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组织设计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57834006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交通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交通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交通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交通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组织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组织设计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杭州市丁桥东路(笕石路南石大线)工程交通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批准: 二零零九年十一月五日杭州市丁桥东路(笕石路南石大线)工程交通组织设计第一章 工程施工概况1、道路工程本工程丁桥东路(笕石路南石大路),位于杭州市东北部,江干区的北部,为南北向城市主干道。南起笕石路、与机场路相接,机动双向通行(机动车双向4车道),机非划线;北至石大线,全长1631.346m。道路自南向北分别与笕石路、大井路、石大路地面辅道平面相交。道路在桩号0+429处与现状铁路平交;桩号0+592.072、1+249处分别与规划河道和机场北港相交,采用桥梁跨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互干扰较大,笕丁路是通往市中心

2、的一条交通要道,为城市东西向交通的一条城市次干道,两侧为比较集中的居民小区和商户,有多条公交线路通过该路段,还有大量的社会车辆和行人通行,交通非常繁忙。丁桥东路周边东西向有华丰路、杭玻路、杨家路、笕石路、同心路和石大线,南北向有同协路、机场路、笕丁路、和临丁路,相对可以疏散交通,解决交通分流问题。各工种之间协调进展、有序推进,确保施工期间道路交通基本稳定和基本畅通。最大限度减少对沿线单位居民出行干扰。道路标准段路幅为2.5m人行道+3.5m非机动车道+1.5m绿化带+11m机动车道+3m中央绿化带+11m机动车道+1.5m绿化带+3.5m非机动车道+2.5m人行道40m。新建路面结构层机动车道

3、为:采用4cmAC-13C细粒式SBS改性沥青砼+5cmAC-20C中粒式沥青砼+7cmAC-25C粗粒式沥青砼+40cm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30cm塘渣垫层86cm;非机动车道为:4cmAC-13C细粒式沥青砼+7cmAC-25C粗粒式沥青砼+25cm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30cm塘渣垫层66cm;人行道结构层采用6cm仿石条纹步行道石+2cmM10砂浆卧底+20cm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28cm。2、排水工程丁桥东路雨水管道分五个排水系统,分别排入相交河道:1)机场港桩号0+300:雨水管布置在道路中心线上,设计管径D400D1500,雨水由北向南排入机场港中,出水口管径D1500,

4、管内底标高为1.5m;2)桩号0+340支河:雨水管布置在道路中心线上,设计雨水管管径D400D1200,雨水由南向北排入支河中,出水口管径D1200,管内底标高2.5m;3)支河桩号0+860:雨水管布置在道路中心线上,设计雨水管径D400D1200,雨水由北向南排入支河中,出水口管径D1200,管内底标高2.5m;4)桩号0+900机场北港:雨水管布置在道路中心线上,设计管径D1000D1500,雨水由南向北排入机场北港中,出水管管径D1500,出水管管内底标高2.5m;5)机场路北港设计终点:雨水管布置在道路中心线上,穿石大路段布置在道路中心线以西4.0m处,设计管径D1000D1200

5、,雨水由北向南排入机场北港中,出水管管径D1200,出水管管内底标高2.6m。丁桥东路污水管为一个排水系统,由北向南接入机场路已建污水管,丁桥东路标准段污水管位于道路中心线以西15.5m处,为重力流管,设计管径为D300D600;污水管穿越支河与机场北港采用2D300倒虹管。本工程雨水管管径为D400D1500,雨水口连接管D200、D300,D200D600管道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橡胶圈接口,砂石+中粗砂垫层,中粗砂护管填至管顶以上100mm;D800D1500管道采用承插式钢筋砼管,橡胶圈接口,135C25钢筋砼基础,C10砼垫层;污水管管径为D300D600,均采用HDPE中空缠绕管

6、,环刚度SN12,电熔接口,管基同雨水管。检查井采用钢筋砼井,C10砼垫层,C25钢筋砼底板、井壁、顶板,M10水泥砂浆砌筑MU10机砖井筒,C30筒井圈,双关节翻盖式铸铁井座及重型井盖板。穿越铁路雨水Y13Y14、污水W19W20井段采用牵引管施工。雨水管材为D1000HDPE中空缠绕管(牵引管专用),环刚度SN12,电熔接口;污水管管材为PE630实壁管,热熔接口。3、桥梁工程本工程沿线有两座桥梁,其中支河桥梁为单孔16m的预应力简支梁板,桥梁中心桩号为0+592.072m,下部结构为轻型桥台和撑梁,D120cm钻孔灌注桩基础;机场北港桥梁为单孔25m预应力简支桥梁,桥梁中心桩号为1+24

7、9.000,下部结构为两排桩重力式桥台,D120cm钻孔灌注桩基础。东侧杭州好美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杭州大世界五金城次入口桥梁在新桥范围内,未按规划河道修建,20m规划河道在桥位处没有到位,平面上与其无法相接,待业主、设计单位与杭州好美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杭州大世界五金城协调处理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施工时建议要求拆除。本工程沿线有两座桥梁,其中支河桥梁为单孔16m的预应力简支梁板,桥梁中心桩号为0+592.072m,下部结构为轻型桥台和撑梁,D120cm钻孔灌注桩基础。机场北港桥南侧优先进行桩基施工。桥梁施工按“施工桩基础、施工承台与台身、驳坎、河底撑梁与铺砌、台后回填土至标高2米、加设

8、梁板、管线,回填台后土,桥面系和栏杆施工。机场北港桥梁为单孔25m预应力简支桥梁,桥梁中心桩号为1+249.000,下部结构为两排桩重力式桥台,D100cm钻孔灌注桩基础。东侧老桥在新桥范围内,未按规划河道修建,20m规划河道在桥位处没有到位,平面上与其无法相接,施工时要求拆除。机场北港桥优先考虑进出水采用预制管D1000和驳坎10米处以外两侧用建筑垃圾与土方修筑围堰。在开工前与堤塘管理部门协调,办理相关洪堤道交叉使用手续,经相关部门审批同意后,拆除入口交叉处必需占用防洪堤道范围内的防浪墙、作好安全管理和安全使用,签订相关安全使用和安全管理协议。第二章 交通组织方案一、 现状评价与分析1、现状

9、笕丁路道路红线宽度为6米,为一块板断面型式,南北向各一个机动车道,除早晚高峰时段车流量较大,其余时段车流量相对较不大。2、在施工期间,应确保道路双向机动车道、公交专用道及交叉路口各个方向的交通、人流的畅行,同时由于本工程工期十分紧张,为了抢进度工期,进场后我单位准备全面进行施工。但交通组织是进度实现的一大瓶颈,因此有效地组织交通工作显得重要。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结合我单位现场踏勘的情况,现拟对整个施工现场区范围内的交通组织作如下安排(附交通组织示意图)二、 交通组织方案1 、 交通组织原则1.1 既要有利于施工组织,又要有利于交通运行。1.2 确保各阶段双向三个车道通行,确保各交叉交通顺畅。1

10、.3 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为行人提供与行车道路相对分离的步行空间,在跨越既有道路施工期间,临时交通设施及施工区围护要相对稳定以保障行人通过的安全和方便。1.4 综合考虑施工现场附近周边地区道路、人流及其他交通设施的关系,系统规划,合理安排,使其衔接顺畅,配合密切。1.5 在施工过程中,要在各个路口设立交通、安全等标志牌,同时也要围护原有的交通设施。1.6 要在各个路口设立限速、限高、安全等标志牌,确保车辆行驶和施工安全。2、施工现场的围护的要求本工程施工,为使整个施工现场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有效隔离施工区域对行车道的干扰,拟采取全线封闭围护施工。2.1 道路围护:道路围护高度2.1m,

11、即底部30cm护脚+180cm夹心彩钢板的统一形式。基础采用标准混凝土砖砌成、砂浆摸面。上面为951804泡沫蓝色双面夹心彩钢板围护每6米设一根立柱与基础固定。在围护外面每隔6米距地面1.5米高处贴反光纸,并在围护沿每隔10m设定交通警示灯。交叉路口的围护设置圆顺。2.2 道路交口围护:为保证机动车通行时司机的视线,在沿线小区、农村支小路等出入口20米范围内及机场路、绍兴路交叉口30米范围内改为高90厘米、长3.6米的矮围护,围护与地面用膨胀螺丝固定。围护成20+40+25的公交港湾形式,并留有专用通道供上下车的行人通行。3、交通组织总体方案现根据丁桥东路道路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调整措施及道路实

12、际现状,草拟了以下分阶段施工的交通组织方案:丁桥东路交通组织方案分二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施工1+3801+571.346段石大线高架下施工区域石大线改线施工全封闭围护;第二阶段为施工1+3801+571.346段石大线高架下施工区域半封闭式施工,石大线高架桥下可绕道行驶。第一阶段施工1+2801+320施工段和机场北港桥施工桥梁和与笕丁路交叉路口机动车道路面及排水,主要是机场北港桥桩基和1+320北侧道路污水管雨水管施工;第二阶段施工1+2801+320以北施工段和机场北港桥施工桥梁和与笕丁路交叉路口机动车道路面及排水辅道路面及排水部分和人行道。除丁桥东路与机场路接口处和笕丁路交接口外,其余

13、均采用全封闭透明式和固定式高围护连接封闭施工。施工期间交通组织采取“疏导交通,充分发挥路网的分流作用”的措施进行组织,并在各交通路口设通道和设置明显的标志牌,派专人昼夜值班,以利周边车辆、行人通行。围护材料采用不小于1.8m高的环保型装配式彩钢板固定围护和1米的活动围护两种,在各道路交叉口距离30米范围内采用1.0m的低围护。为保证本路段行车道路宽度,将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进行接坡处理,可使非机动车辆在交通高峰期时能进行分流。3.1、标志安装周边道路及进出口处设置悬挑式交通标志牌上设等标志牌,以及通告指示牌等。安装诱导告示牌;相关路口安装禁令、指示等标志;东、西向小支路口、单位(社区)出口安装禁

14、左、禁右标志;路段及路口的合适位置安装非机动车指示牌;信号灯路口安装限速和禁止停车牌; 3.2、标线漆划1、笕丁路仍按实际情况实行南北向各一车道通行,路段保持两个通行车道,设置非机动车混行车道的方案漆划标线。漆划各相关路口的导向标线,个别路口相应调整导向标志。2、石大线(笕丁路、临丁路新建丁桥东路段)高架上仍保持双向三个机动车道通行。第一阶段施工时,在桩号1+380至1+571.346施工段规划红线上设置高围护固定连接;在出入口用透明式高围护活动连接;将中央隔离带西侧边以东的大口径污水管和HDPE雨水管施工完毕;石大线桥墩7#至桥墩6#原有进入限高4.5米至5米的转弯车道暂时封闭;石大线桥墩3

15、#至桥墩2#原有进入限高2.5米的转弯车道保持畅通;石大线与笕丁路和临丁路交叉十字路口设置告示牌和安全交通警示标识;在石大线入口处设置半封闭式交通封闭,只限制限高2.5米的车辆进入;把原有道路靠中心线东西两侧的一个车道作为自行车、人行混合通行,用途和方向保持不变(机动车道、非机动道和人行道均保持现状),石大线跨丁桥东路段桥墩2#西侧的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封闭围护作为施工区域,石大线跨丁桥东路段桥墩2#东侧混合通道混行通行,以减轻潮王路的通行压力。三、根据道路施工需要,在路口或部分路段安装机非隔离护栏。四、根据交通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的要求,加工制作应急交通安全设施。五、第一阶段施工时间安排,以支队通告及建设单位通知为准。 1、2009年 11 月 20 日2009年 12 月 20 日,逐步拆除道路沿线原交通安全设施。 2、2009年 11 月 25 日2009年 12 月 25 日,安装周边道路的告示牌及相关道路标志牌。 3、2009年 11 月 25 日2009年 12月 25 日,漆划全路段及相关路口的标线。六、第二阶段施工时间根据主体单位施工进度,及时配合调整相应的交通安全设施。七、全路段的信号灯及智能交通设施由建设单位安排落实相关部门实施。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