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溶液和溶解度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783431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溶液和溶解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三化学-溶液和溶解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三化学-溶液和溶解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三化学-溶液和溶解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三化学-溶液和溶解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溶液和溶解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溶液和溶解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化学 溶液和溶解度1. 了解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理解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2. 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3. 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4. 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了解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1. 溶液: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溶液质量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溶剂只能有一种溶质和溶剂在被分散前都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物质溶液的特征均一性:是指各部分浓度和性质都相同2.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的区别 分散微粒单个分子或离子许多分子集合

2、体许多分子集合体分散物质原状态固、液、气态 固液液态宏观特征均一、稳定,静置后不沉降,不分层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固体颗粒下沉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液体分层举例食盐水、糖水、碘酒泥浆、CO2 通人石灰水后的浊液油和水混合 牛奶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小液满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3.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4.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条件5. 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稀、浓溶液的概念中,强调

3、一个一定,即一定量的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中,强调两个一定,即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稀、浓溶液只指一定量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多少,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只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还能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稀溶液和浓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但这两组溶液中不存在相互转化的问题不同溶质的浓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不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同种溶质在温度一定时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要浓有的浓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溶质,有的稀溶液却不能继续溶解溶质6.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这种物

4、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内因是溶质和溶剂的性质而外因就是温度,如果温度改变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也会改变因此只有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才有意义标准:在100g溶剂里 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溶解度是比较同一条件下某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的表示方法,只有达到该条件下溶解的最大值,才可知其溶解度,因此必须要求达到饱和状态单位:溶解度是所溶解的质量,常用单位为克溶解度概念中的四个关键词某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是并用、同时存在的,只有四个关键词都体现出来了,溶解度概念和应用才是有意义的7. 溶解性和固体溶解

5、度的关系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20溶解度 大于10g 大于1g 小于1g 小于001 g8.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变化情况:随着温度的升高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如 KN0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变化不大如 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变小如 Ca29.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10. 溶解度计算公式:自我测试请完成以下试卷以检测自己目前的水平,系统会根据测试结果引导你进入相应的解题区.共有以下三个解题区:基础题、应用题、提高题当然,你也可以通过点击页面左

6、侧的直接进入相应解题区.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窗体顶端窗体底端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C.溶质一定是固体,溶剂一定是水D.一杯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一定是相同的 2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窗体顶端窗体底端A很浓的溶液 B很稀的溶液C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D不能继续溶解任何其它物质的溶液3要增大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方法是窗体顶端窗体底端A加压降温 B加压升温 C减压降温 D减压升温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窗体顶端窗体底端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所含该溶质的量一定是该条件下的最大值B所有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在温

7、度一定时,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对于任何固体物质来说,用加热的方法都可以得到它的浓溶液1.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 酒精滴人水中振荡后的液体 B面粉加入水中振荡后的液体C. 豆油滴入水中振荡后的液体 D豆油滴人汽油中振荡后的液体E澄清的石灰水 F澄清的石灰水中通人CO2G蒸馏水 H酒精解析:均一、稳定的混和物是溶液,液体里悬浮着固体小颗粒的是悬浊液液体里分散着不溶于水的小液滴的是乳浊液蒸馏水、酒精它们都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所以它们都不是溶液答案:溶液2. 一杯食盐溶液,它的A. 各部分一样咸 B上部分比下部分咸C下部分比上部分咸 D中间部分比上、下部分咸解析:溶液的

8、均一性是指在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完全相同;稳定性是指当外界条件不改变时指溶剂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溶液中不会有溶质析出,即不会发生变化答案:A3. 下列化学反应后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AC02通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B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的产物溶于水C镁带投入足量稀H2SO4收集H2后的剩余物 D. 把KClO3和Mn02加热制02后的剩余物溶于水解析: A组,当把CO2通入石灰水后,C02与石灰水中的Ca2反应生成白色不溶于水的CaCO3,因此全看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此时形成的不是溶液应是悬浊液B组中C充分燃烧生成C02,CO2溶于水有一部分可生成碳酸,也有一部分溶在水中,因此可形成溶液C

9、组,镁与稀H2S04不共存,反应后生成MgSO4和H2,收集完H2后所得物质是MgSO4和剩余的H2S04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溶液D组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是KCl和Mn02的混合物,其中KCl可溶于水而Mn02不溶于水因此把这一混合物溶于水后充分振荡可得悬浊液答案:B、C1. 将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解析:对于大多数的物质来说,在一定量的水里,温度越高所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也就越高答案:加溶质NaCl 蒸发掉溶剂水降低温度等三种方法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向ag20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bg氯化钠晶体,则

10、溶液的质量变为ag+bg条件改变,饱和溶液可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解析:浓溶液、稀溶液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是两对不同的概念,对于某些浓容液,它可能还可继续溶解原溶质,故它仍然是不饱和的对于某些稀溶液,它已经不能再继续溶解原溶质了,故它已是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就很稀,所以第一题是正确的往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固体不再溶解,所以溶液的质量不变,仍是ag对于大多数的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条件改变,如加溶剂、升温,它们会变成不炮和溶液答案: 对错对3. 25时50g水最多溶解5gA;60时100g水最多溶解10gB,则比较A、B溶解度的大小为.A无法判断 BA=B CAB解析:比较不

11、同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前提条件是温度要相同本题温度不同,无法比较答案:A1. 下列做法能改变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是A.升高温度 B增加溶质 C增加溶剂, D增大压强解析:只要温度一定,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就是固定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不受压强影响,增加溶剂量只能影响溶质所能溶解的质量,与溶解度无关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影响答案:A2. 右图表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1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t1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g,升温到t2时,无晶体析出的是_,有晶体析出的是_.解析:从图中可看出物质A、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故温度升高时

12、有晶体析出的是C物质答案: BCA A,B C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硝酸钾饱和溶液在温度和溶剂量不变时,不能再溶解氯化钠 硝酸钾饱和溶液在温度升高或加水后,仍然是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同一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一定要浓解析: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里所形成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对其它溶质不一定是饱和溶液,A错;当温度升高或加水时,原来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会变成不饱和溶液,B错;对于C,可用反例法分析;有些难溶或微溶物质,例如氢氧化钙,其饱和溶液却是很稀的,有些易溶物质的浓溶液,例如氯化钠的浓溶液,在温度和溶剂量不变的情况下,还能继续溶解氯化钠,仍是不饱和

13、溶液,所以C错.同一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氯化钠的量已达到最大限度,所以比不饱和时的溶液要浓,D正确.答案:D一、选择题:把选项填在括号内的横线上 1. 下列物质属于溶液,且溶质是单质的是 A.久盐酸 B.少量的粉笔灰加入水中C.少量的白磷溶于二硫化碳中 D少量锌粉溶于稀硫酸中2.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B.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后都可以成为不饱和溶液C.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不能再继续溶解,则此溶液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不一定都是浓溶液3.已知20时,100克氯化钾溶液经加热蒸干水分,得到氯化钾晶体15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15克C.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17.6克 D.无法计算氯化钾在20时的溶解度4. 固体溶解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 A.一定温度时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溶质的克数B.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解溶质的克数C.相应温度下,100克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