活学分制,以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3.3 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一是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毕业生实践能力薄弱的特点,加强实践能力的培

14、养,为学生在基层岗位脱颖而出打下基础。 加强校内专业实训教育,可将课堂搬出教室到实训实验室或者到旅游单位参观学习,也可为学生提供较近的旅游公司校外见习机会。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一批相对稳定、涵盖面广的校外实习基地,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效益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技能, 通过与企业、与社会的合作,让学生在高校自身所无法提供的真实的市场环境和工作场景中经受磨砺和考验,使其在投身工作后尽快能够成为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拿来即用型;人才9。 二是以素质拓展类活动为抓手,指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学科竞赛活动,注重学生学科意识的强化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通过科研实践,在研

15、究中拓展能力, 结合实习经历和实地考察在研究中确定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 使毕业论文成为达到更具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的实践环节10。 开展专业性、拓展性第二课堂课程,建立三元制;教学体系,实现课程+科研创新+实践活动;融为一体的第二课堂教学目标。同时,借助旅游文化节、模拟导游大赛、旅游展板讲解、酒店礼仪风采大赛、职业规划大赛等学生乐于接受的素质拓展实践活动平台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3.4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原则,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鼓励青年教师进行专业进修与提高,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到技能型岗位锻炼,将实践中所学返归教学。吸收青年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逐步形成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梯队。 同时,针对 导游业务、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规划、温泉旅游管理实务等实践性强的课程,将实践部分与理论部分分开,实践部分邀请旅游企业中有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或优秀的一线工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