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A卷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782955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合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混合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混合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混合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A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混合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合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A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合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A 卷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练习 (40 分 )1. 修改下面一段话。(错字、标点、语病共 8 处)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海伦凯勒传”,感触很多。谁能相信一个不但看不见而且听不见的女子能掌握法、德等五种英语呢?谁能相信她果然能取得那么多惊人的成就呢?做为一个身体建全的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呢?2.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请问这是描写的哪个省份? _3.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 错别字、语病共五处 )课堂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海伦凯勒传,感触很多。谁能相信一个既不看不见又听不见的女子能掌握法、德等五

2、种英语呢 ?谁能相信她果然能取得那么多惊人的成就呢?作为一个身体建全的人,如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呢?4.下列成语中,完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 费尽口舌游手好闲荒无人烟B .若无启事落荒而逃鱼惯而入C . 虚惊一场新喜若狂衣衫褴缕5. 修改病段:(五处错字,一处错词,三处错标点,二处病句)这里景色秀丽,村前是一个大池塘,塘水清如明静,蓝天,白云倒映水中,塘中荷花点点;竹林中山雀,画眉和小鸟相互对唱,鸣声清翠悦耳,村后是一片清翠的竹林,到过这里的人们都说它真像一副漂亮美丽的风景画。6. 我会在下面横线上填关联词。桑娜 _自己受累, _让西蒙的孩子受罪。_没有他每天早上这宽厚

3、的一笑,我_不会继续白看他的书。遇到挫折依然乐观的人,_不高兴, _不唉声叹气。我们 _要保护大地, _要爱护大地上的一切生灵。7.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_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那儿的景色真美!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第1页/共4页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A.B.C.D.8. 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释义莫名其妙 _A 好;美妙B神奇;巧妙;奥妙座无虚席 _A 空虚B徒然,白白地C虚心D空着E虚假大同小异 _A 共同;一齐B跟相同C

4、相同;一样9. 日积月累。1. (1)破坏环境的地方我写上口号或标语: _不爱祖国的人我用名人名言劝说:_2. (2)描写菊花引用古诗句: _,送别朋友时用古诗句: _想念家乡时吟古诗句: _3. (3)春节在大门上贴副对联: _搬新房给书房贴名言警句:_4. (4)不讲诚信的人我用古人的话劝说: _不团结互助的人我用谚语劝说:_5.(5 )世界最高的山峰是_,世界最低的盆地是_。6. (6)补写论语。_,患不知人也。_,学而不思则罔。10. 写出下列故事或成语中的主角。画龙点睛: _;人木三分: _;响遏行云: _;胸有成竹: _;大公无私: _;投鞭断流: _;破釜沉舟: _;三打白骨精:

5、 _;七擒孟获: _;进贾府: _;11. 将歇后语补充完整,并选其中一个歇后语造句。竹篮打水 _姜太公钓鱼 _肉包子打狗 _小葱拌豆腐 _造句: _。二、阅读理解(30 分 )1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 . “什么呀!”赵小桢撇撇嘴,“你又不是老师,怎么知道我们读得不对?” B . 各种非法添加剂仍在农产品生产、运输、加工环节屡禁不止。客气地说,是生产经营者普遍缺乏法制意识、质量安全意识;不客气地说,是缺德。 C . 到底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第2页/共4页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D . 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

6、云: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13. 读以下的文章,回答问题又是荠菜花开时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度过的, 那里是我的活动室。这个活动室是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所无法想象的。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那里都有许多东西令我兴奋激动,其中就有荠菜。兴奋激动的理由, 主要不在她的美味, 而在于寻找她的过程。荠菜善变,不仅颜色变,形状也会变。长在没有太多杂草的地方,她是匍匐在地上的, 叶子呈锯齿状,有时候那锯齿还很大,整片叶子看上去像从叶子中间的茎上又生出许多瘦长的叶子来,而且颜色很深,灰紫色,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如果长在菠菜地里,她就往上长,

7、叶子几乎没有齿,而且颜色碧绿,和菠菜的模样十分相似。如果周围有些浅浅的、灰绿色的草,她既不匍匐着,也不高高站着,颜色也就变成灰绿,叶子有浅齿,和周围的草一样,叶表一层细细的茸毛,这就又和采杂草打成一片了。所以,每找到一棵,都是一次胜利。有时候,第一遍没有发现,但有些疑惑,一回头,突然发现一个肥大的家伙正趴在那里呢。这时候,会感觉胸腔里那颗心正激动得怦怦直跳。这不像是在干活,而像捉迷藏,甚至比捉迷藏还好玩,谁不愿意呢?五六岁的时候,如果让我看守晒在场上的稻谷,驱赶麻雀和鸡,我是不愿意的,太乏味了。如果母亲说:“海度啊,去挑点荠菜来,晚上包团子吃”,我就兴高采烈,拿了篮子雀跃而去。又是烟花三月、

8、荠菜开花的时候了, 不知道江南的孩子还能否认识荠菜,也不知道被春雨浇醒的田野里是否还有挑荠菜的妇女、孩子。1. (1)在文中找出一个 ABAC式的四字词语,并照样子写一写。_、_、_、_2. (2)文章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 (3)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4. (4)结合语境,品味第段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5. (5)文章的结尾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6. (6)文章说“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 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在你的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乐趣”?把它写在下面。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她病了,去医院诊断,是绝症。医生要她务必及时入院治疗,否则顶多

9、只能再活一年。她拒绝了。那笔庞大的治疗费足以压垮太多数中国家庭,更何况她还是一名单身母亲,一个月只挣 800 元钱。她的女儿才 8 岁,念小学三年级,很聪明,读书也很用功,上学期还拿了三好学生奖状,得了几支圆珠笔和一大摞作业本。她回家了,女儿还未放学, 她泪流满面地拿出女儿的照片。家里穷,照片还是女儿满周岁的时候拍的。那时女儿的父亲还在南方做生意,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不仅埋葬了父亲,还给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添了一大笔债务。这些年,她与女儿相依为命。她尝尽了人间冷暖。如今,她要走了,女儿 女儿,她还 能 指 望 谁 ? 她 想 : 与 其 _, 不 如_。她抹掉眼泪,出了门。屋外,寒风凛凛,像一

10、把三棱尖刀,捅入喉咙,并在里面搅动着。她吐出了一口痰,痰里有血,腥腥的。她买了很多菜,拎回家,做出了满满一桌子好吃的,有鱼有肉,还有女儿最爱吃的小鸡炖蘑菇。女儿回家了,兴奋地大叫,忙问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她心如刀绞, 坐下来,不停地为女儿夹菜。 女儿吃得很开心,似乎没有注意到隐藏在她眼角的泪水。这天晚上, 她紧闭了门窗, 旋开了煤气阀, 然后早早地第3页/共4页上了床,把女儿搂入怀里,使劲儿地亲吻女儿的额头。就在这个时候,她忽然听见女儿喊:“妈妈,妈妈 ! ”“怎么了?”她问。“妈妈,今天考试了,我语文、数学都考了 100 分! ” 女儿得意地说。“真乖 ”她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妈妈,上次

11、您说我考了 100 分,您就答应我一个愿望。 ” 女儿仰起脸,一双眼睛因为期待而闪闪发亮。 女儿撅起小嘴: “妈妈,您不会耍赖吧?”? “妈妈不 不耍赖。 ”她用枕巾挡住女儿的视线。 并把枕巾的一角塞入自己的嘴里。她整个身子都在颤抖,已经没有办法控制泪水。眼泪这种液体似乎能把人烫伤,她的脸上火辣辣的。? “那你以后再也不要哭了,好吗?妈妈 ! ”女儿的声音迟疑而又亲切。? “不哭 妈妈不哭 ! ”她赶忙用枕巾擦去眼泪。? _还有 _妈妈 _女儿小声说 _如果你实在想哭 _就请等我长大 _能把你接入怀里时再哭好吗_? “好的,妈妈一定做到。”她“哇”地一下哭出声。? 她松开女儿,下床,关了煤气,

12、打开了窗子。1. (1)仿照例子写出两个含有比喻词的成语。例:心如刀绞、 _、_2. (2)为文章第 ? 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_还有 _妈妈 _女儿小声说 _如果你实在想哭_就请等我长大 _能把你接入怀里时再哭好吗_3.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地方让你体会到什么?请你作简单批注。眼泪这种液体似乎能把人烫伤,她的脸上火辣辣的。屋外,寒风凛凛,像一把三梭尖刀,捅人喉咙,并在里面搅动着。4. (4)文章中的妈妈陷入绝境,先后做出了两种选择:第一种是: _,她为什么这样做呢? _第二种是: _,促使她改变决定的原因是:_。5. (5)给文章取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三、写作 (30 分 )15. 选词填空。(每词只能用一次)清清楚楚 仔仔细细 规规矩矩 老老实实在语文学习中,字要 _地写,话要 _地说,课文要 _地读,练习要 _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