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含答案第18期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7967546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5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含答案第18期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含答案第18期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含答案第18期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含答案第18期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含答案第18期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含答案第18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含答案第18期(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含答案1. 判断题 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提出申诉。()A正确B错误考点 第六节教育法律救济解析 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提出申诉。2. 单选题 班主任与家长群体进行交流的方式是( )。A QQ群B 微信群C 家访D 家长会考点 第三节班主任解析 家长会是班主任与家长群体进行交流的方式。因此,本题选择D。3. 单选题 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 )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本质。A 职业道德知识B 职业道德情感C 职业道德理想D 职业道德信念考点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概述解析 职业道德理想是职业道德要求

2、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才能产生模范遵守职业道德的行为。职业道德理想是社会理想在职业选择和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职业道德理想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本质。4. 填空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教师_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考点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解析 略5.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教师资格。A 承认B 重新考取C 丧失D 重新验证考点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受到剥

3、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6. 填空题 儿童多动症全称为_和多动障碍。考点 第三节学生心理辅导解析 略7. 单选题 自我价值理论是( )提出的。A 科温顿B 阿特金森C 班杜拉D 韦纳考点 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解析 自我价值理论是科温顿提出的,该理论以成就动机理论和成败归因理论为基础,从学习动机的负面着眼,试图探讨“有些学生为什么不肯努力学习”的问题。8. 多选题 课堂气氛的类型有( )。A 积极的B 消极的C 对抗的D 热烈的考点 第三节课堂管理解析 我国学者将课堂气氛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9. 判断题

4、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知识+反思=成长。( )A正确B错误考点 第一节教师解析 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10. 单选题 小红虽然已经洗过手了,但是她仍觉得自己的手是不干净的,一遍遍不断地反复清洗自己的手,她明明不想洗,但又控制不了自己。小红的这种行为属于( )。A 抑郁症B 恐怖症C 焦虑症D 强迫症考点 第二节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解析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是强迫症状源于自我而又违反自我意愿,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并存,并且二者冲突强烈,虽然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和摆脱, 因而感到焦虑和痛苦。小红的表现属于强迫行为。11. 单选题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

5、形成的( )。A 基础B 途径C 关键D 内容考点 第一节品德解析 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个体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接受外界教育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最终通过活动和交往的过程表现出来。因此,本题选择A。12. 单选题 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是指( )。A 义务教育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推行和实施B 义务教育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人才奠定基础C 义务教育是一种政府行为,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D 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除全部或大部分就学费用考点 第二节教育制度解析 A项为义务教育的强制性、C项为公共性、D项为免费性。13. 判断题 所有遗忘都是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回

6、忆。( )A正确B错误考点 第一节认知过程解析 遗忘是指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再认或回忆发生错误。而不仅仅指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回忆。14. 多选题 下列属于教育行政执法特征的是()。A 主体多样性B 强制性C 单方权威性D 不告不理考点 第四节教育法制过程解析 教育行政执法的特点有:(1)具有国家意志性;(2)具有法律性;(3)具有强制性;(4)具有单方权威性;(5)具有主动性;(6)具有执法主体多样性。15. 单选题 教师在上课时,写在黑板上的字不能太小,运用的感知觉规律是( )。A 组合律B 强度律C 活动律D 差异律考点 第一节知识的学习解析 强度律是指作为知识载体的直

7、观对象(实物、模像或言语)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因此,在直观过程中,教师应突出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在讲授过程中,教师的言语应尽量做到抑扬顿挫。题干描述的老师写的字不能太小依据的是强度律。16. 填空题 加涅将学生的学习成果或教学目标分为五类:言语信息、_、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考点 第一节教学设计解析 略17. 单选题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 )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A 儿童早期B 少年期C 青年初期D 青年晚期考点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概况解析 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儿

8、童努力学习获得学业成就,主要是为了实现家长的期待,并得到家长的赞许。18. 单选题 ( )理论非常强调学习者本身已经有的经验结构。A 认知学习理论B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考点 第二节学习理论解析 建构主义非常强调学习者本身已有的经验结构,学习者在学习新信息、解决新问题时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其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因此,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先前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19. 单选题

9、 以下不属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的主要角色是( )。A 管理者B 授业者C 指导者D 沟通者考点 第三节班主任解析 班主任的角色主要有(1)授业者;(2)管理者;(3)指导者;(4)沟通者。其中,授业者是班主任的基本角色;管理者、指导者、沟通者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的主要角色。因此,本题选择B。20. 简答题 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考点 第一节认知过程解析 略。21. 单选题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创造,是作家综合某些人物的特点之后创造出来的。这是( )。A 典型化B 夸张C 黏合D 过度化考点 第一节认知过程解析 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是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方

10、式。例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创造,是作家综合某些人物的特点之后创造出来的。因此,本题选择A。22. 单选题 最早提出“寓学习于游戏”之中的思想家是( )。A 亚里士多德B 柏拉图C 苏格拉底D 昆体良考点 第二节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解析 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23. 单选题 在教“鸟”的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的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是适当运用了( )。A 正例B 反例C 变式D 比较考点 第一节知识的学习解析 为了抽取事物本质特征,同时抛弃非本质特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配合使用概念或规则的正例和反例。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

11、和内在联系的例证。一般而言,概念或规则的正例传递了有利于概括的信息,反例则传递了有利于辨别的信息。24. 单选题 优秀教师的性格品质的基本内核是( )。A 关怀B 促进C 协同D 敬业考点 第一节教师解析 优秀教师的性格品质的基本内核是促进,即对别人的行为有所帮助,教师的促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理解学生;(2)与学生相处;(3)了解自己。25. 多选题 知觉的特性有( )。A 选择性B 整体性C 理解性D 恒常性考点 第一节认知过程解析 题目中的四个选项都是知觉的特性。因此,本题选择ABCD。26. 单选题 孙老师未经学生的同意,就将其一篇作文收入自己编纂的作文集中并发表,这属于侵犯了学

12、生的()。A 财产权B 著作权C 受教育权D 隐私权考点 第二节教师违法(侵权)行为预防解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只要是自己独立完成的,体现了自己的思想、情感、构思和表达方式的,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都是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孙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著作权。27. 单选题 按照加涅的信息学习理论,我们应该在( )实现学习的迁移。A 动机阶段B 领会阶段C 回忆阶段D 概括阶段考点 第二节学习理论解析 加涅认为,每个学习动作可以分解成八个阶段:(1)动机阶段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这是整个学习的开始阶段。(2)领会阶段注意和选择性知觉。(3)习得阶段所学的信息进入短

13、时记忆,并进行编码和储存。(4)保持阶段已编码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储存器。(5)回忆阶段也就是进行信息检索阶段。这时,所学的东西能够作为一种活动表现出来。(6)概括阶段实现学习的迁移。(7)作业阶段反应的发生阶段。(8)反馈阶段证实预期,获得反馈。28. 简答题 简述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考点 第三节迁移与教学解析 略29. 单选题 ( )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具有动力作用、定向作用、引导作用、维持作用、调节作用、强化作用。A 智力因素B 非智力因素C 兴趣D 世界观考点 第二节个性心理特征解析 非智力因素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之外的对智力发挥或发展有影响的一切心理因素;狭

14、义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对学生学习有重要作用的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具有动力作用、定向作用、引导作用、维持作用、调节作用、强化作用。因此,本题选择B。30. 单选题 学习迁移中,()是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A 顺向迁移B 逆向迁移C 水平迁移D 垂直迁移考点 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解析 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具体讲,是具有较高的抽象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抽象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31. 简答题 简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考点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32. 多选题 布鲁纳结构教学观强调( )。A 学习的主动性B 教师的专业性C 学生的主动性D 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考点 第二节学习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