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中考阅读题选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57900882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涉世家》中考阅读题选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陈涉世家》中考阅读题选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陈涉世家》中考阅读题选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陈涉世家》中考阅读题选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陈涉世家》中考阅读题选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涉世家》中考阅读题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涉世家》中考阅读题选(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涉世家中考阅读题选(一)(2010-01-05 15:16:48)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10分)(98年 福州市)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若为佣耕若: 陈涉少时 少:怅恨久之怅: 辍耕之垄上辍:2、下面加点字的意义与“辍耕之垄上”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A、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怅恨久之C、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楚人怜之3、下面各句中语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

2、与人/佣耕 B佣者/笑而应曰 C辍耕/之垄上 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4、上文划线句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A、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B、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C、假如今后有谁富贵了,可不要忘记咱们。D、陈涉停了很久才说。参考答案:1、 若:你;少:年轻;恨:叹恨(怨恨);辍:停止2、A3、D4、D阅读下边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98年 西安市)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

3、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发闾左适戍渔阳 适:(2)等死 等:(3)死国可乎 死: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今亡亦死 河曲智叟亡以应 B固以

4、怪之矣 先帝不以臣卑鄙C宜多应者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D又何间焉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3、文中写起义根据形势首先提出的策略是:4、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5、选段记述了陈胜、吴广“举大计”的起因及准备过程。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农民起义,必然在思想、组织、行动纲领等方面存在许多缺欠。此外,他们准备过程中还明显的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从 、 、 等可以看出来。6、翻译下面的句子: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参考答案:1适通“谪” 同样 为而死 2C3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4失期,法皆斩 天下苦秦久矣 5 行卜、念鬼、狐鸣6扶苏因为屡次劝戒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阅读下

5、边一段文言文(选段同上),完成题目。(10分)(99年 重庆市)1、解释加点词语: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次: 为天下唱唱:今或闻无罪 或: 会天大雨 会: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边句子的大意。“失期,法皆斩”的大意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大意是:参考答案:1次:编次 唱:同“倡”,倡导 或:有的(有人) 会:适逢2误了期,按秦王朝的军法,都要杀头。如今果真把我们的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阅读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01年北京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

6、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1、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1)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 吴广为什么要故意激怒将尉?参考答案:1、即使仅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2、答案要点:以激怒其众以激怒众人,也为杀尉寻找理由杀尉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01年南京市)甲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

7、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吴广素爱人(平时)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离开)B夺而杀尉 (表承接) 而不知人之乐 (表转折)C广故数言欲亡(死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跟从)D尉果笞广(用竹板打)已而夕阳在山(不久)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陈胜佐之,并杀两尉。(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3、甲、乙两段都有一个加点的“醉”字。甲段中“将尉醉”的“醉”在该段的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

8、用?乙段中“醉能同其乐”这句话把“醉”与“乐”联系起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C2(1)(“佐”“之”“并”三个字各1分。)陈胜协助(帮助)吴广,一同(一共)杀了两个军官。(2)(“其”“述”“以”)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述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3甲段的“醉”为该段情节的发展起铺垫作用;乙段把“醉”与“乐”联系起来,点明了全文的主旨与民同乐。阅读下面古文,完成14题。(2002年河南省)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9、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广故数言欲亡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C公等遇雨,皆已失期 等死,死国可乎D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属予作文以记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3起义的导火线是:4文段记述了陈胜发动起义的过程,他向士卒发出号召:“ ”并提出了“ ”这一千古流传的体现人人平等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名言。参

10、考答案:1、 D2、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即使仅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3、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4、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阅读下面古文(选段同(2002年河南省),完成13题。(02年深圳市)1、读下面各组句子,指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两组: A为坛而盟/山盟海誓B死即举大名耳/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C吴广为都尉/是以众议举宠为督D从民欲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3、从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来看,你认为陈涉是个怎样的人?答:参考答案:1AC2就算不被斩首,也十有六七要死在防守边疆上

11、。3他有胆识,敢于反抗封建统治。阅读下面古文(选段同(2002年河南省),完成14题。(02年福州市)1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只要标一处)(1)而 戍 死 者 固 十 六 七(2)乃 诈 称 公 子 扶 苏、项 燕2解释加点的词语:(1)吴广素爱人( )(2)尉果笞广( )(3)并杀两尉 ( )(4)召令徒属( )3下面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广故数言欲亡河曲知叟亡以应B以激怒其众策之不以其道C夺而杀尉温故而知新D陈胜佐之何陋之有4选文中体现起义领袖勇于打破封建尊卑观念,善于激励众人反抗决心的一句话是:参考答案:1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只要标

12、一处)(1)而 戍 死 者/ 固 十 六 七(2)乃 诈 称/ 公 子 扶 苏、项 燕2(1)平时、平常、平素、向来、一向(2)用竹板打(3)一共、一并(4)召集3C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05年四川省)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13、?”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苟富贵,无相忘 苟:苟且。 B会天大雨,道不通 会:适逢。C爱士卒,楚人怜之 怜:爱戴。D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通“倡”,首发。2下面语句中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怅恨久之 B二世杀之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先天下之忧而忧3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

14、的一组是( )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B项燕为楚将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C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秦灭韩亡魏D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广故数言欲亡4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B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C等死,死国可乎等着死亡,不如为国事而死。D吴广以为然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5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1段主要是介绍陈胜年轻时的情况,“尝与人佣耕”说明了他当时的身份。B“鸿鹄之志”说出了陈胜、吴广年轻时的抱负,也突出了他们年少气盛。C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是“大泽乡”,起义的导火线是“失期,法皆斩”。D陈胜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