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讨观摩会给我的体会和收获.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7843521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研讨观摩会给我的体会和收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学研讨观摩会给我的体会和收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学研讨观摩会给我的体会和收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研讨观摩会给我的体会和收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研讨观摩会给我的体会和收获.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研讨观摩会给我的体会和收获_年_月中旬,我和郑先忧老师一起到杭州参加由浙师大幼儿师范学院举办的数学。本次会议以“激情演绎、本色课堂”为主题,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将以自己的方式诠释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会上朱乐平、吴正宪、刘德武、黄爱华等_多位专家、特级教师、青年教师共上了_节观摩和_个讲座,每天听课、讲座_节,密度相当大,但获益良多。观摩会上,不同流派、风格的教学专家上了示范课,对新课标实施以来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总体感觉这次的课,少了一点花哨、浮躁,多了一点的反思。名家与普通老师的课,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上出了自己的风格,所上的课有自己的思想,后者则有模仿的痕迹。在观摩会上,专家们所

2、上的课,在教风和设计上可谓风格各异。有的严紧细致,有的幽默风趣;有的温柔、有的豪爽。虽然每位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但也有着共同的亮点。首先是精美设计的课前谈话。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被充分的调动,与课前老师的谈话交流息息相关。上课的每一位老师都非常注重课前四五分钟的师生交流谈话,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他们设计的谈话内容都与上课的内容有比较密切的联系,都能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教学设计的来源与生活。数学来自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赵震老师执教的生活中的负数一课,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练习巩固环节,把与学生非常熟悉的温度计作为探究对象,来研究正负数,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就

3、在我们身边,学生容易理解,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评价独特、多样。每位上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准确规范,精练严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动形象地使用孩子们最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语言表达准确无误,不绕圈子。每位上课教师在教学中都对学生使用激励性评价语,在评价中不是一路“捧”到底,而是表扬学生独具特色的一面。边听课边想,观摩观摩,可观不可摩,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模仿,引入用吴正宪的、中间取黄爱华的,结束来个刘德武的,这样的组合只会不伦不类,是一节失败的课。正如别人的衣服穿在你的身上未必合适一样,别人的设计用在你的课堂中,用在你的学生身上也未必合适。作为

4、一名老师,在切实为学生的前提下,必须要清楚了解自己的个性与特长、风格与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流程,才能上出有自己特点,体现自己教学思想的课,这样才是成功的课。听名家的课,我们不能只是停留在模仿他们的一招一式,更需要的是学他们那种对教学艺术的孜孜不断的追求,从他们身上获得灵感。现在谈谈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节课.以前听过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大多是用大量的图片、课件和学生动手操作或讨论来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而今天朱教授的课,让我有一种全新的感觉,让我彻底“品尝”到了“静悄悄”的数学课堂教学的“风味”。他从除法算式的意义和四则运算入手,在1和2可以组成哪几种算式里,引出了12,从而引出了分数。在朱教

5、授的课上,我较多地听到老师这样问学生“你听到他说了什么?”、“有谁听懂了他的话?”“根据除法的意义,安静地想一想12是什么意思?而更多时候,我还在低头记录时,怎么突然感觉没有声音了。其实,学生正在默看朱老师投影出来的题目,朱老师在静静地等候学生的思考,他根本没有读出题目,每次投影出要学生思考的题目要求,总是在我还不注意时就出来了。学生多数是在用眼睛看,用大脑思考。整堂课下来,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分数是由除法衍生出来的,分数各部分与除法的关系。这里的层次比我们的设计要高。我们强调了在分东西的过程中产生了分数,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加强分数的认识,而在沟通知识的联系上,是欠缺的。朱老师的课让我静静反思自己以前的课堂教学,往往以为课堂教学气氛越活跃越能体现教学的效果,现在想来,真是可笑。热热闹闹的课堂氛围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是学生学习数学,离开了思维还能学好吗?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的同时,还应该多留点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在“静”中寻求数学的真谛。此次的研讨会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机会。有幸能够听几位专家的课真的让我感受颇深,受益非浅。第页共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