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学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7834111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必修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必修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必修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必修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人教版必修一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学案三章相互作用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学案)蓬私高一物理组2011/10/26班级 学号 姓名一、考点自学:1、物体的运动状态用 来描述,只要物体的 变化了 ,不管是 还是 改变了,都说这个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2、在外界,的作用下,物体 发生了变化,就说物体发生了形变。3、在物理学学中,人们把改变物体的,以及产生形变的原因,即物体之间的, 称为力。力的三要素是4、力的矢量性:力是 , 它不但有大小,而且有, 力的大小可以用 来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 简称 , 符号5、力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区别在6、由于地球的吸

2、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其中g是 ,重力的方向总是, 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 。重心在几何中心。7、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自然界中的四种相互作用 是、。重力是 在地球表面的表现,弹力摩擦力是由 引起的。强相互作用力的作用范围只有约1015m,即原子核的二、典例分析:题型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求位移早例1、绳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为150N,用力的图示法表示拉力。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人B.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C.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大小方向决定。

3、D.物体受力后一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变化。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物体均受到重力的作用,不论其是否运动或是否有生命。B.物体受到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C.重力是非接触力。D.重力的受力物体是地球。E.苹果对地球的吸引力小于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例4、关于重力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A. 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总是恒定不变的。B. 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C. 物体落向地面时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受到的重力。D. 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例5.运动员把足球踢出后,球在空中所受到的力有()A. 重力、踢球力、空气阻力。B. 重力、使球向前飞的力、空气阻力

4、C. 重力、使球向前飞的力、踢球力、空气阻力D. 只有重力和空气阻力例6、关于重心说法正确的是()A. 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B. 直铁丝弯曲后,重心便不在中点,但一定还在铁丝上。C. 重心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D. 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三、堂堂清练习: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的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或天平直接测出C.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比质量小的物体所受重力小D.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承面的压力的大小可以不等于重力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磁铁间有作用力,说明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B.只有

5、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C. 一个力必定与两个物体相联系D.力可以用天平测量3、下述不正确的是()A.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B.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C.力可以由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D.一个受力物体可以对应着一个以上的施力物体4、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B.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必在物体的几何中心C.把一物才B到高处,其重心在空间的位置也升高了D.背跃式跳高运动员,在跃过木It杆时,其重心在身体之外四、日日清练习1 . 一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x =6t -4t2(t以s为单位)则()A.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12 m/s B .这个

6、物体的初速度为 6 m/sC.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8 m/s 2 D.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8 m/s 22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当汽车以5m7s2的加速度刹车时,刹车2s内与刹车6s内的位移之比为()A. 1:l B . 3: 4 C . 3: l D . 4: 33 .物体从静止开始以 2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则前6 s的平均速度是 ,第6 s内的平均速度是 ,第6 s内的位移是 。4 某飞机的起飞速度是60m/s, 在跑道上可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 4 m/s 2, 该飞机从静止到起飞成功需要跑道的最小长度为 。5 矿井里的升降机,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经过

7、5s 速度达到 4m/s 后 ,又以这个速度匀速上升20s,然后匀减速上升,经过4s停在井口,则矿井的深度为 m.6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3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由于在前方出现险情,司机采取紧急刹车,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2,求:(1)汽车刹车后20 s 内滑行的距离(2)从开始刹车汽车滑行50 m所经历的时间.(3)在汽车停止前3 s 内汽车滑行的距离7 一辆汽车的行驶速度为18m/s, 紧急刹车时的加速度为6m/s2, 第一秒内发生的位移是多少?第 4 s 内发生的位移时多少?选做题: 从车站开出的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走了12 s 时,发现还有乘客没上来,于是立即做匀减速

8、运动至停车.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历时20s,行进了 50m.求汽车的最大速度一、考点自清vt位移 倾斜 加速度 v0t +-at2 1at2 v0+v中间时刻aT2 m- n 222二、典例分析例题1、前2 s内物体的位移为 5 m,后2 s内物体的位移为-5 m,前4 s内的位移为零变式练习:BD 例题2、600m 例题3、40m例题4、答案略(速度判断法和位移判断法两种方法)三、堂堂清练习1、BC2、参考解析:汽车一直做匀减速运动,其位移可由多种不同方法求解解法一:由 x=vot+1 at2 2 1 212x -at2102 - (-1) 62得 Vo=2 =2m/s=20 m/st6所以

9、汽车开始减速时的速度是20 m/s.解法二: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v= 且也, 2,一 at而 vt=v0+at,得 v =vo+ 2又 v = x =m/s=17 m/st 6解得 v0= v at = (17 1 -6 ) m/s=20 m/s 22所以汽车开始减速时的速度是20 m/s.3、300m四、日日清练习1.BD 2. B 3. 6m/s 11m/s 11m4. 450m5.答案:98m解析:因为升降机从井底到井口的运动分为三个阶段:匀加速、匀速、匀减速解法一:(1)匀加速上升阶段a1 = v=0.8m/s2t112 12h1 = 2a1t1 = 2x OCX 5 m = 10m(

10、2)匀速上升阶段 h2=vt2= 4X 20m = 80m v 42(3)匀减速上升阶段 a3=W=m/s= 1m/s12 12h3 = 2a3t3 = 2*1X4m = 8m所以矿井深度 h= h+ h2+h3=(10+80+8)m = 98mv + Vo 解法二:本题如用平均速度来解就不用求a1,a3,而只要根据v =2,s= v t就可求解.0 + v 0+4(1)匀加速上升阶段 h= vt1= 2 t1= 2 X 5m=10m(2)匀速上升阶段 h2= v2t2 = 4X 20m= 80m一 v+04+0(3)匀减速上升阶段 h3= v 3t3=1213=一升X4m=8m.所以矿井深度

11、h= h1+ h2+ h3 = 10m+ 80m + 8m= 98m.6.答案 (1)90 m (2)2 s (3)22.5 m.解析(1)由于V0= 30 m/s,a= 5 m/s2,由v= v0+at,汽车的刹车时间 t0为:v 一 V0 0 - 30 t0 = s= 6 s-5由于t05t, 2整理得 t 212t +20=0解得tj =2 st =10 s(刹车停止后不能反向运动故舍去)故所用时间为t =2 s.1 212(3)此时可将运动过程看作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由x=2at2=-X5X32m=22.5 m.7. 15m, 0选做题:参考解析:汽车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

12、线运动,达到最高速度后,立即改做匀减速运动,可以应用解析法,也可应用图象法.vt图1线为忘t轴围俄解法一:设最高速度为 vm,由题意,可得方程组x= Ia1t12+vmt2+ 1 a2t22 t=t1+t222vm=a1t1 0=vm+a2t2整理得 vm= =-50 m/s=5 m/s. t 20解法二:应用图象法,作出运动全过程的vt图象,如图2312三角形的面积与位移等值,故x= vmt,所以vm= 2x = 2父50 m/s=5 m/s. 2t 20解法三: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解 .匀加速阶段和匀减速阶段平均速度相等,都等于vm,故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她,由平22均速度公式得 vm =,解得 vm= 在 =- m/s=5 m/s2 tt 20可见,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解,非常简便快捷,以后大家要注意这种解法.1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