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7 0的认识及其加减法 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7961214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7 0的认识及其加减法 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7 0的认识及其加减法 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7 0的认识及其加减法 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7 0的认识及其加减法 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7 0的认识及其加减法 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7 0的认识及其加减法 人教新课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时 0的认识及其加减法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30、31页及相关的做一做,练习六的第3题。(二)核心能力“0的认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所以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本节课应当承载的任务,主要通过课件演示和连续变化的从有到无的直观演示,让学生理解道理,体会函数思想,感悟0的含义以及数之间的关系。(三)学习目标1.通过小猴吃桃的故事和猜硬币等活动,多角度感知0的两种含义,会读、写0。2.在各种情境中体验0,会正确计算0的有关加减法,体会0的运算在生活中的运用。(四)学习重点0的含义及加减法。(五)学习难点0的书写。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把学过

2、的数字写在卡片上。2.给学过的数排排队。(二)课堂设计1.复习旧知同学们,今天课堂里来了几位小客人,想知道他们是谁吗?下面把他们请出来。(出示15的数字卡片)思考1:谁能把它们排排队,让它们按顺序出场?【设计意图:以排排队的玩游戏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对旧知的回忆。】(课件显示:5个苹果、4颗五角星、3只小鸟、2个桃子、1只猴子)师:你能给这些数字找到朋友吗?2.认识0的两种含义及写法(1)认识0的第一种含义同学们帮助数字很快找到了朋友,接下来小猴子非要找桃子做朋友,当小猴遇上桃子会发生什么呢?你先来猜一猜。【设计意图:设置问题情境,把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充分调动起来,并让学生发挥想

3、象,把自己置身于情境中。】学生自由猜测后,教师播放小猴吃桃子的动画。思考2:小猴子把2个桃子都吃光了,盘子里还有几个桃子?哪个数表示?小结: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0和1、2、3、4、5一样都是数,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数量。活动1:猜硬币教师手里拿着装有硬币的盒子,摇动盒子发出声响,根据声音判断盒子里装有几枚硬币。【设计意图:把枯燥的学习改为游戏活动,学生会仔细听、认真辩,学习兴趣会空前高涨,特别是盒子里没有装硬币时,大家异口同声会说里面有0枚硬币,从而让学生用不同感官来感知0表示什么也没有的含义。】(2)0的写法思考3:你觉得0长得像什么?师:0应该怎么写呢?教师示范学生书空想像0的样子和写法用

4、手指在桌子上书写在方格纸中描红独立书写0展示学生的书写相互评价总结书写注意事项。【设计意图:由于0的书写是学习的难点,所以在此环节放慢脚步,让学生充分经历书写的过程,由模仿到独立,有了充分的感悟后进行及时的总结和评价,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认识0的第二种含义思考4:如果0也和我们之前学过的数字站在一起的话,你觉得0应该站在什么位置?(出示直尺图)思考5:观察直尺图,0在什么位置?这里的0表示什么意思?思考6: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什么地方还见到0呢?哪里的0又表示什么意思?3.0的加减法(1)同数相减(课件出示小鸟飞走的图片)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用算式表示这个情境的过程和结

5、果吗?思考7: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30这个同学讲述得非常清楚,老师要把手中的这枚小花奖励给他。谁会根据刚才老师奖励小花的情境再写一个算式?(110)思考8:谁还能举出几个得数是0的例子?思考9: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2)0的加法(出示荷叶上的青蛙图)思考10:你看到了什么?会列式吗?为什么这样列式?思考11:谁还能再说出几道这样的算式?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渗透加法交换律)(3)一个数减0思考12:谁知道50?并说明理由。这样的例子你还能再举出几个吗?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积累了0的含义的活动经验,所以在设计加减法时,教师基本上是以问题引领学生学习的,从看

6、图提问题,到列式解决问题,再到联系生活举出同样的例子,用自己的理解来解释道理,直至发现规律的系列问题。随着问题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思维难度也在不断地增加,】4.学后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小结: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的数朋友0,知道0既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我们还一起研究了0的加减法,会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课时作业1.看图写数。【答案】5、1、0、2、3、4【解析】这是基础地综合练习,主要考查学生对0-5各数的认知,同时也加强了各数之间的联系。2.看图提出一个加法问题并解决。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

7、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答案】505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8、”。“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解析】这是对学生四能的简单考查,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主要考察5的分与合,与目标1和目标2一致。3.教材31页第3题。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答案】413422431440。【解析】巩固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同数相间的计算方法,渗透函数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