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三严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57960604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基三严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基三严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基三严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基三严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基三严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基三严试题及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三 基 三 严 ”( 基 本 技 能 ) 培 训 试 卷科室: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1 分,共 30 分)1、铺麻醉床将橡胶单铺于床中部时,上端应距离床头()A、 30-40cmB、 33-40cmC、 40-45cmD、 45-50cmE、 50-60cm2、为右上臂受伤的病人穿脱衣服时正确的是()A、先脱左侧,再穿左侧B、先脱左侧,先穿右侧C先脱左侧,冉穿左侧D先脱右侧,先穿右侧E、先脱患侧,再穿患侧3、清洁口腔、预防感染应选择的漱口液是()A、 2%-3%硼酸溶液B、 1%-3%过氧化氢溶液C、 0.1%醋酸溶液D、 1%-4%碳酸氢钠溶液E、复方硼砂溶液4、某病人颅内压增高症状

2、明显,医嘱静脉滴注甘露醇250ml, 30 分钟滴完,每分钟应滴()A、60 滴B、80 滴C、100 滴D、125 滴E、140 滴5、某病人于输血过程中出现畏寒、寒战,体温40 度,伴头疼、恶心、呕吐,首先考虑()A、发热反应B、超敏反应C、溶血反应D、急性肺水月中E、枸檬酸钠中毒反应6、乙醇拭浴时足下热水袋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感冒 B、促进舒适并减少头部充血C、保暖 D、防止体温过低E、防止腹泻 7、关于灌肠的注意事项,下列哪项不正确()A为病人解除便秘时,液体应保留 5-10分钟 B、为病人降温时,液体的温度 为4度 C保留灌月宜保留1小时以上 D、大量不保留灌肠的压力宜为 40-6

3、0cmH2OE、肝性脑病病人不能用肥皂水灌肠8、口服给药的注意事项下列哪项正确()A铁剂、阿司匹林宜饭前服B、止咳糖浆服后宜多饮水C、磺胺类药官服后应多饮水D、 强心苷类药物服药前要先测血压E、 镇静安定药宜清晨空腹服用9、下列注射进针的角度错误的是()A、皮内注射针头与皮肤呈5角B、皮下注射针头与皮肤呈30 -400角C、肌肉注射针头与皮肤呈 50 -60角 D、静脉注射针头与皮肤呈 20 -25 角 E、动脉注射针头与动脉走向呈400角10、下列皮试液的剂量哪项不正确()A、青霉素皮试剂量 20-50U/0.1mlB、链霉素皮试剂量 25U/0.1ml C、TAT皮试剂量15U/0.1ml

4、D、细胞色素C皮试剂量0.075mg/0.1ml E、普鲁卡因皮试剂量 0.25mg/0.1ml 11、下列哪项不是大量快速输血的反应()A、心脏负荷过重B、出血彳K向C、高血钙D、枸檬酸中毒E、酸碱平衡失调 12、大便隐血试验,检查前3 天内禁食()A、牛奶B、豆腐C、淀粉类食物 D、猪肝E、高热量饮食13、心肺复苏A、B C中的A是指()A、胸外心月4按压B、开放气道C、人工呼吸D、止血E、转运病人14、在三测单上用红笔纵行在40 度 -42 度相应时间栏内填写的内容,不包括下列哪项()A、入院 B、出院 C、分娩 D、抢救E、手术15、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称为()A、脉搏短细B、交替

5、脉C水冲脉 D、细脉E、奇脉16、休克病人宜采用()A、半坐卧位B、中凹卧位C头低脚高位D、头高脚低位E、胸膝位17、败血症病人发热热型为()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波状热18、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量溶液的目的是()A、检查瓶口有无裂缝B、冲洗瓶口C、查看溶液的颜色D、检查溶液有无沉淀 E、嗅察溶液有无异味19.、 男, 42 岁,发热两周,伴进行性贫血,全身乏力,急诊入院。体温 39.2 度,脉搏98 次 /分,B 超检查提示脾大,初诊为亚性心内膜炎,需做血培养进一步明确诊断。该病人应取血()A、2-3mlB、4-5mlC、6-8cmD、10-15mlE、18-20m

6、l20、进行青霉素皮试前应重点评估的内容是()A、用药史和过敏史B、意识状态和合作能力C、目前诊断与病情D、注射局部有无红月中硬结E、目前心理状态与家庭经济状况21、成人通过胃管鼻饲喂食时,其胃管插入的深度为()A、15-25cmB、25-35cmC、35-45cmD、45-55cmE、55-65cm22、物理降温后半小时测得的体温记录应()A、在降温前的同一纵格内用红点红虚线表示B、在降温前的同一纵格内用红圈红虚线表示 G在降温前的同一纵格内用蓝点蓝圈表示D、在降温前的下一纵格用蓝圈蓝虚线表示E、在降温前的下一纵格用蓝圈红虚线表示23、插胃管时,病人出现呛咳、发绀时,护士应()A、嘱病人7呼

7、吸B、立即把出胃管重插C、嘱病人作吞咽动作D、让病人休息一会儿再插E、请病人坚持一下24、病人李某,进行青霉素皮试5 分钟后突然晕倒在地,面色苍白,呼吸微弱,脉搏细弱,意识丧失。护士首先应()A立即通知医生B、立即给于氧气吸入C、立即肌内注射洛贝林D、立即皮下注射异内肾上腺素E、立即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25、病人张某,在输液过程中突然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发绀。其最大可能及首要处理是()A、肺水月中,彳止输液 B、空气栓塞,立即左侧卧位 C、过敏,皮下注射地 塞米松 D、心脏病发作,立即遵医嘱用强心剂 E、低血容量性休克,立即补充 血容量26、徒手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8、)A、胸骨中1/3与下1/3交界处 B、心尖部 C、剑突下2横指处 D、胸骨中段 E、胸骨左缘27、静脉注射的进针角度()A、针头斜面与皮肤成5角刺入 R针头斜面与皮肤成300 -400角刺入B、针头斜面与皮肤成90角刺入D、针头斜面与皮肤成20 -25角刺入E、针头斜面与胸骨纵组成45角刺入28、轻度缺氧时吸氧的流量()A、1-2L/minB、2-4L/minC、4-6L/minD、6-8L/minE、8-10L/min29、无菌溶液开瓶后未被污染有效期为()A、有效期4小时 B、有效期2小时 C、有效期12小时 D、有效期24小时E 有效期 7 天30、尿蛋白定量测定,尿标本中应加何种防腐

9、剂()A、甲苯 B、浓盐酸 G甲醛 D、碳酸E、高钮酸钾二、填空题(每题1.5分,共30 分)1、同时注射两种以上药物时,配药前应特别注意() 。2、在给病人吸氧时,应先 () , 而后 () ; 停氧时应先()而后关闭() ;以避免一旦开(关)错开关,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造成损伤。3、胎膜早破病人体位宜采用() ,腹部手术后病人病情稳定后宜采用( )体位。4、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 () (、) 、()而致软组织溃烂和坏死。5、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侵入人体和防止() 、 ()被污染的操作技术。6、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 。7、病人仰卧时间过久,最易

10、发生压疮的部位是()部。8、小量不保留灌肠量一般不超过()ml,灌肠后保留()再排泄。9、一般普通病房适宜的温度是() ,相对湿度为() 。10、无尿是指24 小时尿液少于() ml.三、判断题(每题1 分,共 10 分)1、温水擦浴一般用低于体温2 度的水擦拭。()2、皮下注射时应于针头刺入2/3 后迅速推药。()3、已戴好手套的手不能接触手套的内面。()4、为病人进行超声雾化时,应在水槽中加温水或热水,以缩短雾化器的预热时间。 ()5、为上臂有伤的病人脱衣服时,应先脱伤侧,后脱对侧。()6、长期鼻饲的病人每次喂食前必须证实胃管在胃内方可喂食。()7、给2 岁以下婴儿进行肌肉注射时宜选择肌肉

11、丰厚的臀大肌。()8、需要长期进行静脉给药者,为保护静脉应从远端至近端选择血管进行注射。()9、输血潜在并发症溶血反应的主要相关因素时输入异型血。()10、长期留置尿管者,在拔管前作间歇引流夹管的目的是锻炼膀胱的反射功能。()四、简答题(每题10 分,共 30 分)1、简述静脉输液的目的?2、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有哪些?3、试述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时的注意事项?答案:一、选择题1-5DBADA6-10、 BBCCB11-15、 CDBDE 16-20、 BBBDA21-25、 DBBEB 26-30、 ADADA二、填空1、配伍禁忌2、调节流量应用 拔出导管氧气开关3、头低足高位半坐卧位4、缺血缺氧

12、 营养不良5、一切微生物无菌物品无菌区域6、 4 小时7、骶尾部8、 200ml10-20分钟9、 18-22 度 50-60%10、 10ml三、判断题1-5 错错对错错6-10 对错对对对四、简答题1 .静脉输液的目的: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补充营养、供给热量输入药物,治疗疾病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2 .心肺复苏有效指征:心音及大动脉波动恢复收缩压60mmhg皮肤转红润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恢复自主呼吸恢复静脉血液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血标本作生化检验,应在空腹时采血,应事先通知病人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选择标本容器,计算所需采血量,一般采血量为5ml,亚急性心内膜炎病人为提高培养阳性率采血量为10-15 ml严禁在输液、输血的针头处抽取标本,以免影响检验结果,应在对侧肢体采取同时抽取几个项目的标本,一般先注入血培养瓶,其次抗凝管,最后注入干燥试管,动作需迅速准确,均不能将泡沫注入标本容器内。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