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注解翻释鬼谷飞钳术之误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7960572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辨注解翻释鬼谷飞钳术之误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辨注解翻释鬼谷飞钳术之误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辨注解翻释鬼谷飞钳术之误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辨注解翻释鬼谷飞钳术之误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辨注解翻释鬼谷飞钳术之误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辨注解翻释鬼谷飞钳术之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辨注解翻释鬼谷飞钳术之误(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辨注解翻释鬼谷飞钳术之误辨注解翻释鬼谷子?飞钳术之误鬼谷子?飞钳篇第五中,传授了一种或“用之于天下”、或“用之于国”、或“用之于家”、或“用之于人”的鬼谷游说术,名曰“飞钳术”。然而,这种能广泛运用的鬼谷游说术却被后人注解翻释成,是一种“先把恭维、赞扬的话语,远远传给游说对象,进而使对方上钩,然后再钳制住对方真实思想”的游说术。正是因为对鬼谷飞钳术的误解,鬼谷学说才遭到了,自唐朝以来的正统人士的强烈批判。他们大都把鬼谷飞钳术归罪成“是皆小夫蛇鼠之智,家用之则家亡,国用之则国偾,天下用之则失天下。学士大夫宜唾去不道。”的小人诈术。对鬼谷飞钳术的错误注解,最早源于道藏版本有关“飞钳”的注解( 有人

2、称 : 是梁代陶弘景或唐代尹知章注) 。即 : “飞,谓作声誉以飞扬之。钳,谓牵持缄束令不得脱也。言取人之道,先用声誉以飞扬之,彼必露情竭志而无隐,然后因其所好,牵持缄束令不得转移。”应该承认,鬼谷子的道藏本注解,在历代原本就不多见的有关鬼谷子的注解中,是注本最完整、注释最清楚、注解最权威的一部藏之于民间中道家的鬼谷版本。后人对鬼谷子的注解或白话文翻译,均要以道藏版本注解为基础。但是,我悟鬼谷先辈的“飞钳”原意并非上述注释所说,也没得上述注解中说得那么复杂。其实鬼谷“飞钳”就是“飞快钳制”之意。其辨点如下 ( 辨 : 是辨别之意,而非辩说之意):首先,从“飞”字的古意辨。“飞”字在古汉语中指鸟

3、在空中飞行,泛指“很快”的意思。见刘邦大风歌 : “大风起兮云飞扬”。可以说 : “飞”字在古汉语中并无赞美声誉之意,就算是古人由“飞”字连想到“飞扬”之意,“飞扬”也有“很快”的意思。然而,再由“飞扬”引申到,是对“声誉”的飞扬,这就有点牵强附会了。况且这种对“飞”字的引申意义,仅为道藏版本所有,在其它任何古汉语中,均见不到“飞,谓作声誉以飞扬之”一说。其次,从鬼谷的游说对象辨。假若游说对象是指一般的人,“飞,谓作声誉以飞扬之”的注释勉强还能对上号。但鬼谷子一书中,所针对的游说对象,不是指一般的庶人,而是指王公大臣 ( 这一点,也是读懂鬼谷子的关键 ); 所针对的学习对象,不是指已拥有权位的

4、游说辩士,而是指只有智慧和胆略,却无权力和地位的游说辩士 ( 这一点,也是读懂鬼谷子的关键 ) 。在地位等级森严的奴隶( 封建社会初期 ) 社会里,王公大臣们决不会因“远远听到赞美声”就召见一般的游说辩士,更何况还要采纳其谋略计策。既然,飞钳术不可能为无权位的游说辩士所用,那么“飞,谓作声誉以飞扬之”的注释就对不上号了。再次,从同类鬼谷游说术辨。鬼谷子一书中,用顺耳好听的话语来游说王公大臣的数术有: “谄术”和“谀术”,所不同的是: 谄术不光用语言而且还带有行为,而谀术只用语言。鬼谷术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实用性极强,比如 : 谄术就是针对品德低下的王公大臣。见鬼谷子?摩篇第八: “卑者,谄也”。

5、这里的“卑者”,指的就是品德低下的王公大臣,而不能理解为地位低下的一般人,否则读不懂其意。quickly. (23) Gao Changhai night rescued compatriots in January 1943,the Japanese control after Su Jiahu along the highway, to intensifyguerrilla raids. One day, the Japanese army from Wuzhen area caught 53Shina is held in spring qiaotu farm鬼谷子所传授的谄术,是通过行

6、为和语言来奉承王公大臣,故而用来表现游说者的忠诚。见鬼谷子?权篇第九:“俵言者,谄而于忠”。鬼谷子所传授的谀 术,则是通过修饰语言,和引经据典来奉承王公大臣,故而用来表现游说者的渊博智慧。见鬼谷子?权篇第九 : “谀言者,博而于智”。由此可见,这种以“知用”而设术的方法,足以证明鬼谷先辈的聪明睿智是超凡无比的。假如 : 飞钳术是能广泛运用的鬼谷术,同样是用顺耳好听的“赞美话语”来取得王公大臣们的认可,那么与谄术和谀术相比较所不同的是: 前者是含有褒意的顺耳好听话语,而后者是含有贬意的顺耳好听话语; 前者是在远处发出顺耳好听的赞美语言,而后者则是在近处发出顺耳好听的赞美语言 ; 前者的针对性比较

7、广泛,而后者的针对性仅为特指。可想而知,鬼谷先辈绝不会,或从褒意、或从贬意来理解或从远处、或近处来区分; 或从广泛、或从特指来选择,而重复再造相同的鬼谷术。同时,依据上下文的含义,把“赞美语言”的功能定性在飞钳术上,会明显感觉到是在生拉活扯,根本不是鬼谷先辈之意。再其次,从鬼谷游说术的分类辨。鬼谷的游说术大体可以分为说服术和说辩术两大类,前者以道理说服为主; 而后者以道理说辨为主。虽然针对的游说对象一致,但前者多为没有取得权位的游说辩士所用,而后者多为已取得重要权位的游说辩士所用。为什么这样说呢 , 当游说辩士没有取得权位时,面对强者只能用道理说服,因为任何带“争论”的游说,都会引来杀身之祸,

8、所以在游说中,一般不会去与强者争论。鬼谷子?权篇第九所指的“轻论”和“却论”,就是这个意思。而当游说辩士取得重要的权位后,通常会代表王公大臣的旨意,出使其他诸候国,并游说诸候国君( 类似于现代常见的“代言人”或“发言人” ) ,所以必须以道理说辩为主,这样才能不失掉所代言人主的面子和风范。由此推理: 鬼谷传授的学生,多为没得权位的游说辩士 ; 没得权位的游说辩士,只能用“道理说服”来游说王公大臣 ; 王公大臣不可能远远听到普通人的赞美声,就召见没得权位的游说辩士 ; 故而“飞,谓作声誉以飞扬之”,绝不是飞钳术的本义。再再次,从鬼谷飞钳术的作用辨。假设飞钳术的作用是“飞,谓作声誉以飞扬之”,那么

9、在用之于天下时,大可不必去做“度权量能,见天时之盛衰,制地形之广狭, , ”那么多的事。对天下之大势,搞那么多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判断,仅仅是为了远远的说一些有关声誉的赞美之辞,让我强烈地感觉到 : 是不是做过了头哟 , 或多此一举。然而,假若飞钳术的作用是“飞快的钳制”,也即 : 飞快地钳制住,游说辩士所钓出王公大臣的几微心志。且当其“用之于天下”时,所作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判断,全是为了“钓语”作准备,那么鬼谷的飞钳术就大有用处了。同理,“用之于人”或“用于人”都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由此可见,鬼谷“飞钳”的原意不是“飞,谓作声誉以飞扬之”,而是“飞快钳制”。最后,从战国游说辩士的成功案例辨。在史记

10、、战国策等历史经典中,找不出一例记载,是因无权位的游说辩士用“远远发出赞美的语言”,而取得成功的案例。反而有记载,无权位的游说辩士是因“远远发出诋毁的语言”,而取得成功的案例。因鬼谷术的实用性极强,由此推导 : 鬼谷先辈绝不会传授毫无使用价值的鬼谷术。总之,辨别注解翻释“飞钳术”误点的方法很多,然而,注解翻释“飞钳篇”的误点却更多,注解翻释鬼谷子的误点就更更多了。不过只要用心悟道,再多的误点也能拨乱反正。 注 : 本贴转自于策士吧鬼谷子是沟通高人。在现代沟通中,最难莫过于“上行沟通”,也就是下级主动找上级沟通。然而战国策赵策四中的“触龙说太后”堪称“上行沟通”的典范。quickly. (23)

11、 Gao Changhai night rescued compatriots in January 1943,the Japanese control after Su Jiahu along the highway, to intensifyguerrilla raids. One day, the Japanese army from Wuzhen area caught 53Shina is held in spring qiaotu farm若看过这篇文章后,取之与鬼谷子一书中的游说术相比较,你会觉得这篇 文章中所用的鬼谷术无处不在。特别是这篇文章把鬼谷子“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

12、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 非。得其情,乃制其术”的道理,展示得淋漓尽致。“摩者,符也”这句话原本就不通,因为“摩”不是“符”,这可能是所看鬼谷子版本不同所致。清?俞樾,在其读书余录中考证这句话应为: “摩者,揣之术也”,也即与鬼谷子嘉庆刊版一致。现代刘家驹等著鬼谷子?合纵连横一书,所选用的鬼谷子版本,可能与你所看的版本一样,也用的是“摩者,符也”这句话。但,刘家驹在注解“摩者,符也”时说: “观之当以嘉庆刊本为是”。“符”的古汉语意为 : 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伪。由此可引申为“符合”之意。“内符” : 即游说对象的内心感情,与其外部表情一致。也即 : 真实内心的

13、外在表露。其摩者 , 有以平 那个 以平 是我方的一种手段还是形容对方的一种状态呢 ?平者 , 静也 的静放在句意中又是何意?求教各位学长前辈们要理解这段话的意思,首先要从对“摩”的理解开始。什么是“摩”呢 , 理解“摩”及摩术的关键话在于“微摩之以其所欲”,如将其倒置成“以其所欲而微摩之”就更好理解些了。这句话中的“微摩”有这样几层含义:一是鬼谷先辈要求使用摩术时,是用微摩的方式,这里的“微”有: 或细小、或微妙的意思,因鬼谷子所针对的游说对象是王公大臣,故必须小心翼翼行事二是鬼谷先辈要求“微摩”时,必须是顺着对象所欲而摩,也就是必须跟随对象的需求来摩,说白了就是: 对象想要听什么,你就要说

14、什么 ; 对象在说什么,你就要跟说什么。这也是运用摩术的关键环节,因而凭自己的需要去“摩”,根本不可能实现“摩”的目的。例如 : 战国策 赵策一苏秦游说赵国宰相李兑时,李兑不愿意接见他就说: 不听人话,只听鬼话。而苏秦说: 我就是来说鬼话的。于是李兑接见了苏秦,进而苏秦在对话中,就讲了鬼话的故事,不但经游说而得到了去秦国的经费,并由此而留下了“土偶与木偶”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三是在顺着对象所欲的基础上,一定要加上些让对方看不出自己真实意图的钓语,注意 : 这里的钓语必须是微妙的、高明的,这样才能实现“微而去之”。这里的“微”就具有隐匿的意思了。 四是一定要明白“摩”与“揣”的不同,鬼谷先辈在“

15、古之善摩者,如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这段话里,就讲得相当清楚,即 : 一个善于用摩术的人,就像钓鱼一样,要与有鱼的水接触,要投入适应于对象的钓饵。如果你在深渊附近,呆着去想,去揣,是不可能钓上鱼的。既然“摩”要顺着游说对象的所欲为之,那么这里的“平、正、喜、怒、名、行、廉、信、利、卑”,就是指游说对象所欲的十种形态反应。至于“静”则是针对游说对象的“平”形态反应时,应采用“摩”术的对应方式。这里的“静”大意是指 : 平静谦和。今天下午我刚有了一个新想法, 摩篇云 : 平者 , 静也 其平者 我想是对方的内在心理 , 而静者是对方此心理的外在表现.也就是说内心平稳的人外在表现是静和的回复 :9 楼哈哈,你的理解有一定的道理。你把“平者”和“静也”理解为个人的内心想法和其外在的表现,单就“平者,静也”这句话而言没得错,讲得通。但是从这段话的整体内容来看,就讲不通了。 quickly. (23) Gao Changhai night rescuedcompatriots in Janua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