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家长课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7829572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家长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家长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家长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家长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家长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家长课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家长课程增强孩子的劳动意识 1.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塑造自主意识和劳动习惯。 2.通过劳动让孩子逐步理解家庭生活和持家的艰辛,增强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效率。 3.动手劳作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塑造自主意识和劳动习惯。 加强劳动教育,重视劳动训练,提高孩子的劳动意识,使之逐步成长为自立、自强、多能而高素质的新一代。 案例,多媒体,课堂讲课提纲 一、导入课题 各位家长,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走进家长学校的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们终生的教师,所以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孩子是生动的一代,他们生存于五彩缤纷,变化多端

2、的社会,虽然遗传了父母的基因,但他们更多地是在感受环境,接受现代生活的影响中长大。父母给予他们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活经验,而应是一种应对社会的能力。今天,我将跟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增强孩子的劳动意识这个话题。 二、出示课题:增强孩子的劳动意识 三、案例分析: 1.讲述案例 家里的碗我来涮吧 情景一: 小红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一天下午放学回家,发现妈妈躺在床上,就问:“妈妈你怎么了?”“我感冒了,不太舒服。”“那晚饭谁来做呀?”“一会儿妈妈做吧。”妈妈边说着边爬起来,去厨房做好了晚饭,妈妈只吃了一点儿,就对小红说:“你吃完后,把碗涮干净,我不太舒服,先去歇一会儿。”“你不是说,什么事也不用我干,只管

3、用心学习就行了吗?我还有许多作业要写,我可没时间刷碗。”听了女儿的话,妈妈一时愣在那儿半天回不过神来。 2.互动交流: 您认为这种情况普遍吗? 您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有哪些? 如果这是您的孩子您会怎么做? 3.感悟探索: 有的家长非常溺爱孩子,什么都不舍得让孩子做,甚至连孩子该自己做的事也一手包办。这样做表面上是疼爱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因为这样做剥夺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有的家长对劳动持蔑视态度,常常教育孩子:如果你不好好学习,长大就扫大街,当民工。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从心里蔑视劳动,把劳动视为低人一等的事情,自然也就不愿意劳动。 有的家长自己就非常懒惰,家里乱做一团也不愿收拾,孩子在这

4、样的环境中,很容易模仿家长,养成好吃懒惰、毫无条理的生活习惯。 有的家长自己从来不做家务,家里的卫生都由保姆或钟点工来打扫,孩子自然会产生“花钱让别人替自己劳动”的心理。 4.小结:咱们大家都知道生活是离不开劳动的,没有劳动,就没有发明创造,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家长们咱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非常必要。虽然生长在“温室”环境里的孩子对土地陌生了点,虽然稚嫩的小手对铁钯物什陌生了点,但他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双手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来培养、提升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只有在他们享受劳动成果后,才能真正读懂劳动的涵义。 5.指导措施: 小红的

5、妈妈非常伤心也非常震惊,于是她找到了小红的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她的妈妈采取了以下措施: 措施一: 一个周末的晚上,小红一家三口在一起吃晚饭,就在快要结束就餐时,妈妈突然说:“想跟你们两个人商量点儿事。我们单位最近比较忙,晚上我还要把没干完的工作带回家里来做,那么干家务活的时间就相对少了许多。我希望你们支持我的工作,从今天开始,吃完晚饭后,自己洗干净自己用过碗,你们觉得可以吗?”爸爸首先表态:“没问题!就这点儿小事,保证完成任务,对吧,小红?”小红想了一会儿,点了点头。吃过晚饭后,爸爸和小红各自洗干净了自己用过的碗。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爸爸、妈妈和小红都是各自洗自己的碗,这件事已经成为了一种习

6、惯。 措施二: 周二的中午,小红一家三口照例在一起吃午饭,吃饭的过程中,爸爸突然接到单位的电话,饭没吃完就匆匆赶回去了。妈妈和小红吃完了饭,妈妈说:“今天爸爸有事不能洗碗了,妈妈和小红一起帮爸爸把碗洗干净吧。”小红爽快的答应了! 互动交流: (1)您认为小红父母的教育是成功的吗? (2)您觉得他们成功的关键在哪儿? (3)您认为小红的改变仅仅是学会了涮碗吗? 四、小结: 英国作家萨克雷曾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小小的家务劳动却可以培养孩子许多优秀的人格品质:“做家务”可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按计划进行大扫除或做好自己分工的家务”可以培养孩子的毅力;“在家庭中成员互相协作劳动”不仅培养了合作的精神还教会了孩子要控制好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家庭是培养劳动习惯最好的地方,家长从婴儿后期就应该逐步培养孩子“自己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如果孩子到十岁左右还没有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纠正起来就需要多费时间和精力了,但为时还不晚。 具体措施如下: 1.从自我服务做起。 2.给孩子分配家务活。 3.和孩子一起做家务 4.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 5.经常给孩子讲劳动的重要性 6.鼓励孩子参加义务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