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7963824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温馨提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Ar40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Ba137 Br80I卷(共42分)一、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将煤处理后变为气体燃料的目的是A. 方便存储 B. 提高燃烧效率,减少大气污染C. 方便运输 D. 提高煤的价格2. 是A. 氧的五种同位素 B. 五种氧元素C. 氧的五种同分异构体 D. 氧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3. 下列物质

2、在一定条件下,可与CH4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浓硫酸 B. NaOH溶液 C. 酸性KMnO4溶液 D. 氯气4. 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A. 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 B. 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C.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 D. 稀有气体元素5. 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 NH4Cl B. BaCl2 C. H2SO4 D. I26. 下列各组物质,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 K2S 和H2O B. Na2O2和H2O2 C. K2O和MgF2 D. NH4F和BaCl2 7. 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 还原性 FClB

3、r B. 碱性 NaOH Mg(OH)2 Al(OH)3C. 酸性 HClO4HBrO4HIO4 D. 稳定性 HClH2SPH38.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 B. 燃烧属于放热反应C. 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D. 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相等9. 下列图示的装置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10. 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确的是A. CO2的比例模型: B. H2O2的电子式:C. HClO的结构式:H-O-Cl D. 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1. 据报道,氢燃料电池公交汽车已经驶上北京街头,下列说法正确的

4、是A. 电解水制取氢气是理想而经济的制氢方法B. 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不需要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C. 氢燃料电池把氢气和氧气燃烧放出的热能转化为电能D.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空气污染12. 硒为第四周期A族元素,根据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硒可能具有的性质为A. 单质硒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 B. 硒元素有4、6、2三种常见价态C. SeO3的水化物呈碱性 D. 硒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O313. 日常所用的锌锰干电池的电极分别为锌筒和石墨棒,以糊状NH4Cl作电解质,电极反应为:Zn2 eZn2,2 MnO22 NH42eMn2O32 NH3H2O。下列有关锌锰

5、干电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干电池工作时,电流方向由石墨棒经外电路流向锌筒B. 干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锌会逐渐溶解C. 若用湿的KOH替代电解质NH4Cl,可延长电池寿命和提高电池性能D. 干电池可实现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14. 主族元素的阳离子和阴离子都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结构特征,阳离子比阴离子少两个电子层的离子化合物是A. MgCl2 B. NaBr C. HCl D. NaI15. A、B、C、D、E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显碱性,且碱性B A;C、D两种元素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 D。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 BACDE B.

6、AEBCD C. EBACD D. BAEDC16. 用铁片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的生成速率加快的是A. 加热 B. 将稀硫酸改为98%浓硫酸 C. 滴加少量的硫酸铜溶液 D. 将铁片改为铁粉17. 已知一定温度时:N2(g)3 H2 (g)2NH3(g)。当生成2molNH3时,放出热量为92kJ,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3mol H2和1mol N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Q92 kJB. Q 92 kJ C. Q 92 kJD. Q922 kJ18. 下图表示H2Cl22 HCl 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理论分析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7、 此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B. 此反应断键吸收的热量大于成键放出的热量C. 1 mol H2与1mol Cl2反应吸收183kJ热量D. 2 mol H2与1mol Cl2反应放出183kJ热量19. 验证某有机物属于烃,应完成的实验内容是A. 测定该试样的质量及试样完全燃烧后生成H2O和CO2的质量B. 证明该试样完全燃烧后产物只生成H2O和CO2 C. 测定该试样燃烧产物中H2O和CO2的物质的量的比值 D. 测定该试样的C、H个数比20. X、Y、M、Z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X、Y、Z的电子层数之和为5,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Y元素原

8、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和Z两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合物YZ3极易溶解于水 B. Z与M可以形成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C. 12 g 14X中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为8 molD. 由上述四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受热易分解21. LiAl / FeS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的车载电池,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LiFeS2eLi2SFe。有关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LiAl 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该材料中Li 的化合价为1价B. 该电池的电池反应为2 LiFeSLi2SFeC. 负极的电极反应为:Al3 eAl3D. 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向由正

9、极到负极II卷(共58分)二、填空题: 22. 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6Li 和 7Li C60 与C70 H2O与 D2O CH3CH2CH2CH3与CH3CH(CH3)2 CH3CH2CH2CH2CH3 与CH3CH2CH2CH3 乙醇(C2H5OH)与甲醚(CH3OCH3)(1)互为同位素的是 (填编号,下同);(2)互为同系物的是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23.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又有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之分。利用已学知识对下列实验进行分析并填空:. 实验目的 实验实验结论结论: FeCl3在实验中的作用为: 反应方程式 . 实验目的探究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实验

10、现象离子方程式1.将少量氯水分别加入盛有KBr和NaI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1)溶液分层,上层几乎无色,下层为橙色。(2) (1) (2) 2.将少量溴水加入盛有NaI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后加入少量CCl4,振荡、静置(3) 实验结论并从原子结构上解释原因 . 资料:氯气难溶于饱和氯化钠溶液;实验室可利用MnO2和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备氯气实验:某食盐样品中混有NaBr杂质,为测定该食盐样品的纯度,设计实验过程如甲图所示:阅读上述资料和实验过程,完成下列填空:(1)请从下方乙图中选出四个装置(可重复使用),来完成制取并向溶液A中通入过量Cl2的实验,将所选装置的选项代码

11、填入方框,并在括号中写出装置内所放的化学药品。(2)为了证明甲图中溶液D中几乎不存在Br,可选用的试剂为 (填选项字母)A. 碘水 B. 淀粉碘化钾溶液C. 新制氯水和四氯化碳 D. 食盐水(3)依据甲图所示,在萃取操作中应选取的有机溶剂为 A. 四氯化碳 B. 水 C. 乙醇 D. 苯(4)在萃取、分液的过程中,把分液漏斗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其目的是 (5)试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24. 在2 L 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 NO(g)O2(g)2 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时间 (s)012345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1)上述反应 (填“是”或“不是”)可逆反应,第5 s 时,c(NO2) (2)如下图所示,表示NO2变化的曲线是 ;用O2表示从0 s 2 s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O2) (3)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b. v (NO2)2v(O2)c. 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