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变压器行业的发展状况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7900178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变压器行业的发展状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国变压器行业的发展状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国变压器行业的发展状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国变压器行业的发展状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国变压器行业的发展状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变压器行业的发展状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变压器行业的发展状况(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变压器行业的发展状况一、 我国变压器行业的发展状况(一)变压器基本情况在输电网中,电气设备可以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其中一次设备是供电系统的主体,直接用于生产、变换、输送、疏导、分配和使用电能,二次设备是对电力系统内一次设备进行监察、测量、控制、保护、调节的辅助设备。电网中运行的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输配电设备,可以将一种电压的电能转换为另一种电压的电能。变压器一般分成电力变压器、换流变压器和电抗器等,其中:电力变压器主要是用于输电及配电使用的变压器;换流变压器用于远距离直流输电线路两端的换流站,与换流器连接将交流电能和直流电能互相转换;电抗器用于线路里的限流或限压,补偿高压输电线的容

2、性电流或电压,从而起到稳定电网的作用。在超/特高压交流输电中,交流变压器为核心设备;在超/特高压直流输电中,换流变压器是核心设备。换流变压器在交流电网与直流线路之间起连接和协调作用,将电能由交流系统传输到直流系统或由直流系统传输到交流系统,是交、直流输电系统中换流、逆变两端接口的核心设备。由于换流变压器阀侧与直流相连,因此换流变压器不仅承受交流电压,而且还需要承受直流电压,因此换流变压器的结构特殊、复杂,关键技术高难,对制造环境和加工质量要求严格。换流变压器制造技术是世界变压器制造领域的尖端技术之一,代表着目前变压器制造业的最高水平,我国换流变压器技术水平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当前国内仅有特变电工

3、、中国西电、保变电气、山东电力设备等少数几家企业掌握换流变压器制造技术。(二)我国高电压等级变压器行业的发展状况我国变压器生产企业较多,细分行业集中度与电压等级的上升成正比。在特高压变压器领域,特变电工、保变电气、中国西电、山东电力设备具有800kV特高压直流输变电、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成套设备的研制和生产能力。根据2019年至2021年特高压交流变压器、特高压直流用换流变压器中标情况,中标企业主要为特变电工、山东电力设备、保变电气和中国西电。在电压等级500kV及以上变压器市场,亦主要为以上四家等国内企业及西门子、ABB等外资企业。2011年至2020年,随着我国电力投资建设的推进,

4、我国高电压等级(110kV电压及以上)变压器容量逐步提升。中电联数据显示,我国高电压等级变压器的累计容量从375,186万kVA增加至748,228万kVA,年复合增长率797%。其中,高压变压器的累计容量从2011年的268,836万kVA稳步提升至2020年的494,022万kVA,复合年增长率为699%。近十年,我国超高压交流变压器的容量随着电网投资的逐步提升,从94,853万kVA增加至190,719万kVA,复合年增长率为807%;超高压直流用换流变压器的容量从7,028万kVA增长为14,930万kVA,复合年增长率为873%。超高压交流变压器容量和超高压直流用换流变压器容量预计将

5、继续维持增长。特高压变压器在十三五期间迎来建设高峰,年均投入及修建里程均超过十二五,特高压变压器累计容量大幅增长。其中,特高压直流用换流变压器累计容量增至30,557万kVA,特高压交流变压器累计容量增至18,000万kVA。预计在十四五期间,随着电网投资规模的增大,对特高压变压器的需求将会进一步上升。在国家双碳政策的战略指导下,国家工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年),大力推广高效节能变压器在输电网中的使用,逐步淘汰在网运行的低效变压器。随着特高压、超高压线路建设的持续扩张和高效节能变压器对低效变压器的替代,未来变压器累计总容量将不断上升。二、

6、 我国电磁线主要应用领域情况电磁线广泛应用于电力、家电、通讯、电子、汽车、风电装备、航空航天等多个行业,涵盖了以家电和机电产品为主体的传统行业和以电子信息产品、新能源汽车、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新兴行业。其中,电磁线在电力领域的应用集中于交流电机、普通变压器、轨道高铁变压器等;在家电应用领域集中于家用空调、冰箱及家用洗衣机等。得益于我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大环境以及家电节能补贴、家电以旧换新、家电下乡等多项拉动内需政策的有力支持,我国家电工业实现了快速、稳步的增长。目前,我国家电工业的生产规模已居世界首位。家电行业中空调、洗衣机和电冰箱在生产过程中电磁线用量较大,是家电领域中应用电磁线的主要产

7、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冰箱、空调和洗衣机三大白电产量达39,44630万台,同比增长356%,其中冰箱、空调和洗衣机产量分别为8,99210万台、21,83570万台和8,61850万台。伴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家电在三四级市场的扩容不断加快。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市场对健康环保的高端家电产品需求将会继续增长,未来家电行业将会持续拉动电磁线行业的需求。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按工作电源种类可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其中交流电机占整个电机行业产量的绝大部分。随着我国机械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电机需求量和种类也日益增加。以交流电机

8、增长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交流电机年产量从2001年的6,26327万千瓦增至2020年的31,70500万千瓦,2021年我国交流电机产量为40,50180万千瓦,增长226%,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电机制造加工基地。工业电机是电磁线产品的主要需求行业之一,未来高效电机以及变频节能电机的推广将是电磁线需求的重要保障,也是电磁线行业产品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同时,电磁线中的电磁扁线以其在电流承载能力、传输速度、散热性能、材料消耗及占用空间体积等方面的突出优势,技术指标碾压传统圆线电机,将成为未来驱动电机使用的主流选择和必然趋势。三、 电磁线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电磁线(magnetwire),又

9、称绕组线,是用以制造电工产品中的线圈或绕组的绝缘电线。电磁线通常分为漆包线、绕包线、漆包绕包线和无机绝缘线。电磁线是电力设备、家用电器、工业电机和交通设备等产品的重要构件,被誉为电机、电器工业产品的心脏。电磁线作为工业行业的重要基础性原材料之一,在新兴下游产业涌现和传统下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获得了广阔的应用空间,需求也呈现更加多样化趋势,为此,电磁线的产品结构调整不可避免,与之配合的原材料(包括铜和绝缘漆)、工艺技术、机器装备及检测手段也相应持续发展和升级。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不断鼓励并推进以电力设备、工业电机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电磁线行业作为工业产品的基础产业,其生产规模在短时间内

10、快速扩张。目前我国的电磁线的年生产能力超过百万吨,约占全球电磁线生产总量的50%,部分产品的工艺技术水平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我国电磁线行业生产能力逐渐提升。电磁线行业内生产企业较多,电磁线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基本成熟,这些企业的生产规模从年产一千多吨至年产十万吨不等。目前我国已形成了百万吨以上的产能总量,为全球电磁线生产、销售的第一大国和出口国。四、 中国电磁线产业发展预测电磁线是制造电工产品中的线圈或绕组的绝缘电线,又称绕组线。电磁线广泛应用于电力、机电、电气设备、家用电器、电子、通讯和交通等领域,直接服务对象是变压器、电抗器、继电器、电机电器等产品。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

11、国电磁线行业起步较晚,但成长迅速,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电磁线行业现已形成了百万吨以上的生产能力,成为世界电磁线生产、销售、使用第一大国和出口基地。根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数据,2020年国内电磁线产量176万吨,2020年中国电磁线需求量达到约180万吨。2021年中国电磁线产量为180万吨,同比增长23%。目前,全国从事电磁线生产的企业多达上千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厂家约200家,年生产能力在5万吨以上的企业不超过10家。从竞争格局来看,2020年电磁线市场CR6仅为258%,长尾效应显著。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等政策规划,国家层面将推进电线电缆行业的技术升级和智慧

12、化改造。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智慧能源系统建设加快、特高压建设规模扩大、农村电网建设力度加大和国际能源电力合作逐步推进。十四五期间,我国主要省份也提出了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方向。其中,辽宁、上海等地均提出了要加大力度对农村电网改造,推进乡村智能电网建设。其他省份的规划中也指出要提升电力的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加强电网的升级改造。电磁线作为电线电缆行业的一部分,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对电线电缆行业发展方向的明确,电磁线行业也将迎来一系列政策利好,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五、 中国电磁线行业发展历程电磁线作为现代工业基础性产品,在电力设备、工业电机、家用电器、汽车电机、电动工具、仪器仪表等国民经济

13、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下游行业的各项支持政策均对电磁线行业有着促进作用。电磁线产业链的上游领域主要包括导体、绝缘材料和润滑材料等;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在电力设备、家用电器、工业电机、电动工具、汽车电机、仪器仪表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市场。我国电磁线行业成长迅速,已成为世界电磁线生产、销售、使用第一大国和出口基地。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电磁线市场已经趋于成熟。目前,我国在电磁线产量上已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具有年产百万吨以上的生产能力,约占全球生产总量的50%。根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电磁线产量为176万吨,过去五年内复合增长率为241%。预计国内电磁线产量将保

14、持稳定的增速,2022年达到184万吨。从行业需求量来看,据统计,2016-2020年中国电磁线需求量从1543万吨提升至184万吨,CAGR为4%。随着扁线应用于新能源领域,如新能源汽车带动耐电晕、高热级复合结构和小扁线的应用,扁线应用场景得到延展。从中国电磁线下游结构看,电磁线下游以传统行业为主,家电、电力设备、工业电机、汽车占比分别为33%、31%、18%、8%。六、 电磁线业务市场情况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电磁线市场已趋于成熟。根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数据,2000年我国电磁线需求量仅约367万吨,2020年增加至184万吨,其中,2007年以前,电磁线行业发展迅猛,市场

15、需求量保持了10%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而在2008年之后,受金融危机等多因素影响,市场需求量增速有所放缓。2008年至2020年,市场需求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11%。七、 全球电磁线行业发展状况自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磁和电相互转化的原理被广泛应用。电磁线是完成电磁转化的核心构件,被广泛应用于发电机、电动机和变压器等电器设备中。随着全球对电气应用的不断升级,针对电磁线的产业变革也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电磁线技术不断研发创新,电磁线种类持续增加,从而为电力应用带来了更多发展可能性。美国于1875年最先获取了绝缘漆和纤维技术专利。在随后的一个世纪,各国都在为电磁线的技术更

16、新作出贡献。美国通用公司先后研制了醋酸纤维漆包线、油性漆包线、缩醛漆包线、聚酯漆包线等,美国道奇公司发明了自粘性漆包线和复合漆包线,美国杜邦公司制成了丙烯酸漆包线、聚酯亚胺漆包线、聚酰亚胺漆包线和聚酰胺酰亚胺漆包线;日本在1939年开发了玻璃漆包线,并在1954年制成了硅酮漆包线;德国在1940年制成了聚氨酯漆包线;我国上海电缆研究所分别在1966年和1970年制成聚酰亚胺漆包线和聚酰胺酰亚胺漆包线。电磁线行业在此期间得到快速的发展,电磁线的性能在各国技术的创新下得到了大幅提升,电磁线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全球电磁线行业在技术研究的引导下,北美、日本和西欧逐渐成为三大传统生产和研发基地。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电磁线及其下游产品的制造基地逐渐向亚洲、美洲中南部和东欧等地区转移。目前电磁线行业已成为电力、机电、交通运输、通讯等多个行业相配套的基础产业,全球电磁线产品的需求大幅上升。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