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桥(土木工程报告)全解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57809788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的桥(土木工程报告)全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武汉的桥(土木工程报告)全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武汉的桥(土木工程报告)全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武汉的桥(土木工程报告)全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武汉的桥(土木工程报告)全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的桥(土木工程报告)全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的桥(土木工程报告)全解(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万里长江第一桥”横卧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的江面上,是中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大桥为双层钢桁梁桥,上层为双向四车道的公路桥,两侧设有人行道;下层为京广铁路复线,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桥身共有8个桥墩,每孔跨度128米,可让万吨巨轮通行无阻;底层有电梯可直达公路桥面,站在桥上眺望四方,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立三镇而互峙的伟姿,感觉十分豪迈。大桥的通车形成完整的京广线,是国家南北交通的要津和命脉,同时也是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第一座横跨长江的桥梁,大桥为公路铁路两用桥,上层为

2、公路,双向四车道,两侧有人行道;下层为复线铁路。全桥总长1670米,其中正桥1156米,西北岸引桥303米,东南岸引桥211米。从基底至公路桥面高80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宽14.5米,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上层为公路桥,宽22.5米,其中:车行道18米,设4车道;车行道两边的人行道各2.25米。桥身为三联连续桥梁,每联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为128米,为终年巨轮航行无阻起了很大的作用。武汉长江大桥西北始于汉阳龟山南坡,东南止于武昌蛇山入江的山头。由于龟蛇锁江,江面狭窄,缩短大桥的长度。江底为两山余脉,除7号墩地质条件较差外,正桥的7个桥墩都立在坚固岩石上。利用两岸山势,桥下净空高,可满足通

3、航需要。大桥为公路铁路双层桥,总长1670米,其中正桥长1156米。正桥8墩9孔,每孔桥跨128米。桥墩基础施工采用“管柱钻孔法”,开创了中国建桥史上的新工艺。正桥钢梁由平弦菱形连续梁组成,钢梁设计三联,每联三孔。钢梁制作精确,由两岸平衡悬臂向江心拼接合拢。连续梁由一组绞式固定支座和三组辊轴式支座所支撑。在最高洪水位时,桥下净高18米,可满足上行大型轮船的通航要 求。汉阳岸引桥长303米,有17孔;武昌岸引桥长211米,12孔。每孔跨度不超过17.2米,均为钢筋混凝土门式拱桥。连接正桥与两岸引桥的桥台为8层楼式桥头堡,第8层在公路桥桥面两侧各设一对仿古双檐小角亭,成为桥头附近黄鹤楼与晴川阁之间

4、的连结点。桥面上下两层。下层设铁路双轨,南北列车可同时对开。两侧有2.25米宽小道,专供大桥养护人员行走。上层为公路桥桥面,车行道宽18米,可并行6辆汽车,设计荷载汽18、挂100,其两侧人行道宽2.25米。正桥人行道外缘为铸铁雕花栏杆,图案有丹凤朝阳、孔雀开屏、雄鸡报晓、鸟语花香、菊黄蟹肥、石榴结籽、猕猴摘桃、鱼跃荷香等。人行道内缘后来增设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撞护栏。每隔32米矗立一对灯柱,兼作无轨电车供电线路的支架。入夜成串的桥灯远望如过江银龙,壮丽奇绝。大桥管柱基础、墩台、梁体及铁路联络线由铁道部大桥工程局施工,公路桥桥面及两岸引道由武汉市建设局协同施工。大桥工程耗用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1

5、2.63万立方米;安装钢梁24 372吨;打入钢筋混凝土管桩3 000根,总长62.5公里;直径1.55米的钢筋混凝土管柱224根,总长3 752米。总结算投资1.38亿元,大桥主体工程投资7 189万元。公路桥桥面由武汉市建设局负责维修管理,其余均由郑州铁路局武汉长江大桥桥工处维修管理。全长:1670米(连同两端公路引桥),其中正桥由三联九孔跨径各为128米的连续梁组成,共长1155.5米。跨度:每孔128米桥墩数量:8个公路桥宽度:22.5米 ,桥梁上层公路桥车行道宽18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 桥梁类型:钢桁架三孔连续梁管柱钻孔基础,就是将空心管柱打入河床岩面上,并

6、在岩面上钻孔,在孔内灌注混凝土,使其牢牢插结在岩石内,然后再在上面修筑承台及墩身。 武汉长江二桥大桥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下游6.8公里处,大桥北起汉口黄浦路三层立交桥,跨越长江至武昌徐东路。大桥全长3227.4米,主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筋混凝土斜拉桥,跨径为180米+400米+180米,宽26.5米,设6车道,H型主塔高153.6米,高强平行钢丝斜拉索。武汉长江二桥全长4678米,其中正桥1877米,主跨400米,桥面宽度26.5米至33.5米,设六车道,日通车能力为五万辆机动车。通航净空为24米,比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标准高出6米,是世界上第一座主塔敦立在深水区的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

7、拉桥。武汉长江二桥桥式布置为:由北向南760m钢筋混凝土连续梁+(83+130+125)m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180+400+180)m钢筋混凝土斜拉桥+(125+130+83)m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这座桥主跨400米,在世界上已建成的同类型桥梁中名列前茅,浩大的深水基础以及施工所采用的大型钢围堰,基础钻孔桩直径,钻入砾岩层深度,均创下全国之最。斜拉桥面宽度29.4米,建设者们研制出世界斜拉桥建设中跨度最大的8米牵索挂篮梁体悬浇施工平台,两次刷新悬浇梁体施工世界纪录,并创下多项“世界第一”,有二十多个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九十年代先进水平。武汉长江二桥全桥长3971.4m,由中铁大桥工程局勘设

8、院设计。其中,正桥1876.1m,由大桥工程局施工,1996年6月13日通过国家验收。该桥正桥17个桥墩基础。主塔基础施工使用大直径双壁钢围堰,在软硬不均的胶结砾石地基中成功地采用了直径2.5m深水钻孔桩(嵌入岩层深达27m)的施工技术。在梁体布局上,采用了主跨180+400+180m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不等跨单腿连续刚构和连续梁三种桥型。斜拉桥主梁全长770m,宽29.4m,设6车道。主跨采用400m双塔、双索面、自锚式悬浮体系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全桥缆索共392根,为自行设计,自行制造,质量全部达到优良。工程的钻孔桩222根,经钻芯、超声波检测,其优良率100%,两塔间距最大误差为1m

9、m,中跨合拢时精度在不经任何调整的情况下中线差2mm、高差3mm,经静、动载试验鉴定,主梁截面应力、线型、索力均符合设计要求。该工程荣获1997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对二桥的监测分为三个方面:索力测量、塔柱摆动和桥面线型测量。目的是将影响桥梁变化的因素找出来。桥面宽29.4m,梁高3m;设计理论方面主梁按部分预应力设计,并开发了无应力索长控制软件系统,开展了抖振研究和抗振实践,这些均在国内开创了先河;研制并于国内首次采用了抗高温平行钢丝冷铸锚斜拉索系统;主梁安装采用500吨级牵索挂篮,一次浇8m,并采用适时跟踪监控系统实现斜拉桥安装、线型、索力高精度。 武汉阳逻长江大桥武汉阳逻长江大桥位于湖

10、北省武汉市,北岸为新洲区阳逻镇,南岸为洪山区向家尾村。大桥设计全长 10公里 ,由 2.7公里 主桥、 7.3公里 接线及一处互通式立交桥构成。大桥桥面宽 33米 ,双向6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为全封闭、全立交高速公路特大桥,设计行车速度 120公里/小时。大桥总投资约20亿元,为一跨过江双塔单跨悬索桥型,主跨1280米,是世界第八大悬索桥,国内排名第三,大桥南锚碇基础工程被誉为“神州第一锚”。阳逻长江大桥的混凝土主塔结构采用了别致的“剪刀撑”形式,较传统的H型、门型主塔显得更为新颖、美观。主塔钢斜撑的首次采用,一改国内桥塔的横梁模式,丰富了桥梁景观的内涵。针对悬索桥锚碇预应力锚固系统存在的不

11、可更换和耐久性能方面的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开发研制出耐久性能好、可检测、可更换、更加安全可靠的新型油脂防腐预应力锚固系统,并获得国家专利。该新锚固系统的国内首次应用于工程实践,探索了一种新的悬索桥锚碇预应力锚固形式。该桥型方案跨径布置为270m+1176m+456m,边中跨比分别为0.230和0.388。桥型布置图详见图2。主缆矢跨比采用1:10,横桥向两根主缆间距为29.5m,每根主缆直径为724.2mm,由127束127丝直径为5.lmm的平行镀锌钢丝组成,钢丝的设计强度为1670MPa。主缆索股的安全系数为2.5。吊杆、钢箱梁、索塔及锚碇方案基本与三塔悬索桥方案相同。本方案由于南锚基础规模

12、大,施工及防洪风险性较大。桥梁综合造价高。 晴川桥晴川桥又称“江汉三桥”,是武汉汉水上第四座公路桥梁,位于汉口集家嘴和汉阳南岸嘴之间,眦临于汉江、长江交汇处。该桥是一座拱桥,全长989.75米,设双向四车道及人行道,于1997年12月20日动工建造,2001年7月20日正式通车。由于其红色的桥拱,又得名“彩虹桥”,加之它位于两江交汇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它成为了武汉的一处景观。武汉市建造的第四座城区汉江公路桥,又称江汉三桥。因红色桥拱,亦称彩虹桥。位于汉口集家嘴与汉阳南岸嘴之间,紧邻汉江入长江口处。桥长989.75米,主跨302.93米,为跨径为280米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一跨过江。两端

13、通过四条匝道与汉口沿河大道和汉阳汉南路相接。它以一条弧形曲线跨越汉江,犹如一道天空的彩虹,为江城武汉又添一道新景观。副桥为18-32米不等跨度的连续刚构,线条简洁、明快;引桥为16-18米的空心板桥。汉口岸两条匝道(桥)与沿河大道相接。它的建设为我市打通又一条横贯汉口、汉阳两个地区,连接汉阳大道、沿江大道、解放大道、建设大道、发展大道和张公堤的城市干道,缓解了日益增长的过江交通压力。晴川桥也是我市城市环境创新的重要品牌,它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大大改变了南岸咀、汉正街、六渡桥等老城区的面貌,对搞活汉正街、六渡桥商业区的流通,促进龟山风景区旅游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进一步改善了武汉市的交通条件,

14、为武汉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良好环境。主拱桁架为等高度,全高5.50m,单桁宽2.40m,由四根100012mm的弦管加缀板组成上、下弦杆,弦杆内灌注C50无收缩混凝土,腹杆一般为400mm10mm,拱桁截面。系杆是承爱拱推力的关键结构,锚固于拱座尾。拱脚段采用混凝土拱肋,以抵抗车辆的意外撞击,其高度为按4.5m。拱桁结构受力,以弹性理论、应力叠加法计算。建成年代:2000年年底桥梁长度:989.75米桥梁跨度:主跨302.93米桥梁类型: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大桥西北起汉口平安铺,东南止武昌武青主干道。大桥于2003年12月奠基,2004年9月2

15、8日开工,2008年9月10日合拢,2009年12月26日建成通车。大桥是世界最大公铁两用桥,下层为可并列行驶四列火车的铁道,总投资约110.6亿元人民币。概述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是公路铁路两用桥,工程由武汉市与中国铁道部合作建设,大桥位于武汉长江二桥下游10公里处,西北起汉口平安铺,东南止武昌武青主干道,主桥长4657米,主跨504米,公路引线全长8043米,铁路引线全长60.3公里,全桥共91个桥墩,总投资约110亿余元,其中主跨为504米,超越丹麦海峡大桥成为当今世界公铁两用斜拉桥中跨度最大的桥梁。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之后的第二座公路铁路两用斜拉桥,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座按4线

16、铁路修建的大跨度客货公铁两用斜拉桥,可以同时承载2万吨的载荷,为世界上载荷量最大的公铁两用桥。同时武汉天兴洲大桥也是中国第一座能够满足高速铁路运营的大跨度斜拉桥,其4线铁路为京广高速铁路和沪汉蓉客运专线,其中沪汉蓉客运专线设计时速250公里/小时。上层为6车道公路,设计时速 80公里 ;下层为可并列行驶四列火车的铁道,设计时速 200公里 。公路引桥长 5.1公里 ;新建铁路线长 22.6公里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正桥全长4657米,主跨504米,大桥路面铺设4条铁路线,是中国首座四线公路铁路两用斜拉索桥,创下了跨度、荷载、速度、宽度4项世界第一。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是世界上第一座按四线铁路修建的双塔三索面三主桁公铁两用斜拉桥,其正桥全长4657米,全桥共91个桥墩,混凝土总量约85万方,其中公铁合建部分长2842米。上层公路为六车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