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100道练习题(共15页)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7797270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建筑结构100道练习题(共1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层建筑结构100道练习题(共1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层建筑结构100道练习题(共1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层建筑结构100道练习题(共1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层建筑结构100道练习题(共1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结构100道练习题(共1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结构100道练习题(共15页)(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层建筑结构100道练习题选择题 1.某高层建筑要求底部几层为大空间,此时应采用那种结构体系:【D】 A 框架结构 B 板柱结构 C 剪力墙结构 D 框支剪力墙 所属选择题 1.某高层建筑要求底部几层为大空间,此时应采用那种结构体系:【D】 A 框架结构 B 板柱结构 C 剪力墙结构 D 框支剪力墙 所属章节:2 分数:5 2.高层建筑各结构单元之间或主楼与裙房之间设置防震缝时,下列所述哪条是正确的?【A】 A 无可靠措施不应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 B 不宜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 C 可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但连接构造应可靠 D 可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但应按铰接支座构造 所属章节:23.在下列地点建造

2、相同高度的高层建筑,什么地点所受的风力最大?【A】 A 建在海岸 B 建在大城市郊区 C 建在小城镇 D 建在有密集建筑群的大城市市区 所属章节:2 分数:5 4.建筑高度、设防烈度、建筑重要性类别及场地类别等均相同的两个建筑,一个是框架结构,另一个是框架剪力墙结构,这两种结构体系中的框架抗震等级下述哪种是正确的?【C】 A 必定相等 B 后者的抗震等级高 C 前者的抗震等级高、也可能相等 D 不能确定 所属章节:3 分数:5 5.高层建筑结构防震缝的设置,下列所述哪种正确?【B】 A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包括基础也应断开 B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

3、和连接 C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有地下室时仅地面以上设置 D 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为独立柱基时地下部分可设防震缝,也可根据不同情况不设防震缝 所属章节:2 分数:5 6.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建筑抗震设计三水准的设防要求。所谓小震,下列何种叙述为正确?【C】 A 6度或7度的地震 B 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大于10%的地震 C 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 D 6度以下的地震 所属章节:3 分数:5 7.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变形验算的主要目的是下列所哪种?【C】 A 防止结构倒塌 B 防止结构发生破坏 C 防止非结构部分发生过重的破坏 D 防止使人们惊慌 所属章节

4、:3 分数:5 8.建筑根据其抗震重要性分为四类。当为乙类建筑II类场地时,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确的?【B】 A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 B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计算地震作用,按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 C 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和采取抗震措施 D 不必采取提高设防烈度的抗震措施 所属章节:3 分数:5 9年颁布的建筑抗震规范(GBH11-89)提出的抗震设防目标为:【A】 A 三水准两阶段 B 三水准三阶段 C 两水准三阶段 D 单水准单阶段 10.在抗震设防中,小震对应的是:【B】 A 小型地震 B 多遇地震 C 偶遇地震 D 罕遇地震11.在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

5、地区内的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哪种做法才符合高规JGJ32002的规定?【A】 A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均应计算地震作用 B6度设防时,I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V类场地上的较高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C6度不必计算,7度至0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D6度设防时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II类和IV类场地上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虺度计算 12.建筑根据其抗震重要性为四类,当为乙类建筑II类场地时,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确的?【B】 A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 B可按本地区的设防虺度计

6、算地震作用,按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 C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和采取抗震措施 D不必采取提高设防烈度的抗震措施 13.建筑设防烈度为8度时,相应的地震波加速度峰值当时取下列何值?【D】 A0.125g B0.25g C0.30g D0.20g 14.框架梁、柱中心线宜重合,当梁、柱中心线间有偏心时,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 A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B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C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D如偏心距大于该方向柱宽的1/4时,可采用增设梁水平加腋的措施。 15.抗震设计时,高层框架结构的抗侧力结构布置,应符

7、合下列哪种要求【B】 A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不应采用铰接 B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可采用部分铰接 C纵、横向均宜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 D横向应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纵向可以采用铰接 16.进行抗震设防的高层框架角柱,下列哪项要求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规定?【D】 A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二级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宜乘以增大系数1.30 B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级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30 C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二、*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

8、设计值宜乘以增大系数1.30 D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载面承载力计算,一、二、*框架角柱经调整后的弯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应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系数。 17.关于框架柱的反弯点,哪个结论是正确的?【A】 A上层梁的线刚度增加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下移 B下层层高增大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上移 C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该柱的楼层位置有关,与结构的总层数无关 D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荷载分布形式无关 18.以下关于框架的观点,哪个是正确的?【C】 A按照D值法,线刚度大的柱上的剪力必大于线刚度小的柱上的剪力 B反弯点法在计算柱的抗侧移刚度时考虑了节点的转动 C按照D值法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与框架层数有关 DD值

9、法比反弯点法求得的柱抗侧移刚度大 19.为体现“强梁弱柱”的设计原则,二级框架柱端弯矩应大于等于同一节点左、右梁端弯矩设计值之和的【D】 A1.05倍 B1.10倍 C1.15倍 D1.20倍 20.抗震设计时,一级框架梁支座的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为【D】 A0.25% B0.3% C0.35% D0.4%21.在计算抗震设计的框架节点时,当四边有梁约束,梁宽不小于1/2柱宽,两个方向梁的高度分别为850mm和600mm,其节点约束数的取值为:【C】 A 1.50 B 0.90 C 1.0 D 1.10 22.框架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采用D值法分析内力及位移.关于D值法与反弯点法之间的区

10、别.下列哪种是正确的?【B】 A D值法与反弯点法的物理意义没有区别,都是以柱抗剪刚度比值分配楼层剪力 B D值法中,柱的抗剪刚度考虑了楼层梁刚度的影响,反弯点法假定楼层梁刚度为无穷大,楼层柱反弯点在柱高度的中点 C D值法和反弯点法柱的抗剪刚度都考虑了楼层梁约束的影响,反弯点法取柱高中点为反弯点位置,而D值法由计算确定 D D值法中,柱的抗剪刚度考虑了楼层梁约束作用的影响,反弯点法中,柱的抗剪刚度不考虑楼层梁的影响 23.一般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高度,下列何项符合规定【B】 A 剪力墙高度的1/10,并不小于底层层高 B 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 C 不步于两层层高

11、 D 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24.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布置不宜过分集中,下列哪项符合规定?【A】 A 单片剪力墙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不腚超过结构底部总水平剪力的40% B 各楼层每道剪力墙承受的水平地震剪力不宜超过该楼层总剪力的30% C 各楼层每道剪力墙承受的水平剪力宜不超过该楼层总剪力的50% D 各楼层每道剪力墙承受的地震楼层剪力,不超过该楼层总地震剪 力的1/3 25.关于框架结构的变形,哪个结论是正确的?【B】 A 框架结构的整体变形主要呈现为弯曲型 B 框架结构的弯曲型变形是由梁、柱的轴向变形引起的 C 框架结构的层间变形一般为下小上大 D 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仅与柱的线刚度有关

12、,而与梁的线刚度无关填空题 1.板柱体系是指钢筋混凝土【无梁楼板】和【柱】组成的结构。 2. 由框架和支撑框架共同承担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结构,称为【框架支撑结构】。 3.单独采用框筒作为抗侧力体系的高层建筑结构较少,框筒主要与内筒组成【筒中筒】结构或多个框筒组成【束筒】结构。 4.框架核心筒结构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或混合结构。 5.巨型框架结构也称为主次框架结构,主框架为【巨型】框架,次框架为【普通】框架。 6.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结构有【两】种形式。 7. 高层建筑的外形可以分为【板式】和【塔式】两大类。 8.结构沿高度布置应【连续】、【均匀】,使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上

13、下相同,或下大上小,自下而上连续,逐渐减小,避免有刚度或承载力突然变小的楼层。 9.平面不规则的类型包括【扭转】不规则、【楼板凹凸】不规则和【楼板局部】不连续。 10. 钢结构房屋建筑一般不设置【防震缝】。 11.高层建筑的外荷载有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包括自重等【恒载】及使用荷载等【活载】。水平荷载主要考虑【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12. 结构的地震反应包括【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反应。 所13.抗震设计的两阶段设计分别为:第一阶段为【结构设计】阶段,第二阶段为【验算】阶段。 14.计算地震作用的方法可分为【静力法】、【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三大类。 15.影响值大小的因素

14、除自振署期和阻尼比外,还有【场地特征周期】。 16.场地土愈【软】,软土覆盖层的厚度愈【大】,场地类别就愈【高】,特征周期愈【大】,对长周期结构愈不利。 17.框架-核心筒结构设置水平楼伸臂的楼层,称为【加强层】。 18.巨型框架也称为主次框架结构,主框为【巨型框架】,次框架为【普通框架】。 19.水平何载作用下,出现侧移后,重力荷载会产生【附加弯矩】。附加弯矩又增大侧移,这是一种【二阶效应】,也称为“P-“效应。 20.一般用延性比表示延性,即【塑性变形】能力的大小。 21.要设计延性结构,与下列因素有关:选择【延性材料】、进行结构【概念设计】、设计【延性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

15、及【抗震等级】。 22.在内力组合时,根据荷载性质不同,荷载效应要乘以各自的【分项系数】和【组合系数】。 23.现浇框架支座负弯矩调幅系数为【0.8】【0.9】。装配整体式框架支座负弯矩调幅系数为【0.7】【0.8】。 24.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可采用【分层法】来计算。 25.对于柱,除底层外,上层各层柱的线刚度均应乘以【0.9】修正。 26.水平荷载下的内力计算采用【D值法】和【反弯点法】进行。剪力墙根据洞口大小和分布不同,可分为【整体墙】、【联肢墙】和不规则开洞剪力墙三类。 28.当剪力墙的高宽比小于或等于4时,要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 29. 为了实现抗震设防目标,钢筋混凝土框架除了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 30.钢筋混凝土框架具有梁铰机制优于【柱铰机制】、弯曲破坏优于【剪切破坏】、大偏压破坏优于【小偏压破坏】。 31.影响梁的延性和耗能的主要因素有:【破坏形态】、截面混凝土【相对压区高度】、塑性铰区混凝土【约束程度】等。 32.框架梁的破坏有两种形态:【弯曲破坏】和【剪切破坏】。 33.梁的破坏可归纳为三种形态:【少筋破坏】、【超筋破坏】和【适筋破坏】。 34.为了使塑性铰区具有良好的塑性转动能力,同时为了防止混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