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重点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796688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实验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实验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实验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实验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实验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实验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实验重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试管的使用 试管是一种常用而简单的玻璃容器,常用于常温或加热条件下的少量试剂间的反应,发生或收集少量气体等。使用试管时应注意:持拿试管应三指(拇指、食指、中指)握持试管的上部,无名指和小指拳向掌心,不可大把抓。试管盛装液体的量不应超过其容积的1/2,当振荡或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量不应超过其容积的1/3,以便于振摇和防止沸腾时液体溢出管外。振荡试管中的液体时,应用适当的腕力来回甩动试管,以使试管中的液体能兜底上翻。振荡时不能上下振荡,更不能用拇指堵住管口上下振荡。给试管加热前应将外壁擦干,以防因试管受热不匀而炸裂。不能用手直接持拿试管进行加热,应用试管夹夹持或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夹持的

2、位置距管口约23厘米处。液体加热要均匀,不可固定加热试管底部,以防液体喷出。加热时试管应与实验台面保持45角,这样液体会有较大的受热面积和蒸发表面,减少爆沸现象。加热时试管口不可对人,更不能把眼睛对着正在加热的试管口张望,以防液体喷溅伤人。固体加热应先预热,然后固定加热。为防冷凝水回流到灼热的试管底部而引起炸裂,试管口要稍向下倾斜。加热后的试管要放在试管架(木制)或石棉网上,让其慢慢冷却,以免骤冷而引起炸裂。试管夹的使用 试管夹是一有长、短两个柄的木制或竹制夹子,用于夹持试管进行加热。使用试管夹的方法是:把试管夹张开,由管底部套上、取下。不应由试管口部套上取下,以防夹子上的污物落入试管中。也不

3、能由侧面套入试管,否则夹口张开较大,超过弹性限度时试管夹易损坏。试管夹应夹在离管口约2厘米处或离管口为管长的1/41/5处。加热时要用右手拇、食、中三指持握试管夹的长柄。不应同时持握试管夹的长、短柄,以防无意间用力捏夹时使试管脱落。玻璃棒的使用 玻璃棒即玻璃制成的实心细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等操作。实验中使用的玻璃棒必须洁净,用过的玻璃棒必须用水洗涤后才能与另一种物质接触,以免污染试剂。使用玻璃棒搅拌液体时,应右手持棒,转动手腕,使玻璃棒在容器内绕圈转动,速度不可太快,且不要使玻璃棒和容器撞击,以防将容器打破或损坏玻璃棒。若用玻璃棒帮助转移液体时,应将盛放液体的容器口贴紧玻璃棒,棒的下端靠在接

4、收容器的内壁上,使液体沿玻璃棒缓缓流下。酒精灯的使用 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由灯壶、灯帽和灯芯三部分组成。使用酒精灯应注意以下事项:使用前应先检查灯体是否完好,灯颈如有炸纹,则不能使用,以免发生事故。要检查灯芯,灯芯要有足够的长度,其下端一定要浸润在酒精中。灯芯顶端要平齐,应用剪刀剪去参差不齐或已烧焦的灯芯头。还要检查灯壶中酒精的量是否合适,酒精量应在灯壶容积的1/4到2/3之间。酒精量太少,易引起事故;太多则受热膨胀,易造成酒精溢出,引起着火。向灯壶内添加酒精时要使用漏斗,绝不能向燃着的灯内添加酒精。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或木条点燃,不准用燃着的另一个酒精灯去点火,以防使酒精洒出而失火

5、。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氧化焰),它的温度最高可达500。若用金属窗纱卷成圆筒套在火焰周围,既可以防止气流对酒精灯焰的影响,又可提高灯焰的温度。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然后再将灯帽提起一下,使热蒸气放走,以防灯帽内气压减小,再次使用时不易打开。决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因为吹时很可能使火焰缩入灯内,使灯内酒精燃烧起火或造成爆炸事故。使用酒精灯应注意安全。取下的灯帽应正放在桌面上,以免滚落摔碎。实验时酒精灯应放稳,不要碰翻。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盖住或撒砂土扑灭。酒精灯不用时应及时熄灭,盖好灯帽,以免酒精蒸发。如长期不用,应将灯内酒精倒出,以免挥发浪费;周时要在玻璃灯帽跟灯

6、颈之间夹一小纸条,以防粘连。铁架台的使用 铁架台是用于固定和支持反应容器的铁制品,由底座和立柱两部分组成,立柱上配有持夹、铁夹和铁圈。使用铁架台的方法是:持夹和铁夹需配合使用。持夹的两端为旋柄,它的一端固定在立柱上,另一端用来固定铁夹。固定铁夹的一端凹面应朝上,便于支持和固定铁夹。用铁夹固定试管和烧瓶时,应先松开铁夹的螺丝,套上仪器后,左手按紧铁夹,右手旋动螺丝,直至仪器不能转动为止。旋动螺丝时不可用力过猛,以防夹破仪器。用铁夹固定外径较小的容器时,可在铁夹两边套上胶管或缠上布条,以缩小铁夹的口径。在铁架台上固定仪器时,必须使零件跟铁架台的底座在同一侧,以免整个装置的重心超出底座而使铁架台翻倒

7、。烧杯的使用 烧杯由普通玻璃或硬质玻璃制成,其规格用容量大小表示,实验室常用的有50,100,150,200,250,500ml等。烧杯用做常温或加热情况下配制溶液、溶解物质和较大量物质的反应容器。使用烧杯应注意:给烧杯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不能用火焰直接加热烧杯。因为烧杯底面大,用火焰直接加热,只可烧到局部,使玻璃受热不匀而引起炸裂。用烧杯加热液体时,液体的量以不超过烧杯容积的1/3为宜,以防沸腾时液体外溢。加热时,烧杯外壁须擦干。加热腐蚀性药品时,可将一表面皿盖在烧杯口上,以免液体溅出。不可用烧杯长期盛放化学药品,以免落入尘土和使溶液中的水分蒸发。量筒的使用 量筒是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玻璃仪器

8、,外壁上有刻度。常用量筒的规格有5,10,20,25,50,100,200ml等。使用量筒量液时,应把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使眼的视线和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读取和凹面相切的刻度即可。(如图所示)不可用手举起量筒看刻度。量取指定体积的液体时,应先倒入接近所需体积的液体,然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使用量筒时应注意: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是一种粗略的计量法,所以在使用中必须选用合适的规格。不要用大量筒计量小体积,也不要用小量筒多次量取大体积的液体,否则都会引起较大的误差。量筒是厚壁容器,绝不能用来加热或量取热的液体,也不能在其中溶解物质、稀释和混合液体,更不能用做反应容器。胶头滴管的使用 胶头

9、滴管的一端带胶头,另一端为细口的玻璃管,主要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应先用拇指和食指适度地捏滴管上的胶头,压出空气,然后插入欲移取的液体中,松开手指,液体即被吸入。吸取的液体不能过多,以免进入胶头而腐蚀橡皮。滴加液体时,应将滴管垂直于接受容器口上方正中,轻轻挤压胶头使液体滴出。不能使玻璃尖嘴触及容器内壁,以免尖嘴蘸上别的药品带入试剂瓶里而沾污试剂。要经常保持滴管的洁净。最好是移取一种液体专用一支滴管,如需用一支滴管移取多种液体时,每次用完必须用水洗净,并用蒸馏水冲洗。滴管里有液体时,必须使管口朝下。不要横持试管,更不能使玻璃尖嘴朝上,以免液体流入胶头,沾污胶帽,并影

10、响试剂的纯度。若用胶头滴管粗略地量取液体,可用量筒测定每毫升的滴数。滴液时必须垂直,否则体积不准。若使用滴瓶中的胶头滴管移取液体,用毕应立刻放回原瓶。固体药品的取用 固体药品一般盛放于广口试剂瓶中,取用时应严格按照实验说明规定的用量取用。取药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以防试剂沾污桌面和瓶塞上沾上污物。取药后及时塞好瓶塞,药瓶用毕要放回原处。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是: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应用角匙。若取用很少量时还可用角匙柄端的小凹穴挖取。用完角匙应立即擦净,千万不能用刚取过药品未擦净的角匙又取另一种药品,以免影响药品的纯度。往试管或烧瓶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粘在管口和管壁上,应把容器横放,

11、把盛有药品的角匙或用小纸条折成的V形纸槽小心地送入容器底部,然后使容器直立起来,并用手指轻弹药匙或V形纸槽,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取用颗粒较大的固体药品,应用镊子夹取,不可用手去拿。往玻璃容器里装入坚硬的块状药品或比重较大的金属颗粒时,应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容器口,然后把容器慢慢竖起来,使之缓缓地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绝不能将颗粒从容器口垂直投入。液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通常存放于细口瓶中。往试管里倾倒液体药品的操作方法是:取下试剂瓶的塞子,右手拿试剂瓶,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倒完药品后,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左手拿试管,使试管口紧贴试剂瓶口,缓缓地倾倒,并使

12、液体沿试管内壁流入试管中。倒完后留在试剂瓶口的液滴应用试管口刮一下,使之流入试管中。往烧杯里倾倒液体时,应把烧杯放在桌上,用左手拿着倾斜的玻璃棒,使棒的下端和烧杯壁接触,同时把试剂瓶口靠在玻璃棒上,使液体沿着玻璃棒下流,以免液体飞溅出来。停止倾倒时,应将试剂瓶沿玻璃棒稍向上提,并同时使试剂瓶直起来到瓶与玻璃棒几乎平行后再离开,以防液体从瓶口流下。若取用很少量液体试剂,可用胶头滴管从试剂瓶中吸取(参看胶头滴管的使用)。把玻璃导管插入带孔橡皮塞 要把玻璃管插入带孔的塞中,首先要选择同玻璃管口径相配的带孔橡皮塞或软木塞,左手拿塞子,右手拿住玻璃管靠近要插入塞子的一端,先把玻璃管要插入塞子的一端用水润

13、湿(见图),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玻璃管逐渐插入。注意用力大小要合适,不要使玻璃管折断刺破手掌。为了安全,最好用布包住玻璃管,再小心插入。把玻璃导管插入橡皮管 将玻璃管插入橡皮管的方法是左手拿橡皮管,右手拿玻璃管(见图),先把玻璃管口部用水润湿,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橡皮管。注意橡皮管的长度要合适,太长既不美观又妨碍实验操作,且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橡皮塞和软木塞的使用 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塞子主要是橡皮塞和软木塞。橡皮塞具有弹性可以把瓶子塞得很严密,并可以耐强碱性物质的侵蚀,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但它易被强酸和某些有机溶剂(如汽油、苯、氯仿、丙酮或二硫化碳等)侵蚀而溶胀。软木塞由于质地松软,它的

14、严密性较差,并易被酸、碱损坏,但它与有机物作用小,不被有机溶剂所溶胀。在使用橡皮塞或软木塞时,要注意塞子的大小与瓶口的大小相匹配。因为塞子有大小不同的型号,瓶口的大小也不一致。一般塞子的大小以塞进瓶口或容器口的1/21/3为宜,塞进过多或过少都不合适。如上页图。在选择塞子时,要根据容器所盛或塞子要接触的物质的性质;要按瓶口或仪器口的大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化学实验装置是由塞子和导管将仪器连接起来的,在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操作见图: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掌紧贴烧瓶或试管的外壁。如果装置不漏气,则烧瓶或试管里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就有气泡冒出;把手掌移开,过一会烧瓶或试管冷却,水就会

15、沿导管上升,形成一段水柱。若用此法现象不明显,可改为用热水浸湿的毛巾温热烧瓶或试管的外壁。如果装置漏气,导管口就没有气泡冒出,需检查装置的各个连接处是否漏气,橡皮管是否有裂痕等,重新连接后再检查一遍,直至不漏气为止。排水集气法 实验室里收集气体的一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收集难溶于水和不易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如氢气、氧气、氮气、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甲烷、乙烯、乙炔等。操作时首先将集气瓶注满水,由于水的张力,在瓶口形成凸面,然后用毛玻片的磨砂面沿瓶口的一方平推向另一方,把瓶口多余的水赶走,瓶里不留气泡,将瓶口密盖住(图a),左手按住玻璃片,右手托住瓶底,将集气瓶迅速倒置过来,置于水面下,再将玻璃片移开

16、。待制气装置里的空气排净后,将导气管插入到集气瓶中,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往外冒出(图b)时,证明气体已满,这时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图c),将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放置在桌面上。比空气重的气体要瓶口朝上放置,比空气轻的气体要瓶口朝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某些易溶于水的气体,如氯气,可采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收集。排空气集气法 实验室里利用气体的密度大小来收集气体的一种方法。包括向上排气法和向下排气法。比空气重的气体,采用向上排气法(见下图),如收集氯化氢(HCI),氯气(Cl2),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等。向下排气法(见下图),用于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如氢气(H2),氨气(NH3)等。这两种集气方法,均不可将集气导管放入瓶口附近,否则瓶中的空气将不能完全排尽。操作时要注意:集气导管应尽量接近集气瓶底;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的气体不宜用排气法,如一氧化氮(NO)。排气集气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